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丨5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晨读丨5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2024年05月15日 06:43 新京报

【健康提醒】

生吃半生吃海鲜,当心寄生虫感染

海鲜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黄铭提醒,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容易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

黄铭指出,肝吸虫病是食用生的或未煮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引起的,被称为人体隐形的“杀手”,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道症状和肝胆症状为主。肝吸虫是国际癌症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类致癌生物,是肝胆管癌和肝癌的重要诱因生物。生活中的调料,例如芥末、醋、酱油等,一蘸一泡就想杀虫基本上毫无可能。黄铭建议,海鲜彻底煮熟再食用。

【医学探索】

补充橄榄油可降低痴呆症死亡风险

《JAMA网络开放获取》发表研究称,补充橄榄油与痴呆症相关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研究人员对针对美国人群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92383名志愿者中,有4751人因痴呆症相关原因去世。分析显示,每天摄入7克橄榄油的个体整体的饮食质量较好,参与运动量更多,他们即使每日热量摄入量较高,身体质量指数(BMI)却不高。与摄入橄榄油水平最低的人相比,每日摄入高水平的橄榄油与痴呆症相关死亡风险降低有关。研究者指出,那些每天摄入橄榄油的人群,会用其替代黄油、蛋黄酱或者其他植物油,以此降低痴呆症的发生风险和危险程度。

【疾病防控】

长期熬夜,当心心脏“病理性早搏”

在某个熬夜的时刻,突然感觉自己心脏“咯噔”一下,这是怎么回事?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ICU主任、主任医师徐兰娟指出,长期熬夜,心脏可能发生“病理性早搏”。

“心脏早搏”分为两种情况:良性的“功能性早搏”和恶性的“病理性早搏”。如果心脏本身没什么毛病,那么熬夜引起的早搏属于良性的“功能性早搏”。过于频繁的早搏会干扰到心脏功能,有可能演变为“房性心动过速”或者恶性程度更高的“室性心动过速”。心跳得太快,此时猝死风险就会增加。到这一阶段,不仅要停止熬夜,更要去医院做心电图监测。另外,冠心病、心肌炎等人群熬夜后如果出现早搏,很可能是恶性的“病理性早搏”。

【医药进展】

上海医药注射用甲氨蝶呤获批上市

上海医药宣布,全资子公司上海上药睿尔药品有限公司的注射用甲氨蝶呤获批上市。

注射用甲氨蝶呤具有阻断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作用,该酶可将叶酸还原为核酸合成所需的叶酸活性形式,并抑制胸苷酸和嘌呤合成系统以抑制细胞增殖,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绒毛性疾病(绒毛癌、破坏胞状畸胎、胞状畸胎)、乳腺癌、尿路上皮癌。上海医药称,上药睿尔的注射用甲氨蝶呤获得批准生产,有利于扩大该药品的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也为公司后续产品开展仿制药申报积累宝贵的经验。

【知识更新】

饮食限制苏氨酸,或抑制肿瘤生长

《自然癌症》发表研究指出,膳食中苏氨酸补充太多,可能会加速肿瘤的生长,对抗癌症治疗的效果。相反,如果在膳食中对苏氨酸进行限制,则能够增强抗肿瘤疗效。

为更好地模拟苏氨酸饮食限制的临床应用,研究者在小鼠植入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s)的7天后,展开饮食干预和药物治疗。结果显示,限制膳食中苏氨酸后,小鼠体内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少,存活率也得到延长。更具体地说,苏氨酸饮食限制减少t6A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肿瘤蛋白合成和肿瘤细胞周期进展。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异种移植实验中,膳食限制苏氨酸同样能有效限制体内GSC的蛋白质翻译和增殖。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整理

校对 柳宝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