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赛叫停背后:奥数热为何高烧不退

杯赛叫停背后:奥数热为何高烧不退
2018年03月24日 15:56 经济观察报

理性·建设性

全民奥数的背后,是培训市场日益多元化的奥数形象,以及竞赛在升学择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月28日,第23届“华杯赛”决赛确定暂缓进行;3月8日,“走美杯”组委会宣布改为提交建模论文;3月18日,“希望杯”小学奥数竞赛未能如期举行。

至此,坊间公认的小学奥数知名杯赛几乎全军覆没,但停赛并未熄灭家长们的报班热情,奥数培训仍受到追捧。

对奥数的批判围长期以来剿声不断,家长对奥数培训却情有独钟,原本只为小众群体而设的奥数为何变得如此火热?全民奥数的背后,是培训市场日益多元化的奥数形象,以及竞赛在升学择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叫停小学奥数竞赛

2月底至今,小学奥数竞赛接连遭停。

2018年教育工作会议开始,教育部便逐渐将减负的议程推上快车道。在整治通告中,校外培训机构承办与升学挂钩的各类竞赛被列为违规行为。紧随其后,一场对各类小学奥数竞赛的整治行动拉开序幕。

一位培训机构奥数老师侯俊告诉记者,在北京,“迎春杯”、“华杯赛”、“走美杯”、“希望杯”是四大常见的奥数杯赛。根据比赛的难度和含金量,四大杯赛被划分为不同层级。“迎春杯”及“华杯赛”位居奥数杯赛的第一梯队,“走美杯”次之,“希望杯”居末。

侯俊入职两年多,是一家培训机构的奥数老师。在他的印象中,奥数杯赛近乎被团灭的情况尚属首次。尽管过去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各类杯赛不得与小升初入学挂钩,但仍然为竞赛留有一丝生存的空间。这一次,在减负的浪潮下,小学奥数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但这一盆冷水并未阻止奥数“火势”的进一步蔓延。3月21日晚,记者在侯俊位于北京朝阳的奥数课堂上看到,24人的奥数班几乎满员,近半数的家长坐在教室后排随堂旁听。

“即使竞赛成绩与小升初无关,或者真的停赛,我依然会让孩子继续学下去。”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

何为“奥数”?

和所有被冠以“热”之名的现象相同,“奥数热”正在成为非理性乃至狂热的代名词,被视为扰乱教育生态的社会问题。然而,“挺奥派”与“倒奥派”的争论,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奥数”一词的不同理解上。

作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奥数自诞生之日起便与竞赛紧密相连。它起初是一项面对中学生群体的国际数学顶级赛事,1959年首次举办。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开始举办类似赛事。一直以来,国际及国家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难度极高,能一路冲到顶峰的人凤毛麟角,只有5%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习。

奥数培训由奥数竞赛衍生而出,其内涵及外延已经在中国的教育市场中发生了改变。目前,奥数已经由中学赛事延伸至小学阶段,曾经带有“高精尖”特点的中学奥数下移至小学,并逐渐走向大众化。

奥数大众化不仅在于参与者范围的扩大,也在于奥数培训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变。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奥数,趣味性强、适用性广是小学阶段奥数的显著特点。

中国的奥数培训目前主要集中于两个阶段——小学及中学阶段,爱培优联合创始人李立勋介绍。“小学的奥数培训由校外培训机构主导,中学奥数培训集中于校内,一些高中强校甚至已经拥有成熟的奥数培训体系。”

市场中对于奥数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的培训。不同于早期的扁平单一的教学形式,目前,教育培训市场中的小学奥数发展出更为多样的奥数教学形式。侯俊所在的培训机构将奥数课程根据教学难度、进度划分为不同层级——起航班、提高班、尖子班、超常班,并依照考试成绩将学生划分至不同层次的班级。超常班授课与奥数竞赛难度接轨,尖子班以下的授课内容则更多是奥赛难题的基础变形及校内课程延展。

目前,不少培训机构将校内课程冠以奥数的称谓,也使业内分歧由“什么是奥数”衍生至“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奥数”的问题上。“奥数的最初宗旨是针对学有余力、有数理天分的学生群体,并非适合所有学生。”李立勋认为。

在全民奥数以及教育产业化的时代里,奥数演变成不再是天才少年间的一场竞技对决。从业两年的侯俊,主要是带提高班及尖子班的课程,在他眼里,如今的奥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奥。“当然也有教不会的学生,也有跟不上课程节奏的,但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最后都能跟上思路。”

“需要确定的是,什么是奥数,大多数孩子学的其实根本不是奥数,只是课堂之外拓展的数学内容。学校的教育是按照孩子平均水平进行的,有些孩子学的快,适当补充学习,我认为这没有问题。”一位学生家长对记者说。

侯俊理解的奥数培训是一套给校内课程“吃不饱”的孩子开设的数学拓展课,帮助孩子训练思维、增长知识、提高兴趣。但另一方面,他也认为,小学奥数与校内数学仍然是两套不同的课程体系。“有家长曾经问我学了奥数为什么课内成绩不见提高,原因在于这两者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

学奥数与拼奥数

王欣的儿子在北京读小学,三年级时开始进入一家培训机构学习奥数。最初是在发现校内课程对于孩子而言过于简单,才萌生了让孩子读奥数的念头。随着孩子学习兴趣的浓厚、杯赛成绩愈发突出,她也逐渐生出以奥数成绩作为小升初敲门砖的愿景。

“去年一个朋友的孩子小升初,孩子原本只是在一个普通小学读书,“学而思杯”和“迎春杯”都获得了很高的奖项,最终家长收到了三家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分别是人大附中、十一学校和清华附中。”尽管这些学校,从未公开声明奥赛成绩能够帮助升学,但王欣相信,两者间有着直接的相关性。据她观察,身边朋友给孩子报名奥数的目的也是不尽相同,“有的想培养数学思维,有的则是直奔升学”。

奥数热之所以高热不退,从家长报班的动机来看,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学奥数”与“拼奥数”,前者侧重于培养数学素养,技多不压身,后者则带有功利性,寄希望于奥数培训与竞赛提升校内成绩,试图用成绩敲开名校的大门。大部分家长两种心理兼而有之,既为素质也为应试。

程立军是一位在北京一家小升初咨询机构老师,他观察到一个新现象。去年开始,一些面临小升初战役的家长同时给孩子在多个培训机构报奥数班,临到竞赛考试前直接让孩子请病假在家刷题。

但他认为,疯狂奥数的背后不是家长或奥数本身的问题,而是小升初择校通道不断缩小的结果。“虽然教育部不让择校,原来还能靠点招或者特长生进入名校,现在名校的择校通道越来越窄,奥数成绩在小升初中的含金量反而不断提高。”

公立名校间的竞争使得优质生源选拔成为学校一种无法摆脱的冲动,在正规“掐尖”大门被关闭后,奥数被视为是选才最安全快捷之路。

3月2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确“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奥赛助力升学的光环将会消褪。

高校自主招生权限的扩大将奥赛的升学功效再一次推向高峰。3月,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多所名校公布了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都将高中阶段的奥赛成绩作为学生报考的基本条件。“教育部取消了普适性的奥赛加分。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下放行政管理权,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崛起,奥赛的含金量反而提高。”李立勋认为。

之所以奥赛成绩会成为学校在选才时,普遍认可的第三方评价指标,与目前的多元化选才窘境相关。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康小明认为,目前中国的社会诚信体系与第三方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导致高校偏向于将权威性高、难度系数大的奥数竞赛作为选拔工具。“要想真正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素质教育,破解多元化选才的窘境才是要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