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两个波伏瓦终于和解

在这本书中,两个波伏瓦终于和解
2024年04月19日 00:16 北京青年报

◎陈建新

“女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后来才变成女人。”即使没读过波伏瓦的书,也会被她的这句话打动。这句话的妙处,在于揭出“自然的她”与“社会的她”之间的冲突。波伏瓦似乎也深陷其中,她常常表现出令人困惑的矛盾性——倡导女权而不愿下场实践,在《第二性》中自称“我不是女权主义者”,晚年却成积极分子;反对女性气质,却一生优雅;拒绝婚姻,却对萨特不离不弃……

似乎有两个波伏瓦:一个是传统的、贴满女性标签的波伏瓦;另一个是革命的、充满激情的波伏瓦。读完《波伏瓦访谈录》,才知两个波伏瓦的和解点在哪里。

本书有三大特色:

首先,来自德国的采访者爱丽丝·施瓦泽也是一位女权主义者,被波伏瓦视为同道。

其次,五篇访谈跨度达10年(1972—1982),较完整地呈现了波伏瓦成熟期的思想。

其三,在访谈中,波伏瓦袒露了她对性、对衰老等的真实感受。她引用萨特的话,称老年是“无法真实感受的存在”,在别人眼中存在,自己却不觉得……其中沉痛,令人唏嘘。

书虽短,意味却长,必有读者会在《波伏瓦访谈录》中流连忘返。

为何成了女权主义者

读过《第二性》的读者知道,书中充满挑战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利亚克、加缪均撰文嘲讽,衍生出各种诛心之论:“因为你是女人,所以才会这么想”、“过于极端和激进”、“你对母亲怀有敌意!你大概自己生活不如意!不要因噎废食!”……

最让波伏瓦火冒三丈的是,人们坚信《第二性》的真正作者是萨特。

将对方污名化,就算完成了驳难——可哪本书,因作者是男人,才被写出来?诛心之论不需要常识,重要的是能契合集体刻板印象,能让大众沉浸在“我们是大多数,大多数就等于正确”的幻觉中。

其实,《第二性》时代的波伏瓦不是女权主义者。

原因之一,波伏瓦无法接受其中的部分主张,比如完全排斥男性创造的价值。她主张利用它们:“我们不能拒绝男性的世界,因为它就是整个世界,终归也是我们的世界。”

原因之二,波伏瓦当时认为,女性解放内涵在社会主义之中,实现后者,前者自动完成,不必单独进行。

面对访谈者,波伏瓦坦承:作为作家、大学教授,她有不错的收入,是所谓的知识分子,在她的圈子中,较少感受到性别烦恼。直到晚年,波伏瓦了解到更多案例,感到触目惊心,深感行动的必要。此外,她渐渐意识到,不改变人,女性无法得到真正解放——因为女性身份不是阶级,而是种姓,一旦拥有,终生无法更改,只能一直付出代价。

“消灭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消灭了父权制”、“女性如果真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波伏瓦转向了行动派。

“女性气质”不只属于女性

与许多女权主义者不同,波伏瓦一直是优雅、美丽且安静的,被认为拥有“女性气质”。但波伏瓦对这个词深恶痛绝。

在践行“女性气质”的同时,波伏瓦意识到,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遭受压迫的结果”,“女性化”是被塑造的,而不是天生的。波伏瓦对“让女人更像女人”式的呼唤充满鄙夷:“不应把女性天性看作一种价值:不应认为,女性身体会赋予我们一种看世界的新视角,那将是可笑和荒谬的。如此看问题的女性又陷入非理性、神秘主义、宇宙万物一体的观念中。”

人是社会动物,在每个人的发展中,自然只起到“微不足道的作用”,对“女人味”的赞美,往往是为了让女人远离知识和权力。

作为标签,“女性气质”的可怕之处在于:掩盖了每个人既有男人的一面,也有女人的一面的事实,将多元的人简化成只有唯一的社会性别。事实是,有女人心思的男人,和有男人心思的女人,才是真实而完美的。

施瓦泽意识到,波伏瓦一直想兼而有之。她给情人阿尔格伦的信中写道:“生活中的一切我都想要。我想是女人,也想是男人,想有很多朋友,也想一个人独处,想工作和写出很棒的书,也想旅行和享乐,想只为自己活着,又不想只为自己活着……”

波伏瓦在实践中接受“女性气质”,因为那是她的一部分,男性也可以学习并拥有它。

拒绝婚姻却对萨特不离不弃

波伏瓦反对婚姻,反对将女性简化为母亲,面对“赞美母亲”的声音,她讽刺道:“既然不能赞美女人刷锅洗碗是美的,那就赞美做母亲是美的。”

可波伏瓦却和萨特一生相伴,而且很像传统婚姻中的妻子,一直在照料萨特,帮他做家务。因为萨特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煎蛋。

为保护各自的空间,二人常在同一幢楼里分别租两个房间,用互相串门的方式维持交往。萨特会告诉波伏瓦,他有了新情人,并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有时波伏瓦也会这样告诉萨特。但谁也无法替代他们二者的关系——他们一生没结婚,却将彼此的关系视为最重要的关系。

波伏瓦没钱时,萨特“养”了她三四年;萨特没钱时,就会去花波伏瓦的钱。

在访谈中,波伏瓦说:“我和萨特是一种基于智识,而非婚姻制度、家庭或别的什么的关系,因此我从来就不想要孩子。我不太想要一个萨特的复制品——对我来说,有他足矣!我也不想要一个自己的复制品,有我自己就足够了。”

在书中,波伏瓦写道:“我最重要的作品是我的生活。我一生最不寻常的经历是与萨特相遇。”

波伏瓦所渴望的婚姻,是彼此成为兄弟姐妹,性别差距被完全忽略。作为作者之一的施瓦泽却意识到,波伏瓦真正想找的是一个像自己的人,恰好萨特出现了,让波伏瓦发现了自己“孪生的”男版——萨特是波伏瓦的另一面,是那个被男权社会剥夺的她的另一面。

波伏瓦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正是持续的冲突与融合,使她的魅力无可替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