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策略:A股资金面充裕 坚守阵线以待轮动

太平洋策略:A股资金面充裕 坚守阵线以待轮动
2021年01月17日 21:00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核心观点

  核心结论:A股资金面充裕,坚守阵线以待轮动。美国新一轮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利于外围流动性保持宽松,弱美元和海外风险缓和背景下利于外资持续流入A股,为市场提供支撑。受益年初信贷发放前置和政府债提前发行等流动性缺口影响,预计近期宏观流动性政策仍将保持相对宽松,短期“紧信用、宽货币”格局确立。当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放量,存量基金仓位处于2020年低水位,公募加仓仍有空间,后续春节躁动仍可为。目前国内经济仍在复苏中,结构上呈现制造业(出口)加速改善、服务型消费有待修复的特点,“内循环”顺周期仍有空间。近期市场呈现交易年报、交易拜登、回归低估值蓝筹特点,在连续10日万亿成交额过后,短期市场情绪或有所回落。

  社融持续回落,信用收缩压力增大。12月社融回落仍主要受资管新规即将到期非标收缩,以及前期信用风险事件影响导致信用收缩。此外,社融保持高位增长仍受益于政府部门加杠杆;企业融资整体需求保持平稳,但结合M1和M2来看,显示12月非标和企业债的收缩,进一步引发了企业流动性紧张。居民部门需求继续释放, 前期疫情对居民需求的压制仍在持续释放中。12月居民贷款新增5635亿元,同比少增824亿元。其中,居民长期贷款少增或与近期银行批贷控额有关。未来社融驱动力将更多有赖企业,但“紧信用”中期趋势难以避免。

  MLF缩量续作,节前货币保持宽松。1月15日央行开展5000亿元MLF,缩量续作,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2020年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任务告一段落,市场中长期流动性紧张状况出现明显缓解。2021年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较小。考虑到银行间市场将面临季度缴税和春节取现的扰动因素,需要补充或者释放基础货币进行平滑对冲,央行更倾向于采用逆回购+MLF+定向降准(或CRA)等创新型货币工具的政策组合。

  出口回落不改稳中向好,工业品出口持续扩张。12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8.10%,较11月回落3个百分点。结构上,灯具、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12月出口单月环比回落,显示疫情造成的消费品供需缺口有所收敛;资本密集型产业出口维持扩张态势,12月高新技术产品和集成电路产品出口单月同比分别为18.61%、39.39%,保持修复增长。从地区来看,我国对美国、欧盟出口增速出现下滑,或与节日旺季后消费品供需缺口有所收敛有关;而对东盟和日韩的出口表现改善,受益于疫情后复产,中日韩和东盟在机电产业链具有紧密联系。

  美国财政刺激超预期,支撑外资持续流入。美国总统拜登公布了价值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刺激计划,相较于2020年3月3万亿纾困计划及12月9000亿纾困计划内容方面进行了增强,远超市场预期。美国财政刺激超预期推进,一方面将利于美国自身经济的修复进程,为全球贸易共振创造需求,利于我国出口;另一方面“财政货币化”也势必导致美债收益率走高、美元走弱,从而更利于全球资金流向大宗商品、新兴股票市场等风险类资产。

  配置建议:围绕经济复苏(补库存、可选消费)+“双循环”,春季躁动两手抓。1)受益经济复苏且低估值的品种:银行、保险;2)受益出口驱动且补库存的中游制造:化工、有色、机械;3)“科技内循环”调整后再出发:光伏、新能源汽车、军工、云计算;4)“消费内循环”:可选消费中的汽车、消费电子、家电家居、旅游酒店、影视影院。

  风险提示:货币收紧;中美关系超预期恶化

 正文

 核心结论:A股资金面充裕,坚守阵线以待轮动

  美国新一轮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利于外围流动性保持宽松,弱美元和海外风险缓和背景下利于外资持续流入A股,为市场提供支撑。受益年初信贷发放前置和政府债提前发行等流动性缺口影响,预计近期宏观流动性政策仍将保持相对宽松,短期“紧信用、宽货币”格局确立。当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放量,存量基金仓位处于2020年低水位,公募加仓仍有空间,后续春节躁动仍可为。目前国内经济仍在复苏中,结构上呈现制造业(出口)加速改善、服务型消费有待修复的特点,“内循环”顺周期仍有空间。近期市场呈现交易年报、交易拜登、回归低估值蓝筹特点,在连续10日万亿成交额过后,短期市场情绪或有所回落。

  配置建议:围绕经济复苏(补库存、可选消费)+“双循环”,春季躁动两手抓。1)受益经济复苏且低估值的品种:银行、保险;2)受益出口驱动且补库存的中游制造:化工、有色、机械;3)“科技内循环”调整后再出发:光伏、新能源汽车、军工、云计算;4)“消费内循环”:可选消费中的汽车、消费电子、家电家居、旅游酒店、影视影院。

  1、社融持续回落,信用收缩压力增大

  12月社融1.72万亿,存量同比增长13.3%,较11月回落0.3个百分点。社融同比回落仍主要受到资管新规即将到期非标收缩,以及前期信用风险事件影响导致信用收缩,具体表现为12月新增信托贷款、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同比多减3509.22亿元和3167.40亿元,叠加新增委托贷款同比少减756.55亿元,非标合计同比下降5920.08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少增2183.49亿。社融保持高位增长仍受益于政府部门加杠杆,政府债券融资7156亿元,同比多增3417.83亿元;企业融资整体需求保持平稳,12月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达5500亿元,持续好于去年同期,同比多增1522亿元,但结合M1和M2来看,12月M1和M2分别下滑至8.6%和10.1%,显示12月非标和企业债的收缩,进一步引发了企业流动性紧张。另外,企业股票融资同比持续改善,同比多增692.84亿元,与近期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和市场热度提升相关。

  居民部门需求继续释放, 前期疫情对居民需求的压制仍在持续释放中。结合CPI来看,12月核心CPI同比0.4%,较前期回落0.1个百分点,显示下游需求修复虽有所修复但偏缓。12月居民贷款新增5635亿元,同比少增824亿元。居民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为1142亿元、4392亿元,均有不同程度少增。其中,长期贷款少增或与近期银行批贷控额有关,近期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仍然维持温增长,按揭贷款需求并未明显收缩。

  整体来看,12月金融数据虽持续回落,但仍保持高位,延续前期政府部门加杠杆的趋势,但非标和债券融资带来信用收缩,加剧了企业流动性的压力,居民需求的修复也相对缓慢。考虑到目前2021年1月公司债发行规模已较12月出现边际好转,企业债券融资压力或能在未来有所好转,未来社融的驱动力将更多有赖企业,但“紧信用”的中期趋势难以避免。虽然自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得以持续回暖,但下游需求偏弱、就业等压力仍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目前不具备收紧的条件,2021年委托贷款到期的冲击也相对有限,预计2021年社融增速有望呈现先下后稳的格局。

  2、MLF缩量续作,节前货币保持宽松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5日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逆回购操作,利率均维持不变。结合1月15日3000亿MLF到期和1月25日2405亿TMLF到期来看,此次央行开展的5000亿MLF操作有小幅缩量续作,结束了此前5个月连续超额续作,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2020年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任务告一段落,银行负债端压力回落,市场中长期流动性紧张状况出现明显缓解。截至2021年1月15日,代表性的1年期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11月高点大幅回落约60BP,降至2.78%,已低于MLF操作利率2.95%的水平。此外,央行在二季度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均明确表示,要“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目前1月15日RD007利率2.01%也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的2.2%。

  历史上,2019年1月和2020年的1月央行均根据当时经济形势及金融环境实施了全面降准,但目前来看,2021年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较小。一是,在央行大规模MLF对冲操作后,当前的中长期流动性已进入相对宽松的状态,目前央行降准的必要性有所下降。二是,从对冲春节季节性资金趋紧的考虑,加大逆回购、MLF等公开市场操作已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三是,从市场信号的角度,全面降准会释放过于宽松的货币信号,不符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目的。考虑到春节是2月12号,一季度税期截止日是1月20号,意味着1月下半年月到2月上半月,银行间市场将面临季度缴税和春节取现的扰动因素,需要补充或者释放基础货币进行平滑对冲,加之2月17日2000亿MLF到期,由此来看,央行更倾向于采用逆回购+MLF+定向降准(或CRA)等创新型货币工具的政策组合。

  3、出口回落不改稳中向好,工业品出口持续扩张

  12月以美元计价的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8.10%,较11月回落3个百分点,仍保持相对高增速,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我国生产能力的优先修复,以及外需改善的韧性。从结构上看,12月医疗仪器及机械出口额单月同比由38.21%下滑到24.28%,持续下滑,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累计同比由20.96%下滑到11.67%,疫情物资需求收缩;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环比回落,灯具、玩具、家具12月出口单月同比分别为23.28%、31.52%、27.47%,均较11月环比回落10多个百分点,显示随着消费品库存的回升,疫情造成的消费品供需缺口有所收敛;资本密集型产业出口维持扩张态势,12月高新技术产品和集成电路产品出口单月同比分别为18.61%、39.39%,保持修复增长,推动我国工业中间品的出口维持扩张态势。

  从地区来看,12月我国对美国、欧盟出口增速出现下滑,当月同比分别环比回落11.59%、4.29%分别至34.50%、4.33%,或与节日旺季后消费品供需缺口有所收敛有关,考虑到目前欧美PMI指数持续,需求向好,中期对我国消费品的出口带来支撑。而对东盟和日韩的出口当月同比表现改善,受益于这些区域疫情后的生产恢复,中日韩和东盟在机电产业链具有紧密联系。

  整体来看,12月出口虽有回来,但仍体现强劲复苏,结构上呈现出新变化,即外需消费品的供需缺口有所收敛,日韩和东盟的积极复工带动了工业中间品的扩张。虽然疫情物资和消费品的出口收缩将给短期的出口带来压力,但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恢复将支撑我国出口向好。

  4、美国财政刺激超预期,支撑外资持续流入

  当地时间1月14日晚(北京时间15日早),美国总统拜登公布了价值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刺激计划,用于应对疫情对家庭及商业造成的冲击。该计划被称为“美国拯救计划”(AmericanRescue Plan),该计划相较于202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的3万亿纾困计划及12月的9000亿纾困计划内容方面进行了增强。此前市场预期,仅会在12月的9000亿纾困计划基础上增多7500亿美元,但最终公布达1.9万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

  美国拯救计划将包括:一是,加强疫情冲击下对居民生活的支持,向大多数美国人每人直接支付1400美元,连同2020年12月的600美元在内,救济总金额将达到2000美元,拨款1700亿美元用于K-12学校(幼儿园至12年级)和高等教育机构;二是,加强对美国弱势、失业人群的支持,将联邦每周失业救济金提高到400美元,并延长到9月底;将联邦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三是,采取积极的疫情应对,拨款3500亿美元用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援助,拨款500亿美元用于新冠病毒检测,拨款200亿美元用于国家疫苗方案。此外,据拜登团队高级官员透露,“美国救援计划”将是拜登上台的头几个月中最重要的两项支出之一。第二个法案将有望于2021年2月推出,主要目标是解决中长期的就业、基建、气候变化和种族平等问题。

  美国财政刺激超预期推进,一方面将利于美国自身经济的修复进程,为全球贸易共振创造需求,利于我国出口;另一方面“财政货币化”(即由美联储购买美债)也势必导致美债收益率走高、美元走弱,从而更利于全球资金流向大宗商品、新兴股票市场等风险类资产。受益于弱美元周期,在美国财政刺激的不断发酵之下,将支撑外资持续流入A股。11月以来,截止1月15日,北上资金累计流入A股的规模已达1522.55亿元。

  5、A股资金面充裕,坚守阵线以待轮动

  美国新一轮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利于外围流动性保持宽松,弱美元和海外风险缓和背景下利于外资持续流入A股,为市场提供支撑。受益年初信贷发放前置和政府债提前发行等流动性缺口影响,预计近期宏观流动性政策仍将保持相对宽松,短期“紧信用、宽货币”格局确立。当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放量,存量基金仓位处于2020年低水位,公募加仓仍有空间,后续春节躁动仍可为。目前国内经济仍在复苏中,结构上呈现制造业(出口)加速改善、服务型消费有待修复的特点,“内循环”顺周期仍有空间。近期市场呈现交易年报、交易拜登、回归低估值蓝筹特点,在连续10日万亿成交额过后,短期市场情绪或有所回落。

  配置建议:围绕经济复苏(补库存、可选消费)+“双循环”,春季躁动两手抓。1)受益经济复苏且低估值的品种:银行、保险;2)受益出口驱动且补库存的中游制造:化工、有色、机械;3)“科技内循环”调整后再出发:光伏、新能源汽车、军工、云计算;4)“消费内循环”:可选消费中的汽车、消费电子、家电家居、旅游酒店、影视影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