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到2030年锂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

内蒙古:到2030年锂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
2024年05月15日 13:18 一财网

布局一批碳酸锂/氢氧化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等重大项目。

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锂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其中提出,到2025年,初步构建全区锂产业链,锂精矿产能达到5万吨/年(折碳酸锂当量),磷酸铁锂正极材料52万吨/年,负极材料176.4万吨/年,电解液3万吨/年,隔膜15亿平方米/年,电池29GWh/年,锂产业链产值达到700亿元。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锂产业生态,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智能化绿色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建成国家重要的锂产业基地,锂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

加快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依托丰富的锂、碳等资源,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布局一批碳酸锂/氢氧化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等重大项目,构建较为完善的锂产业链,建设呼包鄂乌和锡盟锂产业基地,打造赤峰“绿色锂都”。加快赤峰、锡盟碳酸锂/氢氧化锂基地建设,增强锂产业发展原料保障。有序扩大负极材料规模,提升技术水平,保持全国规模领先优势。大力发展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等,补齐产业链短板。积极发展铜箔、铝箔、铝塑膜、极耳、钢壳、铝壳、盖帽、气凝胶、水性粘合剂等配套产业。

推进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龙头企业建设锂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提升数据采集、数据汇聚和数据质量管理等能力。研发应用锂产业物联网技术,实现人、机、物互联,支撑数据稳定可靠共享与交互。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推动企业开展基础网络、基础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改造,加快高端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等成熟技术应用尽用,实现全方位实时感知和数据采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围绕工艺指标优化、质量效率提升、安全环保低碳、供应链协同优化等重点场景,推动建设一批智能矿山、智能选厂、智能冶炼厂、智能加工厂等标杆企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与锂产业的融合应用,将生产技术、专业知识、经验积累等沉淀为行业机理模型,依托行业技术领军企业搭建覆盖全行业的人工智能赋能平台,探索构建锂产业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测试验证场景,加快设备运行、工艺参数、生产调度、质量管理、安全防控、经营决策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研发和应用推广,提升企业生产运行效率和决策智能化水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