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20年GDP亚军,能笑傲四川了吗?|四川经济副中心争霸系列①

绵阳:20年GDP亚军,能笑傲四川了吗?|四川经济副中心争霸系列①
2018年07月23日 07:48 李氏立青

川渝横贯线出品  文/李不是

四川正在改变区域经济格局!

成都一城独大的局面被主动提及,“一干多支”成为四川全新主张。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明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四川自然意识到,偌大的四川,只有一个成都显然不行,但是,谁又能成为经济副中心呢?

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城市一同站在了起跑线上,打响七雄争霸之旅。事实上,七个城市相互间并无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谁都有可能享此殊荣,因此,四川省一级层面提到,“不指定,让大家靠实力说话”。

此举自然是鼓励竞争上岗之意,未来,四川经济副中心可能不只一个,当然也不可能全是,二三个的可能性最大,这一点,四川省一级层面也已口头提出。

七雄争霸,各自都有何本领?今天,川渝横贯线推出四川经济副中心争霸系列之首篇——绵阳篇。

01  经济体量PK

20年来稳居第二,12年前定下“小目标”

“几个区域经济中心都有潜力,我觉得绵阳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最有潜力”。

在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讨论小组中,绵阳市委书记、市长刘超当仁不让,直言绵阳才是最具竞争力的城市。

刘超说这话是有底气的,所谓经济副中心,关键词还是经济。正如省委书记彭清华所言,“相信过几年努力,一定能够形成几个经济总量3000亿元到5000亿元左右的城市。到时候,我们会敲锣打鼓把副中心的桂冠给你戴上。”

彭清华所提及的,最关键的数据仍然是经济数据。而这一点,恰恰是绵阳最大的优势。

根据川渝横贯线统计,绵阳已至少20年长期稳居四川省各市(州)GDP第二的位置。自1998年至2017年,绵阳一路坚挺,立于除成都之外的不败之地。

(川渝横贯线耗费大量时间统计制图,此处值100个赞)

除去一城独大摇摇领先的成都外,从图中可以看出:

1:绵阳、德阳、宜宾、达州、南充、泸州、乐山基本同处第二梯队,相互间GDP相差并不算大,总量也不高。绵阳直到2017年,才成为这七城之中首个破2000亿GDP的城市。

2:靠前城市,排名一直稳定,绵阳始终第二,德阳第三,宜宾第四(1998年被达州超越过一次)。后四名的排名中,近9年来,南充反超达州排名第五。第六至第八的排名中,则已出现不稳定的状态,达州、南充、泸州、乐山、凉山、自贡各有不同年份的胜出。

因此,在坚挺的数据面前,绵阳市委书记、市长刘超的确可以挺直了腰杆说出那番话来的。

而事实上,绵阳并非今日才有此雄心,其实早在12年前就定下了“小目标”。在2006年编制完成的《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初步方案)中,绵阳的定位就有了“四川副中心城市”说法。

彼时,绵阳在《规划》中被定位为:中国科技城、西部制造业基地、四川副中心城市。“四川副中心城市”首次出现在绵阳城市规划中。

这几年来,绵阳要做“四川副中心城市”的声音也始终未休止过。除了上述提到的全会讨论小组中,绵阳力表要争夺副中心之位外,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5月,绵阳市委常委会会议,各级领导学习讨论了绵阳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排头兵的问题。

02 发展潜力PK

虽难被反超,但也不能笑傲江湖

上述已分析到,绵阳已经连续20年稳居GDP第二,且是七雄争霸中首个突破2000亿GDP的城市。此外,绵阳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17年,绵阳GDP增速9.1%,比全省平均水平8.1%高出了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四川省第一。

2018年,绵阳定下的增速目标为9.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以上,依旧处于高速阶段。

一般观点认为,一个副中心城市,GDP不低于2500亿元(2016年标准)。但具体是多少,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定,比如太原,2017年经济体量才3000多亿元,全省经济副中心显然要大幅低于3000亿元。

而四川经济副中心,按照省一级层面说法,形成几个经济体量3000亿元到5000亿元的城市后,会敲锣打鼓把“副中心”的桂冠给戴上。最新的四川省发改委回复是,经济体量为3000亿到4000亿左右。

若以3000亿元为门槛,再保持以9%的增速计算,绵阳还需要5年时间可突破3000亿元大关。时至2022年,可达3192.26亿元。当然,这是以始终保持9%的增速来计算的。

但与此同时,兄弟城市们同样在你追我赶。

尤其德阳,GDP紧随绵阳之后,虽然20年来从未超越,但相差并不大,2017年德阳GDP为1960.60亿元,且增速同样保持在9%的高速发展中。2018年,德阳将轻松突破2000亿元。宜宾2017年GDP为1847.23亿元,增速为8.8%。

若2018年继续这一速度,同样也将突破2000亿元这关。南充也咬得很紧,2017年GDP为1827.94亿元。再往下的泸州、达州、乐山则相对掉落一个层级,处于1500亿元档位。

当然,绵阳还具备着诸多独特优势,比如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在《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7)》中,绵阳成为西部唯一一个进入全国创新投入指数前10位的非省份城市。

此外,绵阳还拥有著名的电子产业巨头长虹、九洲等。绵阳的第三产业也是七个城市中最发达的,2017年其第三产业比例达45.5%,德阳为40.3%,宜宾为37.3%。

绵阳的进出口数据也相对漂亮,2010至2016年来处于增长阶段,2016年进出口总额达17.68亿美元,超过德阳的17.6亿美元,成为七座城市进出口数据中的老大。

综合来看来看,德阳、宜宾以及其他后来者,在经济数据上或难一时超越。但也并非不可能,毕竟彼此差距并不远,在未来至少还需5年达3000亿元GDP大关的时间里,应该说,至少德阳、宜宾、南充拥有更乐观的追击机会。

倘若上述算法再换一下,经济体量更换到3000亿元至5000亿元中的任意数字的话,对于追击者来说,则具备了更为充分的时间。

绵阳暂时还难以在七座城市中一骑绝尘,笑傲江湖。

03  软实力PK

高校数量第一,人才储备强

任何城市之间的PK,软实力都不容忽视,拥有强大软实力的,想方设法将其转变成经济发展的动力,缺乏软实力的城市,则想法设法引进软实力。

比如武汉和西安,拥有雄厚的高校资源,大学生人才储备如何留住,并吸引到本地经济发展浪潮中,是两地政府着重发力的一点。而缺乏高校的深圳,则耗费巨额资金引进高校资源,以储备城市发展所需人才力量。

在争夺四川省经济副中心的七个城市中,截至2016年,绵阳一共有10所高校,位居第一,领先第二名德阳4所高校,较其他城市更是遥遥领先。

2016年,绵阳在校大学生接近13万,为绵阳这座定位为国家科技城的城市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此外,绵阳的中学力量也较强。多所中学在全国享有盛名,比如绵阳中学,2005年入选“首届中国百强中学”,连续6年获得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称号,连续多年获得北京大学“博雅计划”资格。2016年,绵阳中学成为清华大学“清华学堂”项目全国特选首批学校。

再比如绵阳南山中学,是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被清华大学确定为“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2016年还荣膺“”中国高中教育50强的荣誉称号。

中学尤其大学教育的软实力,会成为绵阳一道隐形的加分项。

04  地理位置

距离成都太近,并不适宜发展副中心

绵阳拥有众多优势,上述均已看到。但也必须正视一点,即绵阳所处位置相对尴尬。

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较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

但绵阳与成都距离仅仅100公里左右,属于成都平原经济区范围。德阳则更近了,距离成都市中心为60公里左右,这和北京密云区到北京市中心的距离差不多,属于通勤范围内。如今已开通的成绵乐城际铁路,让德阳与成都的距离,最快时缩短至23分钟。

如此,成都的虹吸效应依旧非常明显,绵阳周边仍然处于成都的经济辐射范围内。绵阳起到的辐射作用有限。德阳更是直接划入环成都经济圈,更不具备经济辐射带动作用。

因此,民间以及诸多业内人士,并不倾向于将副中心建在绵阳。而事实上,经济实力强却又未能设为副中心的城市很多。

比如,泉州2017年经济总量为7548.01亿,比福建省会城市福州的经济总量7104.02要高,比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厦门4351.18亿元也要高。但事实上,福州和厦门构成了福建省的经济双核。泉州的经济总量虽然超过厦门,但由于两个城市距离很近,无法将泉州作为副中心。

再比如,广东佛山2017年GDP仅排深圳和广州之后,但由于其距离广州仅仅20多公里,地理位置同样尴尬,属于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内。

因此,2017年12月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以广州、深圳为主中心,珠海、汕头、湛江为副中心,构建“双核多心”功能等级体系。

广东茂名经济总量也是超过湛江的,但是茂名主要是发展石化产业,而湛江的海洋发展区位优势更好,所以从海洋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湛江更适合做全省副中心,类似的还有汕头和珠海。

绵阳,能否最终晋级经济副中心,或许四川还会多方面考量。晋级,绵阳欢喜,未能晋级,绵阳亦无需忧愁,毕竟始终处于与成都“日月同辉”的距离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一个经济副中心的帽子,面子上好看些罢了,真正要发展壮大,没有这顶帽子同样可以笑傲江湖。

关注城市发展也是关注你自己▼

「川渝横贯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