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巨星陨落!享年100岁

关注 | 巨星陨落!享年100岁
2024年05月16日 15:29 中国青年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号5月14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戴立信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13日12时2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

戴立信(资料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戴立信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父母逃难至上海祖父家。1947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47年10月参加工作。195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上世纪50年代,戴立信从事金霉素的提取和合成研究。1958年后,国家发展“两弹一星”的工作,戴立信参与组织全所骨干从事国防任务,出色完成了火箭推进剂和铀同位素分离用的氟油等工作。80年代中期,他以花甲之年开始了不对称合成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不对称合成又称手性合成,手性是指一个物体与它的镜像不重合,如人的双手,左手与互成镜像的右手不重合。如果某物体与其镜像不重叠,则被称为“手性的”。在天然药物中,绝大多数为手性药物,而在合成药物中也有近一半是手性的。

戴立信曾经感叹说:“以前世界市场的薄荷价格由中国人来决定,年成好的话,价格就便宜;年成不好,价格就贵。等到国外用不对称方法合成薄荷醇,价格就不完全由我们说了算。由此可以看出创新研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为此,戴立信拓展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手性合成。

戴立信和黄量院士共同主持的“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为“九五”重大项目,其研究成果开创了化学领域的新局面。戴立信率领他的科研团队,在十年不到的时间内取得不对称合成领域的多项重要成果,在国际化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戴院士坦诚低调,待人和蔼可亲,他一生奉行求实治学和豁达做人的原则。他一生“求是”,晚年还一直孜孜不倦从事最心爱的化学工作。他曾经说过:“时间的属性就是不可逆性,若是稍稍宽慰一下自己,这一生总算没有太多的偷懒。”

缅怀戴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