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17年,这位清华学霸要去IPO敲钟:一年创收超20亿

创业17年,这位清华学霸要去IPO敲钟:一年创收超20亿
2021年01月15日 21:29 路演时刻

小时候和父亲摆地摊,保送清华又走出国门,从“跑龙套”到成为“技术大拿”,回国创业后把公司送上科创板,赵立新走出了他的开挂人生。

近日,GalaxyCore Inc.(即格科微有限公司,下称格科微)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98次审议会议中,首发上市获通过。成为继中芯国际、芯原微电子、寒武纪之后,又一家登上科创板的半导体巨头。

格科微从PC camera起步,到进军手机领域,借助中国手机快速成长的一波浪潮,迅速占领市场。多年来,格科微一直在国内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出货量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在创业成功后,赵立新在回忆创业路时曾笑谈:“我这个人运气好,就是一直读书,出国学习技术、回国创业、同学资助,都比较顺利。”

回国创业,遇到“史上好同学”

赵立新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家里有四个孩子,父亲身体不好,很早就下岗了。小时候家里生活很艰辛,他和父亲一起摆过地摊;还和父亲一起给人家组装过自行车。

虽然家境贫穷,但赵立新自小成绩优异,在高中的时候获得了全国物理、化学竞赛奖项,并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创新发明一等奖,因而后来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后来又攻读了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硕士学位,是个没有争议的学霸。

毕业后,赵立新开启了海外就职生涯。他先后在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公司、美国ESS公司、UT斯达康从事传感器相关工作。“我在做传感器设计时,其实是跑龙套的。先做QA、TEST、DESIGN,在ESS的3年很少有时间做设计,真正做设计是在UT斯达康,对测试、软件、电路设计、工艺都有所了解。”赵立新总结了国外的职业历程。

2003年,和大多数海归一样,赵立新选择回国创业,彼时他判断未来传感器领域一定有发展前景,且已经获得了多项高端图像传感器领域专利。

回国后,赵立新一开始选择做高端图像传感器设计,但后来发现市场、资金等环节都不具备条件,他只能从低端做起,“创业公司没有多少选择。”

赵立新在初期曾如此规划格科微的发展:先做工艺,再把技术做好,之后做产品。从技术的源头做到市场,这并不符合商业逻辑,赵立新也承认,“当时有些疯狂,唐吉柯德式的。”这样的想法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注定无法孕育出结果。

实际上,格科微并不是第一家做图像传感器的公司,早在1999年就有人在做,由于晶圆工厂条件不成熟,国内的电脑和手机都在几年后才开始有了摄像的应用,这些公司后来均走向衰败。

虽然起步就遭遇波折,但运气也眷顾了赵立新。回国后他遇到了一位身家过亿的高中同学,这位同学毫不犹豫给他投资了200万美元,对于这件事,赵立新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200万美元也成为了赵立新的启动资金,2003年12月,格科微在上海正式成立。

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占有率全球第二

致力于用“芯”看世界,格科微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资料显示,格科微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主要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公司生产的产品是摄像头模组的核心元器件,常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并与舜宇光学、欧菲光、立景等多家领先的摄像头及显示模组厂商合作,将产品应用于三星、小米、OPPO等品牌。

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格科微独创了COM封装工艺,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格科微独创的COF-Like创新设计能够以传统COG工艺实现与COF工艺相媲美的高屏占比,具有突出的性价比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2019年,格科微CMOS图像传感器出货量达到13.1亿颗,占据全球20.7%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1300万像素及以下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出货量达到12.0亿颗,占据全球31.2%的市场份额;公司LCD驱动芯片出货量达到4.2亿颗,占据中国9.6%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的供应商中位列第二,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招股书显示,2017年度至2020年1-3月,格科微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9.67亿元、21.93亿元、36.9亿元、12.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1.7万元、5亿元、3.59亿元、1.9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则分别为12.66%、9.83%、9.68%、5.39%。

此次格科微计划通过IPO募集69.9亿元的资金,其中的63.8亿元将用于建设12英寸CIS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而此次募投项目也被市场认为是格科微冲击高端市场的举措之一。格科微方面称,拟建设12英寸晶圆制造中试线,能减少在高阶产品工艺研发环节对晶圆代工厂的依赖,缩短公司在高像素产品上的工艺研发时间,提升公司的研发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兴建12英寸的晶圆厂也将意味着格科微由原来的Fabless模式向Fab-Lite模式转变,并表示"相比于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难度更大,面临的风险也更大”。

格科微对此也有提示,项目在短期内难以完全产生效益,而投资项目产生的折旧摊销费用、人力成本等短期内会大幅增加,公司经营会受到一定影响。

明星资本一路加持

不管怎样,头顶芯片股概念光环,让格科微在上市之前就备受市场关注。

创立至今,格科微经历多轮融资,背后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旗下子基金聚源聚芯、华登、三星风险投资公司(SVIC)、华虹系、红杉资本、常春藤资本、信虹投资、联讯创投等。

在上述投资方中,需要重点一提的是常春藤资本的创始合伙人付磊。

时间回到2003年,格科微还未成立之前,赵立新曾经找到时任Pond Ventures合伙人的付磊,想请他一起在硅谷创业。不过,付磊当时认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一定会向中国转移,于是说服了赵立新,回国创业。实际上,两个人的结缘不止于此。次年1月,上海常春藤投资有限公司(常春藤资本前身)投资格科微15万美元;2006年9月,上海常春藤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格科微A轮融资;2019年12月,常春藤资本又参与格科微A-2轮融资。

“一般在美国投一家芯片公司要投几千万美元,格科总共才几百万,这个回报率就很高,也是为什么芯片产业要往中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谈及投资格科微时,付磊曾表示。

时至今日,格科微年收入已超过20亿元,成为国产CMOS与LCD驱动芯片龙头,也在科创板成功过会,常春藤资本17年陪跑实属不易。

除此之外,在格科微股权结构中,也不乏知名企业的身影。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时,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持股的小米长江,持有格科微0.95%的发行前股份。TCL集团旗下的深圳TCL持股比例为0.48%。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5.09%份额的聚源聚芯,本次发行前的持股比例为0.64%。

众多明星资本一路加持,赌的或许是国内半导体企业,能否摆脱芯片“卡脖子”的窘境。

当前,格科微仍面临着在中高端市场缺位,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困局。一直以来,在图像传感器市场,索尼占据高端市场,市场份额也最大,三星(Samsung)和 OV(豪威科技)保持着强有力的竞争实力。与以上几家国际大公司相比,已迈向IPO的格科微显然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