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区民俗美书香浓 老祠堂活出新风华

广州花都区民俗美书香浓 老祠堂活出新风华
2024年05月04日 07:49 新快报

山川钟灵秀,古迹风华扬。广州市花都区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文物遗存,目前有保存较好的祠堂300余座,几乎遍布各村。其中有“花都第一祠堂”之称的资政大夫祠建筑群气派非凡、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所在的王氏大宗祠情怀深厚、书室书院一字排开的塱头祠堂群频频出圈……花都区祠堂“颜值”和“才华”并存,熠熠生辉。

■港头古村落建筑群。

古祠堂群展广府韵,博物馆里品民俗美

粤剧、灰塑、瑞岭盆景、中彩珐琅……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广州民俗博物馆内展示着四项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而博物馆本身就是古朴典雅的祠堂建筑,值得细看。据了解,该博物馆依托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建立,2010年获批更名成立广州民俗博物馆,是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和花都“新八景”之一,深具观赏价值和古建筑研究价值,是不可复制的宝贵文化遗产。

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建于清同治年间,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有圣旨牌坊的祠堂群中建筑规模最大的一组,由资政大夫祠、亨之徐公祠、南山书院和水仙古庙组成,简称“两祠一院一庙”,2002年7月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资政大夫祠每一处灰塑、砖雕、石雕、木雕、壁画、梁架、封檐板都十分引人注目,其精湛的手工技艺、丰富的历史故事令人目不暇接,可以说,这里是研究岭南文化的“活化石”。

为何将这处“活化石”打造为民俗博物馆?对此,花都区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骆凤仪进行了介绍:“祠堂建筑本身极具广府韵味,而非遗文化更能展现民俗魅力。”她说,有关部门结合花都区文化特色和三华村的发展规划,对该馆进行升级改造。近年来还结合馆藏的文化资源多次举办“品民俗文化,扬非遗魅力”青少年教育品牌活动,邀请非遗大师手把手向学生和观众传授技艺,以“实地参观讲解+手工制作体验”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2023年,民俗博物馆全年参观量近20万人次,真正“盘活”了资政大夫祠。

■灰塑非遗大师正在教授学生们。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资政大夫祠于2000年12月修复并对外开放,二十余年来进行了多方面的维护和提升,不过,目前许多展陈内容保护不足、更新滞后,后续发展露出“疲态”,因此,博物馆将在近期进行全面提升。

学校传来朗朗书声,祠堂焕发脉脉书香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一天,三华小学的学生们身穿传统服饰,手捧《国学》,抑扬顿挫地齐声诵读着经典文章,这是福元徐公祠门前常见情景。

福元徐公祠距离资政大夫祠100米,两侧紧邻三华小学和三华幼儿园。三华村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工作思路将其升级改造为融合教学、展示、研讨、阅读等功能的综合性文化场馆,于2023年4月24日正式启用。就这样,百年古祠摇身一变成了学校的立贤书院、三华村农家书屋和花都区图书馆分馆,开创了“村馆校”合作共建的发展新路径。

■福元徐公祠门前书声朗朗。

福元徐公祠内部整体空间划分设计为村史展示区、校史展示区、非遗展示区、研讨区、阅读区五大区域,现有以“读懂广州”系列等为代表的各类藏书7000余册,每逢节假日都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此读书。“我发现有的孩子一放学就到这里看书。”三华小学校长江丽珍说,平均算来,每个月每个学生在此借阅文献3本左右。

从破败不堪到焕发新颜,三华小学的图书馆已今非昔比。江丽珍告诉新快报记者,以前的三华小学图书馆位于学校内部,自2017年起向村民开放。“(学校的)图书馆很小,只有一间教室大,书也很旧。闷热的夏天,几把风扇在头顶吱吱呀呀地转,孩子们和村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看书看到(下午)6点才走”。

为了提供更好的文化资源、争取更优质的阅读环境,学校下足了功夫。一方面,联合花都区博物馆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开展“公益岭南”乡村国学讲堂等项目;另一方面,将校内年久失修的废弃古祠堂进行修复,作为新的图书馆和阅读课教学场所,其中就包括仲和徐公祠和福元徐公祠。这样一来,三华小学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得到了提升。

“老祠堂本身就是一部教科书。”江丽珍认为,在古香古色的建筑里展示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开展非遗课程、诵读评比等活动,能让孩子们真切感受文化魅力、提升文化自信。据传三华小学在清朝同治年间是私塾南山书院,因此祠堂变身图书馆也是回归了育人的初心。

■三华村农家书屋内景。

【声音】

“老祠堂需要维护照顾,让它们再焕新颜”

“祠堂活化可以根据其历史价值、工艺价值、科研价值、文化价值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如作为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花东镇九湖村的王氏大宗祠举行爱国主题教育展览,就很好地体现了红色历史价值。”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卢福汉说,资政大夫祠是花都区“祠堂之冠”,其工艺价值较高,而骆氏家庙则具有反映祠堂规制的科研价值……

2014年7月,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年来出版了两部《花都祠堂风韵》文集,共170多万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花都在册的300多座祠堂现状和特点、姓氏溯源、迁徙原因、杰出人物及其流传故事,全部记录完毕。目前传统的农村形态不断变化,花都区村落众多,但逐步演变为城中村或机场建设整村搬迁的情况不在少数,而祠堂作为族人的精神家园将永远保留,因此祠堂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过程中难免遇到许多困难,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在其中往往发挥着宣传解释的作用,从专业角度帮助村民进行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今天,祠堂是教育后辈切勿数典忘祖的教育场所。”卢福汉说,祠堂在开发旅游和其他活化项目中可以发挥作用,如打造为民俗文化活动阵地、传播科学知识阵地、老人活动阵地等,既能够留存祠堂的历史人文价值,又能吸引客流,给村民带来一定收益,变村民“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对建设当地文明乡风、构建和谐社会大有益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许多祠堂经过几百年风吹日晒,已经‘老’了,或多或少会‘生病’,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后辈去维护好、照顾好,让祠堂再次焕发光彩,继续为新时代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