投了红杉、高瓴的顶级LP,来抄底中国了

投了红杉、高瓴的顶级LP,来抄底中国了
2022年12月07日 20:37 KING渺渺望水

也不止中国,实则是“抄底全世界”。

养老金想必各位都不陌生,是普通人退休后安身立命的本钱。

但如果你的养老金托管机构,打算将你账户里大约27%的资金,投向股票这类高风险的二级市场,32%投向风险更高、流动性更差的私募基金,剩下的资金投资一些房地产、固收、权益类产品等,你怎么看?

加拿大人正在这么干,前面提到的27%和32%,正是加拿大养老金投资委员会(以下简称“CPPIB”)在2022年年报中,公布的投资二级市场及一级市场的比例,这两项通常意义上的高风险投资,占到了整个养老金投资组合的将近60%。

图:CPPIB资产配置

CPPIB不仅是偏好权益类投资,投资地域范围还特别广,加拿大本国的投资金额,只占全部管理规模的16%,不光“好邻居”美国占了36%,就连亚太地区的投资金额也远超本国,占比达到26%,其中光是在中国的投资金额,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除CCPPIB以外,加拿大其他的其他LP如安大略教师退休金计划委员会(OTTP)、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CDPQ)也都投资了不少中国的GP,以下是今年CPPIB对中国的投资以及对中国一些知名VC/PE的出资:

投资1.84亿美元参与中旅集团免税店在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在上海一家5A级写字楼和物业支持的夹层贷款中,投资7500万美元。完成对红杉资本2022年亚太区筹资总额3.33亿美元的承诺,包括红杉中国基金、红杉印度/东南亚基金。向Trustar Capital V 投资1亿美元。Trustar Capital Partners是中信资本的私募股权子公司,是一家以并购为导向的投资机构。向高瓴房地产机会基金 (HRAOF) 投入3亿美元。HRAOF旨在投资中国新经济房地产领域,重点关注生命科学、数据中心和物流。向NewQuest Asia Fund V承诺投资1.5 亿美元。新程投资(NewQuest Capital Partners)是一家香港的二级市场管理公司,专注于新兴亚洲市场中涉及中间市场公司和普通合伙人的交易。

图:CPPIB投资的中国GP不完全一览。制图/整理:投中网

可以看到,在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的今天,CPPIB正在用脚投票看多中国。CPPIB前亚太区负责人曾经表示,CPPIB正在扩大中国的投资组合,计划到2025年,将CPPIB在中国的投资翻一番,达到其总基金的20%左右,如果按这个数字粗略一算,金额将达千亿美元级别。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CPPIB和加拿大其他养老金因为重仓投资中国,遭遇不少批评和反对的声音,但用CPPIB现任首席执行官约翰格雷厄姆的话说,“中国不是投不投的问题,而是如何投资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Suyi Kim目前已经升任CPPIB资深MD、全球私募股权投资负责人,这与亚太区过去的良好业绩不无关系。

图:CPPIB全球投资占比

最新的报告显示,CPPIB在管资产规模达到5290亿加元,是全球第八大公共养老金管理机构,这个规模下的资产配置,想要获得与风险对等的收益就更难了。

这位问了,其实在超长期资产管理的条件下,发达国家养老金偏好权益类资产、投资范围广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重点是CPPIB这些年的收益怎么样?

根据CPPIB公布的报告,过去五年CPPIB平均年化净回报率达到8.7%,过去十年年化净回报率更高达10.3%。最新的2022财年,私募股权投资净回报率为17.3%,是其资产组合中回报率最高的。

光列数字没有感知,还得把标准拿出来。在养老金基准公司CEM Benchmarking,根据发达国家养老金透明度,基于成本、治理、表现和责任这四个维度,评出的2022年全球养老金排名中,加拿大以75分位列全球第一。

在另类投资领域,根据全球PE平台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评选,在“私募股权全球投资者100强”中,CPPIB连续三年排名第一,是全球LP的“头一份儿”。

来源:CEM Benchmarking官网

当然加拿大还不止CPPIB,一些省份还有独立的养老基金,表现同样优秀。那么问题来了,被CEM、世界银行以及全球各大媒体盛赞和学习的,与“耶鲁模式”齐名的“加拿大模式”,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01 CPPIB的前世今生

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anada Pension Plan,CPP)成立于1966年,最初是作为老年普惠的保障体系(类似于中国的社保)与个人养老的中间层。企业和员工按规定缴款基于工资比例的“养老保险”,员工退休之后,就可以获得自己缴纳的本金+投资收益的养老金。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加拿大的养老体系,不过本文重点在“投”而不是养老,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阅读。

来源:AgeClub

加拿大人的养老金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的OAS\GIS是最基础的普惠型养老金,个人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通常发放给低收入的老年群体;

第二部分就是本文主要介绍的CPP,QPP为魁北克省单独管理的养老金,二者都类似于我国的社保,个人和单位从工资中进行强制性缴纳,并由政府统一投资和管理;

第三部分类似企业年金,以及我国刚刚实施的个人养老金,由单位和个人自愿缴纳、管理并且投向较为宽松。

与大多数养老金一样,这么多钱就放在那,一时间也用不上,而加拿大的各项基建正在嗷嗷待哺,于是加拿大政府要求CPP将资金投资于不可转让的政府固定收益债券,同时也向各省按次级市场利率提供贷款,用于修建学校和道路等项目。

当然我并不是说基建不能投,世界范围内也有如丹麦养老基金这类,以投基建闻名并创出一片天的,CPP那会儿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政府引导基金,一方面养老金要求绝对回报,不然每月交钱的纳税人不答应,但另一方面又要支持和服从政府的各项投资指令,只能“既要、又要、还要”了。

而实际上,这么多“要”是不可能的,CPP这些投资要么是肉包子打狗,要么连通货膨胀都跑不过,就别提什么养老金保值、增值了。这里还要提一句,从60年代初开始,由于冷战等全球地缘政治等影响,发达国家的通胀一直在飙升,一直到80年代初才开始下降。而CPP由于刚成立业务也不太熟,导致各项成本高企。

一边是越来越不值钱的钞票,一边是水涨船高的运营等各项成本,还有加拿大政府推过来的填不完的窟窿,你说CPP这投资能好得了吗?

好不容易90年代冷战结束,通胀也逐渐下来了,结果CPP好日子没过几天,人口老龄化问题又开始凸显。

CPP成立之初,加拿大的扶老比是6 ∶1,对应每6个“壮劳力”养一名退休人员,而到了90年代,“二战”之后的婴儿潮(1946-1964年间出生)逐渐步入退休的年龄,扶老比大幅下降,支出又连年大幅增加,CPP的压力还是没能缓解。

所以当时CPP面临两个抉择,一方面老龄化逐渐加剧,只能削减公民的养老金额度,另一方面就是针对在缴的人员,提高养老金的存缴比例。如果什么都不做呢?1993年CPP的报告预警,2015年养老金将耗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