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贬!央妈救市,能否力挽狂澜?

四连贬!央妈救市,能否力挽狂澜?
2018年06月23日 10:55 金融八卦圈

A股受挫,人民币狂贬4天,创下了自去年9月中旬以来最大周跌幅...央妈开启救市行动,降准已经在路上了,能否力挽狂澜?

美国挥动加息+毛衣大棒,中国的股市、汇市已经受到暴击,那么拉动GDP增速主力的楼市又将会怎么走?

01

人民币大跌,不只是毛衣战的锅

这几天,人民币汇率像坐上了“过山车”:

19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报6.4743,跌575个基点,创4月中旬踏上贬值之路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0日,人民币中间价汇率报6.4586,大幅下调351个基点,创逾5个月以来新低;

21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报6.5035,跌300多个基点,盘中破6.50元关口,为1月以来首次;

22日,人民币继续下跌,令本周汇率跌幅高达1.23%,为去年9月中旬以来最大周跌幅。

(图:美元兑人民币)

针对近期的人民币大跌,火箭妞认为可能是以下三个原因引起的:

一、美元表现强劲,资金逐利外流;

火箭妞此前提过,股市近期的大跌,和人民币出逃也脱不了干系。

上周美联储挥动年内第二次加息大棒,鲍威尔还意犹未尽地宣布今年还有两次加息。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升值,代表美元越来越值钱,而人民币原地不动,由于两币之间存在利差,那么自然会有一部分人选择用手上的人民币资产去换取美元资产。

二、中美毛衣战升级,避险情绪升温。

客观来说,美国宏观经济景气,趋势持续向好。但中国目前处于“去杠杆”,刮骨疗伤的关键阶段,会出现难以避免的经济下行风险。特别在中美毛衣战下,市场对人民币走势难免悲观。

三、贸易顺差收窄,外储显著减少。

人民币的连续贬值,让不少人联想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幅度的人民币贬值:2015年8月-2016月12月,人民币前所未有的贬值14%。

汇率的决定因素是所属国家的国际收支,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汇率问题上的优势来源于贸易顺差,这也是2015-2016年官方屡次强调“人无贬基”的理论基础。

但是经过连续几年的出口放缓、进口猛增、服务贸易逆差加大、外商投资下降,中国的国际收支已远不如两三年前那么健康。

今年前5个月,我国贸易顺差996.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6%。而2015和2016全年分别实现顺差3695亿美元和2104亿美元,这就是这一轮贬值和前一轮贬值背景上的重点区别。

外储这个大池子,过去有外贸源源不断地补给水源,但如今引水能力减弱,而且在中美毛衣战的影响下, 还会有继续流出的风险。

02

流动性充裕,这是大放水的节奏?

虽然外部形势看来不容乐观,国内经济存在继续下行的压力,但也不会影响中国去杠杆的进程,因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底线,关键性时刻,考验的就是央妈的“拆雷”技术。

最近股市大跌,前两天易纲接受采访,在安抚股民情绪后进一步表态:央行将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不难发现,在内外部高压下,近期我朝货币政策的确出现“微调”,宽松迹象开始显现。

为了缓解债务危机,紧张的银行流动性和对冲经济下行,央妈开始了一系列救市行动:

继4月1%的强刺激“置换降准”政策后,5月以来央妈不断加大在公开市场大额净投放,6月又扩大“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放松了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条件。

本周三的国务院常务会称要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稳定运行。部署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而就在今天,中国日报援引分析人士称,“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措施最快一周内由央行直接宣布,并在第三季度生效。

所谓的“稳健中性”,就是游走在钢丝上的货币政策,一边提高MLF、逆回购利率来收紧流动性,一边是扩大MLF担保品和降准这些精准化的货币调节工具来调节货币增速。

而流动性定调由“合理稳定”切换至“合理充裕”,这就十分意味深长了。

因为对于流动性定调为“合理充裕”的表述,上一次是发生在2014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市场的感受是货币政策宽松,债券市场大牛市。

一般而言,流动性在充裕的时候能够释放溢价,而流动性转化不成生产力和正向现金流,落后产能和负债压力就会陡增。

如果真的是这样,不就意味着中国“去杠杆”的成效要付诸流水了吗?

火箭妞认为,上层的意思应该不是大放水,毕竟守住金融性系统风险是底线,该去的杠杆还是要去的。它的初衷应该是要定向“放水”,“结构性宽松”,目的是为了给小微企业输血。

但是嗅觉敏锐,逐利的资金真的会乖乖地流向实体经济吗?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03

降准来了,加息也在路上了

从5月份几乎全面不及预期的金融数据来看,投资、消费全面下滑,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只有房地产相关数据。而出口被毛衣战摁住,趋势也是不容乐观。三驾马车都出现了各自的问题。

所以作为拉动中国拉动GDP增速的主力,房地产是死不了的,最大的可能性是“留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今,监管部门对房企的融资也越收越紧,IPO、定增等渠道基本被堵死,发债也越来越难,连碧桂园、富力地产、合生创展等大型房企都相继爆出中止发债的信息,目测中小房企要死一批。

关于目前中国的货币、资金面,紧就一个字,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不仅有高负债经营的企业要破产,高杠杆的个人也要现金流断裂。

一方面,债市不断暴雷。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今年债券违约金额已超过160亿元,超过了2015年总和;

而另一方面,房贷受限,逾期却越来越高。报告显示,2017年公积金贷款逾期金额比2016年高了34%,关键是房价的涨幅还一直远远高于工资的涨幅。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定向降准就是变相”放水“,让小微企业借钱缓口气。

而最近热议的个税起征点上调,可以令工薪阶层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相当于给“居民降杠杆”,从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GDP加点劲。而提出房贷利息、房租可以抵扣个税,意义更为深远。

降准虽然是定向的,但是在目前的形势下,资金不可避免会曲线拐弯流入楼市。因为很多国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楼市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记得在陆家嘴论坛上,建行董事长的一番话:

大量的社会资金资源被配置到房地产市场,而这个市场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控和对冲机制,房地产金融化的同时,又在不断违背金融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基本原则。

最终会使得房地产市场越来越依赖推高房价,保障社会资金资源的不断注入,维持其运行和发展,就这个运营逻辑之后的结果是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当年的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和美国的次贷危机。

你当然可以赌楼市永远涨,但不要以为不会加息。央妈正在努力“拆雷”,美弟却在一旁煽风点火,再加上土地财政留下的后遗症,央妈在加息周期压制利率已经很辛苦了。

火箭妞认为央妈选择了前期降准定向释放流动性,除了是怕居民房贷压力上升太快,韭菜抽血过猛楼市崩掉外,也是为了给加基准利率留下一定的缓冲时间。

这是软刀子割肉,要不然那些房地产巨头为什么要拼命加快周转率和回款力度?

咦,我仿佛预感到房地产中介又要拿定向降准来忽悠小白的节奏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