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吾民】国企也能以经营者名字命名?”老外贸“张兰生开了先河

【吾国吾民】国企也能以经营者名字命名?”老外贸“张兰生开了先河
2019年09月26日 16:06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一帆  他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及荣誉,还是共和国第一位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有企业的领导者。

他叫张兰生。

张兰生先生住在上海市区的一处高层住宅里。从楼中看出去,能见到上海岁月痕迹的石库门里弄,再放眼远望,有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会址”和充满盛夏绿意的太平桥公园。8月29日这天上午,穿着蓝色竖条纹衬衫的上海兰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生股份”)原董事长张兰生在寓所接受了《经济观察报》的独家专访。

一走进房间,首先看到的是张老先生的会客厅。9平米大小,摆着两张中式的椅子,墙上挂着两幅题词,分别是刘海粟老先生九十八岁时所赠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吴邦国同志在1996年春节所书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张兰生今年92岁,身体无恙,只是耳朵不灵,即使戴上助听器,家人和他说话也要大点声。在采访过程中,张老戴着金丝边眼镜,神采飞扬,连连打起手势,毫无老迈疲倦之态。

“我是一辈子的外贸人。”张兰生说。从建国初期起,他就投身外贸事业,曾当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三等秘书,回国后一直在外贸系统工作,当过业务科长、副经理,最后组建文体进出口公司。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张兰生创下了许多第一:全国第一个以经营者个人名字命名的国有企业、全国外经贸系统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首创以外销合同为中心的核算责任制、在全国外经贸系统内最早建立出口规模与经济效益并重的运行机制、经济效益名列全国同行之首。

2000年,年已古稀的张兰生从岗位上退下来。在交接仪式上,他感慨地说,“如果说,现在兰生公司已小有名气的话,这都归功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上海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兰生’的关怀;海外客商对‘兰生’的认同;广大股民对‘兰生’的青睐,以及我公司广大员工对‘兰生’的贡献。而我,也不过是兰生公司的一员罢了。”

宝剑磨砺:从小商品到大生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兰生股份的前身是上海文体用品进出口公司,经营的主要是球类、大头针、回形针、铅笔刀等一些小商品。1983年,上海文体进出口公司成立之初,净资产只有715万元,出口额位居16个上海外贸公司中的第13位。与此同时,上海外贸企业正经受着各种冲击:1980年,全国多口岸开放,各省市纷纷自营出口。

面对外贸的严峻形势,张兰生凭他“老外贸”的洞察力,将小商品做成了大生意。

成立初,这家很不显眼、仅做些“小商品”,而且品种单调、款式陈旧的公司,销售市场狭小,出口创汇金额小。面对严酷的现实,张兰生懂得,“尽管物小值低,但前途广阔”的道理。为摆脱公司的困境,他当时给公司定下了“五求”经营宗旨:花色品种求新,质量档次求高,商业信誉求好,服务态度求优,贸易方式求活。他先在出口商品的货源上做文章,发展郊县、外地工厂的横向经营联系。他三天两头往下跑,到1995年已与全国80多家工厂联营合资,与300多家定点生产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货源基地,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

回力050篮球鞋过去是文体公司独家经营的出口商品,1打可卖30多美元。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一批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市场竞争激烈,篮球鞋身价陡降,仅15美元1打。就在别人纷纷做起这门生意时,文体公司又做起了皮面硫化运动鞋的出口业务。这款新鞋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一双就卖10多美元。这不仅使鞋子出口由当年的2000多万美元增至8000多万美元,成为上海最大出口鞋商,而且使文体公司的知名度与日俱增。

“千做万做,赔本生意不做,如果做赔本生意,以负数为起点,那是犯罪!”这是张老常讲的一句话。

“那时候干工作,几乎是要工作六天。不仅是我们普通的业务员,公司的中层骨干更是要干六天半,甚至一周无休。如果有员工要出国,下午出国,上午还在公司;如果上午从国外回来,下午就在公司上班。”张兰生告诉记者,那时候的人们憋着一口气。

回想起过去,张老不无感慨,“那时候夏天高温天,办公室没有空调,规定只允许有一个电风扇。冬天要用旧式打字机打单据,天冷都把单据黏住了,要用炉子把单子暖开。”“现在搞外贸的人根本不知道过去这么苦。但总算有效果,把兰生公司弄出来了”。张兰生激动地说。

正由于张兰生有着不断进取、创新发展的愿景,1994年,他又开始锐意改革,敢为人先,组建集团,使公司朝着成为集贸易、实业、科研、金融为一体,产权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实业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方向发展。

同时,张兰生高超的管理智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从《以出口合同为中心的经济核算责任制》的创立,到完善内部承包经营;从大刀阔斧改革组织机构到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从奖金分配上吃“大锅饭”到比贡献大小与工作实绩紧密挂钩等等,这一切的科学管理和改革,不仅大大激发了扩大出口创汇的潜能,也使兰生集团的经济效益逐年攀升。

市领导说:支持改名“兰生公司”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大家精神振奋。看到公司改革发展还有更大的空间,心里都充满了信心。”张兰生告诉记者。

一些不明内情的人,至今以为文体公司更名是张兰生为扬名牟利而出的主意。

1992年初,文体公司在外高桥保税区设立一家子公司,公司领导班子讨论取名时,公司党委书记脱口而出:“就叫兰生公司好了。”话音刚落,这个建议即被张兰生“枪毙”了。

自文体公司成立后,在张兰生的带领下,大胆改革、用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张兰生本人也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外经贸部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还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3年年初,当时的上海市政府领导来公司视察,参观了样品陈列室和洽谈室,听取了公司领导的汇报。回去后,与当时的中共上海市委领导商量,文体公司可以建立综合商社,名称也可以自定,例如就叫“兰生公司”。

同年6月9日,一位市政府领导在全市外经贸工作会议上,谈到发展大外贸、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时,指出专业外贸公司的名称可否考虑改一改?如文体公司,是否可改为兰生公司?

之后,一位市委领导则在文体公司调研时说,“我支持你们胆子大一些,闯一下。文体公司改名,我看好。”并当场挥毫写下了“兰生股份有限公司”几个大字。此次市委领导同志到公司调研时的讲话,对公司乃至上海外贸的发展和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说:“文体公司改名好,不能划地为牢”、“股份制试点,从我个人来讲是支持的,国有外贸系统股份制现在还没有”,这为兰生公司在全国创造“两个第一”,即全国外贸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全国国有企业中第一家以经营者命名的公司,起到了“斗转星移”的作用。

“这个名字不是我要改的,名字作为企业的‘招牌’,以后自己没有退路了。组织上给了我很多的荣誉,对我来说就只能拼命干了。”张兰生回忆起当年公司的“改名”过程,至今仍觉得忐忑。

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陈新华曾在兰生公司研讨会上说,“这等于是把自己摆在一个位置上了,这是一个火烧的位置,弄不好就烧焦,温火能够温好了,火大了,就焦了。”

“我认为,要把一个企业搞好,就是要把自己摆正,绝处才能逢生。兰生公司也是这样,你看他们这几年,利润能够不断上升,就是不断给自己加压的结果。近几年,很多企业都是亏损,而且它还很有道理,振振有词。但兰生公司不是这样,他们的指标当然是定的比较高,但是经过努力还是能够达到。实践证明他们定的指标是合适的。”

“兰生同志能够同意把这个公司定为兰生公司,也是冒极大的风险的,在中国还是头一份。私营企业家大家叫他们的名字,大家还觉得天经地义,国有企业怎么叫你的名?当时,我记得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各种说法都有。”陈新华说,“我不能说非常了解兰生同志,但是,我和他的接触也有若干次了,我对他的感觉,他不是那种表现欲很强的人,他不是这样一个人。我说,如果叫一个‘新华集团公司’,我不敢叫,我不敢担这个名。为什么呢?旧的观念非常多,中国的事未知数还很多,谁知道将来弄不好,我这个‘张兰生’名誉也毁了。”

这位在生意场上久经风霜的“老外贸”,谈起过去的经历时颇有感触的、带着浓重宁波乡音的普通话说:“这么多年做外贸,遇到过激流、碰到过暗礁;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落,但我从不后悔。作为有着7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党和国家这样信任我,除了不忘初心,更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