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孙金钜:注册制推出和退市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值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有利于更好挖掘优秀中小市值企业

开源证券孙金钜:注册制推出和退市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值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有利于更好挖掘优秀中小市值企业
2021年05月14日 14:25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金融界网5月14日消息 2021年5月13日,开源证券2021中期策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分享了关于中小市值投资观点。

策略思维挖掘中小市值股票机会

  针对近期市场热议的中小市值是否被“抛弃”的讨论,孙金钜指出,从卖方分析师的视角,中小市值公司不是被“抛弃”,而是在回归中小盘研究的常态。孙金钜称,“中小盘研究的精髓就是策略思维去选股,即从众多上市股票中寻找合适标的,框定一个股票池,再根据公司研究和行业研究框架,挑选出个股。从方法论来讲,研究哪家公司比怎么研究一家公司更重要,中小市值研究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海量的公司中找到值得研究的标的。”

  孙金钜指出,年初市场开始关注中小市值股票,短期来看还是交易结构的问题。抱团白马股无风险收益率上行,估值要靠业绩增长来消化,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抱团白马股回调后,从微观结构层面,也要时间实现充分的换手。

  “但目前的情况是:业绩仍在增长,虽然预期货币政策收紧,但流动性仍比较充裕,资金将流向哪个方向?我认为是通胀相关的顺周期,低估值如银行、保险,主题如碳中和,还有部分中小市值标的。”孙金钜称,要从微观交易结构的角度,都是去找2020年未被市场所充分关注的领域。

注册制的推出和退市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值分化会越来越严重

  孙金钜表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注册制的推出和退市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值分化会越来越严重,通过注册制和退市机制,可以降低个股筛选的成本。

  比如美股通过高度精细化的退市机制直接将尾部企业清出市场。2001年至2015年,纽交所共有1926家公司退市,上市公司数则从2400家微增至2424家,纳斯达克市场共有4541家公司退市,期间上市公司数则从3679家下降至2859家。港交所充分利用市场的用脚投票将大量质地平庸的公司边缘化,交易量和股价就是最好的用脚投票的方式。2020年,港股中市值处于后10%分位的公司市值之和仅144.5亿港元,年成交总额占港股整体的比例仅0.05%,而市值前10%分位的公司这两个数据分别为55.6万亿港元和87.4%。截至2020年底,已有1442只港股股价低于1港币,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6.7%。

  再看A股,2020年市值在后10%分位的公司成交总额占市场整体的2.0%,比2015年下降1个百分点。另外,2015年不同市值大小的公司间股价差异并不明显,但2020年市值前10%公司的收盘均价为70元,后10%公司仅为8.0元。

  孙金钜称,“A股注册制和退市机制的完善将加速不同质地公司间市场表现的分化,大量长尾质次公司的高效出清也有利于更好地挖掘优秀的中小市值企业。”

优质中小市值公司的机会从2019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启

  孙金钜认为,以2019年上半年推出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为转折点,并购重组、再融资等资本创新再度开启。

  从业绩来讲,14-15年并购周期导致的商誉减值的坑,在3年业绩承诺期之后爆发出来,但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这块影响迅速减弱,业绩处于往上走的周期。以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的数据为例,疫情影响之下,创业板优质公司无论是应对疫情冲击或是疫情后的快速恢复均具备更强的韧性。2020年年报来看,创业板51家300亿市值以上的公司中仅3家业绩出现了同比下滑,95%的公司保持了同比正增长,其中有14家公司的业绩同比更是超过了100%,占比27.45%,显著高于300亿以下的中小市值公司。2021Q1这一特征更是进一步强化:创业板52家300亿市值以上的公司全部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并且有25家公司业绩同比增长超过100%,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8.1%显示出明显的头部效应。2020年创业板虽然盈利公司的占比大幅由2019年的85.3%下滑至2020年的59.03%,但盈利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中,盈利前十大公司占盈利公司盈利总额的比例由2019年的18.77%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26.56%,2021Q1这一比例进一步提升至29.23%。科创板大市值公司则尽显高增长属性。2020年300亿市值以上的公司中44.4%的公司业绩同比增长超过了100%,2021Q1这一比例则是进一步提升至53.3%。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