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来的宗馥莉?

扶不起来的宗馥莉?
2019年04月27日 13:50 投中网

文 | 林翠萍

编辑 | 尹茗

来源 | 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宗庆后还不打算退休。

日前有媒体引述宗庆后的话“我想我应该准备退居二线了”,被认为是其打算退休的信号。可是随即娃哈哈集团方面便做出澄清:“宗庆后目前并没有具体的退休计划,也没有要退居二线。”

这些年家族企业娃哈哈的继承人问题一直是备受外界关注的大事。自2004年,宗馥莉从美国留学回国进入娃哈哈集团工作起,关于“把女儿当做接班人培养”的消息就从未停止。那时宗庆后总会笑眯眯地说:“等70岁吧,把女儿扶上马送一程,我也可以轻松一下。”

如今15年过去了,年近74岁的宗庆后的说法却有了微妙的变化:“接班的话,看女儿愿不愿意。也不一定是女儿接班,也可以是管理层接班,所以我现在已经在做管理层接班的准备。”

2007年,宗庆后把主做食品饮料生产加工的杭州宏胜饮料公司分拆出来给女儿宗馥莉单独经营,并且逐步给其独立权力。目前宗馥莉已经成为宏胜饮料集团总裁,宏胜是独立于娃哈哈的经营实体,有16个生产基地、44家子公司,承载了娃哈哈约一半的产量。同时从去年开始宗馥莉还出任了娃哈哈品牌公关部部长。当时就被媒体解读为宗庆后开始为娃哈哈内部的权利交接做准备。

可是时至今日,宗庆后的一句“让她自由发展”似乎意味深长,预示着外界公认的娃哈哈“接班人”宗馥莉也有可能并不能接手娃哈哈集团。宗庆后似乎有意留更多时间给女儿练手,问题是,37岁的宗馥莉hold得住32岁的娃哈哈吗?而留给她的时间已不多了。

01

不肯还是不敢放手?

曾经,“退休”一词几乎不在宗庆后的议题之内,“接班人的事情不用过多猜测,我还不考虑退休,起码能干到70岁。”

有人说这是因为宗庆后过于迷恋自己一手缔造的王国,不肯轻易放权。

内部人评价宗庆后说“掌控欲极强,甚至有点霸道”。曾经有很多年,娃哈哈都由宗庆后一人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不设副总经理(直到2016年1月娃哈哈内部提拔了3位副总经理,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他从不度假甚至从不过周末,每年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跑市场,几乎所有的市场决策都由他自己拍板”,“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零”,宗馥莉曾如此评价娃哈哈与父亲的关系。“他们每天都在等着老板(宗庆后)的指示,公司有制度,只不过这些制度相当于形同虚设,大家习惯了等老板每天晚上传真,然后写1、2、3、4、5、6、7,然后谁干嘛、该干嘛。”

但与其说不肯放手,不如说还不放心放手。

从一家小小的校办企业起步,发展成为中国饮品龙头老大,80多家生产基地、总资产近400亿元,这一切并不容易。有内部人士说“娃哈哈是老爷子的一切”。宗庆后也曾向娃哈哈深情告白,“它是我整个人生所有的梦,它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

对宗庆后来说,延续自己的梦把娃哈哈打造成一家百年老店才是重中之重,至于后面谁来当这个续梦者,如果宗馥莉有意愿且足够胜任,由其继任恐怕是他最想看到的吧?

宗庆后也有意留给女儿更多练手的时间。“我让她自己去闯。我相信她一定会比自己还行,虽然可能还要走一段路。”

从一开始宗馥莉就被按照“接班人”的要求培养。

与大部分富二代相同,宗馥莉少年开始接受西方教育,2004年从洛杉矶佩珀代因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毕业回国后,进入娃哈哈集团,从基层岗位做起,十余年间,她掌管着负责娃哈哈饮料OEM代加工业务的宏胜饮料集团,了解饮料生产的各个环节,熟知不同产品的配料比例、食品消毒的流程以及如何安全配送成吨的饮料。

按照宗馥莉的说法,在娃哈哈集团,她和父亲有大致的分工,她负责生产管理,宗庆后负责市场营销。宗庆后对娃哈哈的运作以销售渠道体系见长,而宗馥莉更注全产业链的完善。

宗馥莉交出的成绩单并不差。一个数据是,2009年到2012年,宗馥莉执掌的宏胜集团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30%,2012年,宏胜系全国各地分公司共实现年营业收入108.74亿元,占娃哈哈集团总营收的1/5。

尽管如此,在宗庆后眼里,女儿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历练。

80后加上西化的教育,宗馥莉形成了一套西方式的处世逻辑——“直接,效率,以及自我”。以致于她在“随俗”的路上有些“水土不服”。

比如在跟政府打交道上,“如果政府来跟Kelly讲‘因为我们的官员最近出差了,这个事情他没有签字就不能办’之类的话,她会觉得‘为什么不可以用e-mail给他、传真给他’;‘通讯方式这么多,为什么不可以在外地处理这个’。”曾担任宗馥莉秘书的李晗说。同时她对社交场合也并不热衷,甚至与同龄的其他企业家二代也很少私下往来。

这与国企管理者出身、熟读《毛泽东选集》的宗庆后形成鲜明对比。无论是娃哈哈从国有独资企业变身为几近私有化,还是应对持续数年的“娃哈哈、达能之争”并最终和解,宗庆后乐于与各级政府打交道,并且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另一方面,对宗庆后来说现在似乎也不是退休的好时机。

鼎盛的2013年,娃哈哈实现收入783亿,宗庆后本人也登上中国首富之位。但此后娃哈哈连年走低,及至2017年已滑至500亿关口。

这几年,娃哈哈尝试了眼花缭乱的多元化,童装、奶粉、商场、白酒……最终都悄无声息。饮品主业中,在儿童营养液、AD钙奶、营养快线之后,再无爆款。“娃哈哈落伍了”的质疑声不断。

业内观点认为,“娃哈哈创新不足,没能迎合当前消费主力人群的需求,也有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源于宗庆后独断的管理模式,没能建立起完整的人才梯队,并且市场维度过度依赖传统的销售渠道。”

但这位“老顽固”正试图为娃哈哈作出改变。此前不设副总的娃哈哈,在2016年1月也提拔了3位副总,“这两年,我们也在尝试开展分级授权、岗位责任制和流程改造,激发每一个娃哈哈人的潜力和主人翁意识。”宗庆后在2017年娃哈哈30周年庆典上说。

02

留给“公主”历练的时间不多了

2018年底,宗馥莉终于进入娃哈哈集团,出任品牌公关部部长,负责娃哈哈产品的包装以及品牌推广。外界评价,“至少娃哈哈的品牌工作迎来了宗馥莉时间,同时期待这位'公主'改变娃哈哈。”

从美国归来后,宗馥莉在娃哈哈里管过生产基地、童装与日化产品,几乎遍及所有管理环节,但始终没有直接介入过饮品的国内销售。2007年,宗庆后为女儿设立了娃哈哈下辖的杭州宏胜饮料集团练手,2010年,又让她出任新成立的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管理集团所有进出口业务。

“我希望帮娃哈哈这个品牌做点事情,不管这品牌是在我爸手里,还是在我手里,还是在某个职业经理人手里,我都希望这个品牌更加国际化、多元化,而且进一步体现专业化,围绕主业向上下游生长。”

不过留学国外八年之久,经营理念上的分歧,是宗馥莉与老一辈民营企业家父亲宗庆后之间绕不开的“结”。宗馥莉也一直极为注重个人品牌的塑造,希望由此摆脱其“宗庆后之女”的身份。

宗馥莉曾努力尝试改变娃哈哈产品老龄化的问题。

比如在2016年宗馥莉就曾主导推出了一款以自己名字取名的定制化果蔬汁品牌“Kellyone”,当时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这个产品计划投入几百万元,招兵买马,甚至还建造了一个4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

这一款高端私人定制饮料的推出也显现出与父亲宗庆后大相径庭的经营风格。相比如娃哈哈走“亲民饮料”路线,Kellyone走的则是高端新潮、互联网+路线。KellyOne的试点放在一线城市,产品保质期只有7天,定价也高达28~48元。

不过,宗馥莉主导的这款产品最终似乎也并未见成效。娃哈哈官方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宣传,KellyOne的知名度可谓微乎其微,仅在上海和杭州小范围中可见。曾有媒体向宏胜公关了解KellyOne的销售业绩,得到的答案是“不方便透露”。

宗馥莉同时也在资本市场上寻求机会。2017年5月,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糖果公告称,宗馥莉预计花费5.73亿港元买下上市公司中国糖果,此后,中国糖果股价一路暴涨。然而三个月后,该收购要约失效,股价也大幅下跌。宗馥莉在资本市场的首战最终以失败告终,成为了“吃糖果”失败的娃哈哈公主。

曾被派去“辅佐”宗馥莉的元老周九铭这样评价她,“她也很焦虑,她在宏胜做得再好,大家还是觉得她是大雨伞下保护着的一把小雨伞。”

这些年宗馥莉一直在证明自己的路上,可是留给她历练的时间还能有多久?

而对于接班,宗馥莉倒显得有些“叛逆”,甚至不怎么感兴趣,“对我来说,我不想做个继承者。为什么一定要继承呢?我不想去继承一家公司,但是我可以去拥有它。如果我做得成功,我希望能够去并购娃哈哈。那就是一种拥有,不是继承,对吗?”

2017年11月18日,在娃哈哈30周年的庆典上,彼时72岁的宗庆后一改此前多年“坚决不上市,娃哈哈不差钱”的态度称:上市以后能加快企业发展,在适当时候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

外界分析认为,娃哈哈突然要上市的两大原因:“一则流年不利,业绩止不住下滑,需要通过上市提振信心;二则家族企业接班不易,须通过上市变革管理模式,从而避免企业震荡。”

或许对现在的宗庆后来说,比起“延续自己的梦把娃哈哈打造成一家百年老店”这件事,谁来当“续梦者”,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退居二线之前,他还需要完成娃哈哈这个饮料帝国“从产品到渠道再到接班人和公司架构的一系列工程”。

如今,宗庆后依旧辛劳。“每天晚上9点钟左右,宗庆后结束一天的会议和行程后,秘书或当地的手下都会把从系统里下载的汇报文件打印出来放到他面前。

一杯茶、一盒烟、一支笔,他会处理完当天所有的文件,或者签字同意,或者打回去,或者抄起手机拨回去询问细节。这项工作一般会持续到11点或凌晨,再由秘书扫描上传返回系统。第二天一早,娃哈哈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按照老板的批示开展工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