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玩坏了的港交所上市规则

当年,被玩坏了的港交所上市规则
2019年05月12日 18:18 丫丫港股圈

作者 | allen

多年以后,孙国平一定会回忆起,2015年6月29日那个遥远的早晨。这一天,他正式获委任为港股上市公司--阳光油砂(2012.HK)的董事会主席。

登上上市公司主席的宝座,是很多人梦寐以求,这本应是孙国平的高光时刻,但另一面,他因此也成为朋友的笑柄,笑他“炒股炒成公司大股东”。

孙的“遭遇”,犹如戏曲般,充满起承转合。

而所有的一切,始终和港交所的上市规则脱不了干系。

一、前奏:矿业股“ 大跃进”时代

任何改革的开启,前面都一定是一个混沌的时代。

2007年,全球一派欣欣向荣,那是一个热钱涌动的年代,股市、楼市、汇市、大宗商品,没有一个不飞上天的,中国经济更是以持续多年的双位数增长傲视群雄。

这样的年代,资本把逐利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各种各样炒作理由信手拈来。

这不,一个超级概念在港股市场应运而生。

逻辑大概是这样的:按当前的形势推测,中国庞大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仍旧会持续多年,特别是加入世贸后,作为最好的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目的地,中国经济继续以双位数增长毫无压力,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毫无疑问会发展成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

因此,对资源品的需求也将持续高增长,不信就去看看山西内蒙的那些富得流油的煤老板。

咋一看,也确实在理,那个年代,无人不识煤老板,金山银山,不如家里的矿山。

当时港交所对涉矿概念也较为宽松,只要有专业报告证明储量,不管是否开采,都一律“放行”。

于是,矿业概念股开始雄起,而且商业模式特别简单,大抵就是一家公司找了一个矿,煤的、金的、银的、铁的,当然也可以是天然气、石油等等,这都不重要,关键是“家里有矿”,还必须是未开采的,这才好忽悠,然后找到第三方评估机构出报告,完了就丢到资本市场上,大家一起炒估值。

这一招也确实够绝,资源这玩意儿,只要挖上来,就是白花花的钞票,谁不渴望?

可问题是,都深埋在地底下,谁又知道它究竟有多少,虽说有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做评估,但要说准确率嘛,相信也没有谁敢100%打包票,还不算这些所谓的专业机构,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问题。

炒家就最好这口,一边是实实在在的渴望,另一边又是模棱两可的储量,有概念有故事,随便吹。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盛况:上市公司到处去收购矿场,找到一个,马上停牌,隔日便高调宣布:“咱们家有矿了。”

一复牌,投资者就蜂拥涌入,有多高炒多高,最疯狂的时候,只要拿出一份第三方报告,足以激起一大片水花,像足了最近几年一级市场的“PPT融资”。

股民一旦看到自己的股票停牌,就开始YY:“莫非又找到矿了?”

二、变奏:港交所“出手”

矿业概念越炒越热,乱象也随之而来。

鸡犬升天的日子里,自然也是三教九流遍地,老千更是闪烁其间。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蒙古能源(0276.HK),当时的走势,可谓“矿”古烁今。

这家原名为新世界数码基地,从事流动互联网相关服务的公司,07年初宣布收购多个位于内蒙古的煤矿。

新世界数码2007年02月08日公告

踩中风口后,股价由不足0.2港元,迅速拉升;到08年6月,炒至最高点18.06港元,一年半时间,升幅超过100倍;但其后迅速回落,至同年10月底,跌至1元,市值4个月内蒸发94%。

随后几年,蒙古能源一路挣扎,到11年,跌破1元,重回仙股行列,从此不见天日。截止今日,蒙古能源的最新收盘价为0.122港元,比07年初还要低。

事后诸葛亮来看,不少像蒙古能源这样的公司,就是虾扯蛋,吹得天花乱坠,但最后一点矿都没挖上来,不少韭菜倒是被连根拔起,甚至不少机构投资者,都损失惨重。

说白了,这些公司目的不外乎,以最快的速度割一波韭菜,大捞一笔,至于后事如何,重要吗?

有鉴于此,港交所唯有通过改革《上市规则》,杀住这一股歪风。2010年,港交所修订了“第十八章 矿业公司”。

规定矿业公司除了要符合《上市规则》第八章的规定外,还需要符合第十八章的规定,例如:

矿业公司必须证明其有权积极参与勘探及/或开采天然资源,例如透过在所投资资产中占有大部分(按金额计)控制权益,以及对所勘探开采的天然资源占有足够权利;

公司必须提供现金营运成本的估算,有足够营运资金足以应付预计未来至少12个月的需要的125%,等等。

看似确实是收紧了,但另外当中第18.04款条文又提及:

若矿业公司无法符合《上市规则》第8.05(1)条规定的盈利测试、第8.05(2)条规定的市值/收益/现金流量测试又或第8.05(3)条规定的市值/收益测试,其仍可透过以下方式申请上市,即向本交易所证明并使本交易所确信其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整体而言拥有与该矿业公司进行的勘探及/或开采活动相关的充足经验。当中所依赖的个别人士须具备最少五年的相关行业经验。

只要证明有充足矿业经验,便可以豁免严格的财务要求,如此看来,矿业的上市门槛仍旧相对宽松,这又给不少聪明的公司嗅到机会。

当中,就有阳光油砂。

三、高潮:孙国平的阳光油砂

2012年3月,这家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石油企业,不远万里,来登陆港股,看重的正是较为宽松的上市条件,对身处资源大国加拿大的它来说,证明“自己”拥有充足的行业经验实在是太轻而易举了。

加之彼时,国际油价处于每桶120美元的高位,市场预期普遍乐观,认为至少会上到150美元,甚至会到200美元。

油砂由于杂质多,开采技术复杂,需要将大量蒸汽热量输到地下,将石油融化后再抽上来,因此成本较一般石油成本高,但大抵也只是在50-60美元每桶,相对于当时的油价,利润还是很丰厚的。

油砂

而加拿大作为全球最大的油砂储存国,在全球的油田买少见少的情况下,吸引力可想而知。

阳光油砂自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股价也一度去到4.92港元的高位。不过,其后便一路走低。

阳光油砂周K线图

最直接的原因,除了早期新股的冲高回落,就在于国际油价的周期性下跌。自14年6月开始,纽约原油价格从110美元左右开始下跌,至15年年初,“成功”腰斩,跌至50美元以下。

这就遭了,挖一桶油至少得50美元,出去却卖不到50美元,明摆着的亏本生意,上市几年,阳光油砂一滴油都没见挖上来,公司正常运营却得不断花钱,这“只出不入”的买卖谁耗得起?

投资者是“骂爹喊娘”,纷纷用脚投票,有多快溜多快。到15年3月,股价已跌至不足0.3元。

就在这时,八竿子打不着的孙国平却看到好门道。

身为挪宝新能源集团的董事长的他,是这样盘算的:阳光油砂约一百万英亩的土地上,拥有近50亿桶的石油储备,如果能用挪宝新能源擅长的地热方法开采油砂,原来50美元的成本能降到38-40美元,这样开采成本就有竞争力了,只有油上来了,那么一切问题都随之解决,而且,现在这样的股价,怎么说都是捡便宜货的好机会。

于是,孙国平开始从低位不断买进阳光油砂的股票。

4月17日,场内增持2.31195亿股,耗资1.36亿港币,占股5.93%;

5月内,先后5次,累计增持逾2.2亿股,耗资约1.27亿元港币;

6月1日,孙国平还通过旗下Prime Union Enterprises Limited公司,以0.75港币每股,认购阳光油砂向董事和员工定向增发的5.25亿股中的5.169亿股。

至此,孙国平的持股比例升至23.16%,成为阳光油砂的第一大股东,不久更被推举为公司董事长(加拿大人也真是溜得快,吐槽一下)。

很快,孙国平就将构想付诸行动,阳光油砂与挪宝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油砂热采,以降低能耗成本,但国际油价实在不给力,继续下挫,至16年初,已跌至26美元,孙国平彻底傻眼,即使是孙大圣附体,奈何如来佛主的五指山实在是难以招架。

整个15、16年,阳光油砂仍旧没有一滴油上来。直至17年,国际油价重上50美元上方,才传出开始挖油,但产量非常低,17、18年的营收不足2亿人民币。

更严重的是,长期的亏损使得公司的运营资金捉襟见肘,不断有消息传出公司其实已濒临破产。

截止今天,阳光油砂的股价已跌至0.096港元,不足一毛钱,上市时接近200亿的市值,跌到现在不足6亿,几乎就剩下一点残渣。

孙国平的丰满理想,变成无比骨感的现实,呜呼哀哉。

或许,阿尔伯塔省地下仍旧有不少“黑色的金子”,油价也终有一日重回上升周期,谁都知道,穿越黑暗,便可迎接光明,但问题是,这个黑暗得多久,孙国平和阳光油砂又能不能熬到那一天?

四、尾声:别让新制度,成为投资者的“坟墓”

港股过去十多年矿业概念的盛衰沉浮,始终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上市规则,另一个就是一堆“聪明人”。

作为全球最自由也是最成熟的金融市场之一,港股的上市条件较为完善,但实行的是注册制,总体而言门栏仍旧相对宽松。

既然大门始终敞开,“聪明人”又怎会视而不见?

不管是早期的炒家,到中期的老千,再到后来的海外公司,尽管高低有别,但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吃透规则,寻找漏洞,享尽制度红利,割一波大韭菜,从此走向幸福快乐。

规则被玩坏后留下的荼毒,很长时间都散不去,深受其害的,除了接盘的傻白甜,还有就是原本充满希望的行业。

现在,要是有人敢去港股市场说“我家有矿”,指不定瞬间便淹没在股民的口水中。

回到当下,港交所自去年改革发行制度,其中就有放宽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条件,有关的条例都在“第十八章A”里,冥冥中总觉得有一些意味。

某种程度上,做药跟挖矿很像,都是通过线索觉得某个地方可能很有前景,一笔钱砸下去,赌未来有非常好回报。

是不是又闻到熟悉的味道?

不过,经历过前车之鉴,此次港交所对生物医药公司的上市门栏设置也相对谨慎,要求相关的药品研发已到临床二期,且有较为充足的临床数据,证明该种药已经成型。

眼下,创新药正是一个持续火热的概念,但我们希望,它不会变成又一个被玩坏了的制度,不要变成投资者的“坟墓”。

因为,这是中国科技崛起的希望之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