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亿信用卡贷款逾期的背后真相:被透支消费毁掉的中国人

近千亿信用卡贷款逾期的背后真相:被透支消费毁掉的中国人
2018年06月24日 11:52 金融八卦圈

都说中国人爱存钱、怕借钱。但如今,这样的评价早已不合适了。砰砰砰,地雷已炸响:711亿信用卡贷款逾期。“2018年第一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经达到711.48亿元。”要知道,在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76.89亿元,相当于8年翻了8倍!

似乎所有人都在忙着透支自己的未来,想想你自己,是不是这样的消费状态:买衣服下馆子,信用卡,刷!出国旅游,信用卡,刷!网上购物,花呗,借!白条,打!……但当还款日期临近,肯定有人心里一定很慌,工资到手就没,甚至不得不继续刷信用卡,才能维持生活,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透支消费到底是砒霜还是蜜糖?这个问题得看谁在运用债务、看债务运用者的水平如何。良性的债务可是撬动个人财富的绝密武器!而很多人却并没有把这把利剑用好!

你不是缺钱花,你是缺自控

曾经有一个关于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买房的段子。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临死之前还清了贷款,一辈子住在好的房子里,享受了人生;但中国老太太临死才攒够了买房的钱,来不及享受就去世了。很多人将此奉为经典,觉得人生就要提前消费才划算。

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关键:提前消费来买房,是因为买房是刚需,但现在很多人贷款买买买是因为刚需吗?事实上,却是恰恰相反。那些真正透支消费的人,恰恰不是因为缺钱花,而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虚荣心,而让自己无法自控。他们渴望用钱来弥补一些落差,渴望用金钱购买快乐,这种渴望,控制着他们的每一根神经,甚至让他们失控。这种消费行为,早就不是为了生活所需而消费,而是纯粹难以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因此产生的一种机械式的花钱习惯。

美国《医学日报》曾刊文:“在购物之前,人们会做出丰富的心理准备,伴随着购物过程,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象他们在使用这些新物品时的情景,同时也在设想着未来的新生活,这会产生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让人不禁高兴起来。”我们可以从这项研究中看出,真正使我们快乐的,并不是“购物”带来的,而是我们在购物时产生的憧憬带来的,这份憧憬,让人失去理性,而盲目的冲动消费。

什么样的透支消费才是良性的?

在小编看来,如果你借钱完成了类似以下场景,那么你的负债就可以算是良性的:刚毕业,刷信用卡参加了一个技能培训,带来职场的晋升和薪资的提高;偶尔借钱做一次外出旅行,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拓展思维,调整好状态对工作也会有帮助;借钱进行一项投资,其财富回报甚至可能不可限量,比如2016年前负债在一二线城市买房的,都深刻体会到了债务杠杆的魅力。以固定的成本去撬动上不封顶的无限可能,这就是债务的秘密所在、魅力所在!

不管你是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些富豪,还是你身边活生生财富暴增的实例,无不是利用了债务杠杆之力。难么到底多大比例的负债才能使杠杆最大化又不至于入不敷出呢?负债到底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衡量债务杠杆的利器:现金流

很多人喜欢用债务额来衡量自己的负债水平或负债能力,但本君更倾向于用(预期)现金流来衡量:老年人的预期现金流会较少,所以负债就应该少;中年人的预期现金流稳定,所以负债就适当放大;年轻人的预期现金流会上升,所以要尽量用足杠杆。赚钱能力不一样、预期收入不一样、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其负债额度和负债率自然会有差别。

现金流的目的就是保证债务不违约、杠杆不断裂,谁的现金流维持的时间长,谁就能笑到最后。很多房地产就偏爱净现金流的商贸零售行业,比如万达广场、泰禾广场等等;有的上市企业为了足够的现金流纷纷开拓金融板块业务,比如P2P金控平台等;烧钱的互联网大佬也在大举进军金融行业,通过消费金融公司、网络银行等来获取现金流。

大企业如此,我们个人亦完全可以把现金流狭义的等同于工资,像经营公司一样的经营个人。现金流不仅包括主动收入的工资和奖金,还包括被动收入的房租、股票基金分红或者其他投资收益,甚至还包括借贷融资。只要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一切资金流入都是现金流,只要到期现金流能覆盖住到期债务,你的债务额就是合理的。

经常有看官问我什么时候买房合适,总想着买在谷底、卖在顶峰,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微乎其微,即使有也更多的是运气。

如果结合此文,回答就简单很多:当首付够的时候,当月供能维持的时候,你就能看开价格的涨涨跌跌,只要杠杆不断裂,牛市总有再来的时候,泡沫总有再吹起的时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