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太古齐名的两家洋行,一家被李嘉诚收购,另外一家被包玉刚收购

跟太古齐名的两家洋行,一家被李嘉诚收购,另外一家被包玉刚收购
2019年08月14日 21:37 金融八卦圈

最近许多人都在感叹,平安没有真正控股汇丰。汇丰在香港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公司,可是却长期由外国资本来控制,毕竟存在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其实国泰航空也是如此,中国航空虽然是国泰航空的第二大股东,但是国泰真正的控股股东却是英资的太古公司。

其实70年代到80年代的时候,香港掀起了华商跟英商的大战。当时以李嘉诚跟包玉刚为首的华商纷纷崛起,最终他们成功战胜了一些英商,瓦解了当时赫赫有名的英资四大洋行。

当时太古、怡和、会德丰、和记是香港赫赫有名的四大洋行。这4家洋行都是在中国经商多年,最初都是以贸易起家,后来涉及到了航运、地产等生意。当时香港的大部分好赚的生意都被他们给垄断了。单单是怡和一家公司在香港中环就有十几栋大楼。

包玉刚从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跟这些外国企业一决高下。当时中国的航运事业都是被这些洋行给垄断了。包玉刚跟董浩云这些船王小时候,总是看到洋行的汽船在中国畅行无阻,而中国的帆船则远远落后于他们。长大之后,董浩云跟包玉刚都成立了自己的航运公司。到了70年代的时候,包玉刚已经成长为世界船王。

当时包玉刚的环球航运无论是在吨位跟船只数量商都是遥遥领先于世界。这个时候包玉刚已经知道自己有实力跟英资洋行一决高下了。

不过包玉刚还没出手,李嘉诚就悄悄出手了。当时李嘉诚是香港的地产新贵。李嘉诚的目标是怡和旗下的九龙仓公司。要战胜怡和就必须先战胜怡和的左臂右膀置地跟九龙仓。置地当时业务稳定,九龙仓则处于低迷当中。

于是李嘉诚趁机收购了九龙仓20%的股份。不过很快怡和就开始反击。李嘉诚不敌怡和,于是就找到了包玉刚合作。包玉刚也早就有意收购九龙仓了。于是包玉刚就果断出手,他买下了李嘉诚手里的全部九龙仓股份,随后又从汇丰贷款20多亿,跟怡和火拼。

包玉刚跟怡和在市场上疯狂抢购九龙仓的股票,股价也很快就涨了好几倍。终于包玉刚获得了胜利。包玉刚收购九龙仓是香港华商发展历史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李嘉诚则利用包玉刚跟怡和火拼的时候,利用包玉刚的关系,趁机从汇丰手里收购了和记黄埔。李嘉诚其实比包玉刚更早收购香港的洋行。因为九龙仓只是怡和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而已。

李嘉诚收购了和记黄埔,上演了蛇吞象的戏码。当时李嘉诚的长江市值才6亿,而和记黄埔的市值已经高达60多亿。这一战之后,李嘉诚的实力翻了好几倍,成为香港最顶级的富豪。

包玉刚收购了九龙仓同样也是实力大增。两三年之后,世界发生了航运危机。包玉刚早就预见到了危机,于是他从70年代末就不停把船只卖给自己的竞争对手会德丰。

会德丰也是四大洋行之一。包玉刚卖船减少负债,同时把船卖给会德丰增加他们的负债。此举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当时会德丰并不认为这个危机会持续太久,还以为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

其实这次危机,除了包玉刚之外,没有人预见到。当时大部分的航运公司都破产了。会德丰也是债务缠身,包玉刚在关键时刻迅速出手,成功收购了会德丰。不久之后,包玉刚把会德丰私有化,至此这家老牌的英资洋行就变成了包玉刚家族的私人资产。

跟太古齐名的两家洋行,一家被李嘉诚收购,另外一家被包玉刚收购,会德丰跟和记两家跟太古齐名的洋行,最终也落入了华商之手。怡和也在这场大战中失去了九龙仓,实力大损。四大洋行也只有太古一家公司没有事情。太古100多年来一直坚持稳健的运营,华商也是一直找不到突破口,难以真正兼并这家公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