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香港客户热捧,这种理财火了!

60万香港客户热捧,这种理财火了!
2022年11月10日 22:43 21财闻汇

作 者丨朱丽娜,见习记者尹琛

编 辑丨孙超逸

图 源丨图虫

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主流趋势,近年来,全球ESG资产规模显著增长。彭博行业研究显示,若按增速15%(历史平均值)测算,全球ESG资产规模在2022年和2025年或将分别突破41万亿美元和50万亿美元,占预期全球管理总资产140万亿美元的三分之一。

ESG投资不断升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亦积极把握机遇,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今年10月公布的首份《施政报告》中亦明确提出要发展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包括推动香港成为内地及海外政府和绿色企业的首选融资平台等。

60万香港客户持有ESG相关资产

中银香港个人数字金融产品部副总经理周国昌11月1日出席香港金融科技周上,由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大湾区金融创新之绿色金融风险与机遇》圆桌论坛时表示,中银香港客户所持有的ESG相关综合理财总值在2022年上半年同比激增24倍,估计香港已有超过60万人持有与ESG主题相关的资产。

香港的理财趋势显示,ESG理财产品除了受到高净值人士欢迎外,亦逐渐获得普罗大众的关注。

周国昌透露,中银香港在存款、按揭、贷款、信用卡、投资及保险等方面亦持续加入绿色产品选择,均受到不少客户的正面反馈。今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首次推出的零售绿色债券亦录得2.2倍超额认购。“所以整个市场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是越来越大的。”周国昌指出。

近年来,亚太地区在ESG资产管理方面的发展迅猛,有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26年亚太区ESG资管规模将达3.3万亿美元。

周国昌认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在绿色金融领域已逐步建立优势,服务范围亦逐渐延伸至周边区域。同时,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更多内地投资者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投资议题。

距离2021年9月债券通“南向通”的正式上线已过去一年,在香港挂牌的部分绿色债券亦被纳入“南向通”交易范围,这为内地投资者通过香港投资国际绿色债券产品开辟了新渠道。

香港“超级联系人”

香港金融发展局(金发局)行政总监区景麟出席论坛时表示,香港拥有的庞大资金池、承担的“超级联系人”角色等,都有助于其打造亚洲可持续金融中心。

他指出,预计到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金融投资的需求可达到4500亿美元;内地整体的需求则可达25万亿美元,将占全球总需求的四分之一。他强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桥梁,在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方面,亦将承担重要角色。

为了满足市场对相关资产的交易需求,10月28日,港交所宣布推出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旨在通过碳信用产品的交易等,来连接资本与气候相关产品。

区景麟表示,金发局目前亦有专门的工作小组,研究如何将中国内地的碳市场,与海外的碳市场联通。他坦言:“虽然中国的碳市场是一个迟来的发展,但是全世界最大的碳市场,也是最便宜的碳市场。”

2021年7月,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总量约为45亿吨。2021年全年,七个试点碳市场累计完成配额交易总量约3626万吨,达成交易额约11.67亿元。

建立适合本土市场的ESG研究框架

晨星数据显示,全球ESG基金市场规模从2019年年底的1万亿美元,上升到2022年第一季度末的2.8万亿美元,涨幅达180%。

嘉实国际资产管理公司CEO关子宏坦言,随着ESG投资逐渐成为基金市场的主流,以欧洲为例,无一定ESG含量的公募基金产品可能在三至五年后被投资者逐渐抛弃。

他亦在论坛上就“标准”“数据框架”等问题进行分析。他坦言:“我们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中国企业面临的ESG因子或因素,与海外企业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他强调,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ESG各项的标准不尽相同,因此不能将海外的研究框架一成不变地套用到对中国企业的研究上,而必须建立适合本土市场的ESG研究框架。

与此同时,仅依靠企业披露的数据,可能不足以做好完善的ESG分析。“我们构建了一个爬虫系统,扫描和企业相关的新闻,并将其转化成数据”,关子宏指出,这也是ESG研究或可考虑的工具。

近年香港不断加强ESG的监管标准,特区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将有助进一步提高行业的信息透明度,同时亦带动ESG及财富管理人才的需求和流入。关子宏亦强调相关人才的重要性,数据的分析及运用,离不开具有ESG专业知识的团队,因此对投研团队进行ESG培训也十分必要。

区景麟则指出,“绿色金融对于全球来说都是很新的”,因此香港的大学可以从人才培养源头抓起,比如开设ESG相关课程。去年9月,香港科技大学已宣布推出可持续发展及绿色金融理学士课程,针对培育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人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