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的艺术

《芭比》的主演玛格特·罗比在一次采访中如此阐述对于电影预告片的看法:

“预告片一定要有神秘感。我讨厌那些把整部电影浓缩到两分钟的预告片。每个人都会说,它的信息量非常高,当然是这样,因为你给了别人整部电影。”

如果为罗比的发言做个总结,它的核心在于“取悦于人”,徐皓峰也说,“追求取悦于人,是衰败之兆”。在娱乐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影业为了吸引观众,似乎充满了危机感,恨不得把最具营销潜力的镜头一股脑地堆进预告片中去,其实这恰恰是忽视了自身长项,在捡芝麻丢西瓜。

一部To C的产品越是糟糕,越是需要依靠营销手段“坑蒙拐骗”。于是,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便经常会遭遇这样的情况,先被某部电影的预告片成功吸进影院,继而在观影过后收获大上其当的郁闷。

这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显而易见,它在我们这个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社会,其特征无疑更为典型。毕竟外国电影的基本情况,是正片等于预告;而国内电影的惯常处境,则是正片低于预告。

坏的预告片就像渣男,它承诺很多,后续兑现的却极少,食言而肥也是常事。而好的预告片恰恰相反,其精髓往往隐而不发,富有“转轴拨弦三两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纵深。

这样的预告片,要在有限的几分钟时长内,既不澄明电影主题,也不理顺剧情脉络,却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遐想。一方面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实现“窥一斑而未能见全豹”的效果。

罗比提到的预告片理应具备的“神秘感”,和一篇合格的评论应当恪守的原则,其内核在某种程度上是高度一致的。只是在这么一个浮躁的时代,“合格”的标准越来越低,在世人眼里也愈发不重要,因为它往往阻碍圈钱。

例如我坚持认为,一个合格的影评是不该对所推荐的内容做剧透的,而是应该把重心放在拓展思路和发散兴致上,既要告诉大家这部电影好不好,值不值得看,属于谁会喜欢的类型,又能对片中涉及悬念的环节守口如瓶,主打一个克制。

但市面上大部分的影评,不仅有剧透,而且从头到尾、从主题到细节,几乎涵盖了推荐内容的全部剧情。

原本想看电影的观众,会觉得自己已经看过了,于是消除了购票冲动;还有一些观众,则存在被剧透者的主观思路误导的可能性,第一印象被覆盖了,是很难抹除的。

但无论是基于哪一种情形,目标受众都可能与一部诚意之作失之交臂。本身推荐的行为是为了促导消费,可在实践中却愈发沦为观影的绊脚石。

虽然糟糕的典型很多,但正面案例也不是没有,而这里的言下之意,则有如下三层。

其一,预告片足具神秘感,窥一斑而不足以见全豹。

其二,预告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事前观之引人入胜,事后品之独立成章。

其三,正片比预告更佳,否则引子便没有回头独论的必要。

国产电影预告片里同时满足这三点的,我印象中近年有这样的例子。

一个是2019年的电影《八佰》(实际上映是在2020年)。

这部电影是2019年为止中国内地电影的巅峰之作,它在专业性(电影艺术)、商业性(市场票房)、社会性(横向影响)、时间性(影史地位)这四个维度集中体现出的品质,至今没有本土电影能够超越,未来十年应该也不会有。

作为一部大制作的工业电影,《八佰》在各个产品环节都体现出了高标准,预告片当然也不例外。包括那英与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主题曲《苏州河》在内,《八佰》前后放出了多个预告片,随着电影正式上映日期的临近,预告片与正片的内容相关性也不断增强,具备视觉冲击力的大场景也越多。

《八佰》一众预告片的质量都很不错,其中我认为最高级的,却是影片最先放出的“先行版”预告。这版预告片不仅大场面最少、主题最模糊、视觉刺激最弱,加上上线日期距离电影实际公映日期也最远,当然也最容易被观众所忽略。

这版1分49秒的预告里几乎看不到剧情,也几乎没有台词,既无法预知走向,又无从揣度视野,却凸显了整部电影的美学概念与风格。

这一点很像《漫长的季节》里的蒋奇明,为什么这个演员的表现力给予所有观众深刻印象,因为他所饰演的傅卫军是个聋哑人,在剧中一句话都不能讲,完全得靠表演者的肢体和神态来诠释角色。一个不能讲台词的演员,还能把人物层次表现得非常复杂,这是极具功力的。

同样的情形也体现在《八佰》的先行版预告里,这也是近年我看过的最具国际质感的国产电影预告,甚至好过很多好莱坞电影的预告片。看似安静却充满张力,有一触即发的紧张,有暗流涌动的焦灼,也有动静转换的爆裂,由内而外地呈现出一种厚积薄发的气质,如同海平面露出的冰山一角。

虽然基调从始至终都在克制,却不难看出要引出的内容格局极大、气氛极佳、完成度极高。

预告片里的分镜虽然无法交代以上问题,却又布满了悬念:

 一、从外地奔赴上海参战的保安团穿过郊区一人多高的芦苇荡,远处背景板是硝烟弥漫的淞沪战场;

 二、一个报童骑着自行车一边横向穿过,一边望着河对面的大楼,引出在四行仓库背面注视战斗默哀的无数市民;

 三、守军在探照灯下进入仓库的远景,看不清任何一张脸,一个近景的背影,布帽,后背有一把当时中国军队标志性的红绸大刀;

 四、谢晋元的念白:“这边是天堂,那这边就是地狱。”一个华丽的转场,揭示苏州河两岸租界和华界境况的悬殊对立;

 五、一组蒙太奇的战地镜头:一晃而过的日军庆祝,夜幕下的行刑(正片揭示是国军督战队枪毙逃兵),望远镜视角下的仓库攻防,被虐杀并高高吊起的战俘,日军小队突入二楼与守军对射;

 六、又是一个华丽的转场:仓库内景,两个士兵在肉搏中落水,等到视角再次浮出水面,镜头已经来到仓库外,另外的人物,面对着夜幕下岸边欢呼的人群;

 七、气氛陡燃,市民踊跃募捐,志愿者挥舞着旗帜;

 八、成群结队快速移动的守军,和栅栏背后招手的租界群众。

看过这些细碎的展示,再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作为观众一定会好奇:正片对于淞沪会战的还原比重究竟如何,主人公会以什么样的路径展开叙事,后续重头戏的场面到底会有多大,结尾又将如何收场?

但这些疑惑在观影之前皆无从得知。所以,对于合格的预告片来说,第一是悬念,第二还是悬念,悬念高于一切。这就是这部先行版的预告片所做到的。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国产电影预告片,则是冯小刚2017年的电影《芳华》。

《芳华》也有多个预告片,最好的是“终极版”。

这一部2分37秒的预告,因为有大量的台词和存在相对逻辑的剧情,因此无需我再详加描述,不过两部预告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艺术感染力非常强。

《芳华》的这版预告由于有大量战争场面的特写,因此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血量很足”,但只有血腥,不足以吸引全年龄层、性别层的观众。而且在影片上映前,哪怕只看简介,观众也不难得知,冯小刚拍的是部队文工团的往事,换句话说,《芳华》是一部带有战争元素的剧情片,并不是一部纯粹的战争片。

但这版预告之所以巧妙,是在于它把两个看似无关又反差极大的主题进行了高密度的粘合:一个是残酷的战争,一个是美好的爱情,一个是战场上的血肉横飞,一个是舞台上的花团锦簇。于是,姑娘们在文艺表演中精心编排的战斗场景,与小伙子们在越南前线脑浆迸裂、断臂残肢的惨状,有了虚实相生的对应感。

《芳华》如果只有战争元素,或是只有爱情元素,它都算不上是一部杰作。而当这两个元素交相辉映,无需煽情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就像克里斯汀·汉娜《夜莺》里的那句话——

“在爱情中,我们会明白自己想成为谁;而在战争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是谁。”

而这部预告片确实也能传递出这样的效果。

除了舞鞋与弹药、至柔与至刚、盛放与凋零的极致拉扯,《芳华》的终极版预告里还有一层意味很玄妙,就是片头的女声独白。

场景是文工团解散前夕,大家在礼堂喝得酩酊大醉,萧穗子在人群中头一个醒来,天蒙蒙亮,氛围阴沉不已,如有她行将失落的心情,有如这批人行将失散的命运。

“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他们老去的样子。他们都芳华已逝,面目全非。”

这个令人伤感的构图,也诠释了电影首先是影像的艺术,它的叙事重要,但视觉语言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电影就变成了传统的电视剧。

唯有呈现美感的天赋,以及构造美感的技术,才是艺术创作真正的护城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