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每个中国人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

房子:每个中国人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
2024年05月14日 07:48 观察者网

这是一张展现近期美国校园挺巴抗议的漫画,作者是漫画家房子。画作发布后,很快获得了大量外国网友的转发,甚至有评论称“中国人制作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美国宣传作品之一”。

这幅画作是怎么被创作出来的?为什么选用了自由女神这个形象?这类漫画如何获得外国网友的认可?日常创作中又遇到过哪些困难?

围绕这些问题,观察者网和房子进行了一次对话。

观察者网:你是在什么样的机缘下,出于什么考虑创作的这幅漫画?

房子:美国各大高校学生最近反战活动愈演愈烈,当“美丽的风景线”出现在美国校园、街头的时候,美国执法机关采取暴力驱散示威游行,让全世界都感到震惊,也看到了美国“双标”的一面。

我看了海外帝吧网友提供的一些报道,发现现实的确很讽刺,明明是美国自己人权问题严重,反而倒打中国一耙。美国各州政府的处理,就很能反映美国的人权问题。突然有了灵感,“新自由女神”就在我脑中有了最初雏形。

美国大学校园抗议现场图

观察者网:你们是如何策划的?

房子:在确定开始制作漫画后,我们便求助海外帝吧网友,在社交媒体搜寻相关新闻,基于美国校园游行实际现场,我们决定采用具有美国标志性的自由女神像作为蓝本。

观察者网:这幅漫画有什么寓意?为什么想到自由女神?为什么叫“新自由女神”?

房子:漫画不能凭空创作。要基于现实,高于现实。

一个多世纪以来,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代表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标志。对成千上万移民美国的人来说,自由女神是摆脱贫困和摆脱压迫的美国梦,自由女神像也早已成了美国的象征。

而我们制作和发布的漫画称为《新自由女神》,想提示大众:美国各州政府的暴力执法部门,是在践踏美国人民引以为傲的民主和自由精神。

观察者网:我们看到,画中的女孩在哭泣,而逮捕她的警察面色严肃甚至凶恶,这是一种有意为之的对比吗?

房子:对,这是一种创作手法,和我绘画创作理念有关。我认为好的漫画要基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这种强烈视觉对比,可以让表达的思想或主题更突出,形成视觉震撼和心灵冲击,引发大家的共情和思考。

观察者网:你是独立作画的吗?有没有受到过什么帮助或指导?

房子:漫画都是独立制作的,在制作漫画之前我会查阅相关资料和收集互联网对于事件的评论,也会和小伙伴们进行头脑风暴,争取创作充满各种元素的作品。

观察者网:漫画发表后,你有没有关注到全球网友的反应?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

房子:作品发布几小时后,在英文区突然流量开始暴涨,首发单天就达到了200多万浏览量,其中一些评论让我印象深刻:

这才是他们禁止TikTok的真正原因。我们有些人只会看西方的宣传,这作品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东西。

这是西方言论自由的终结,西方一直在掩盖加沙战争罪行,如今,西方开始镇压任何拒绝承认这些反人类罪的人。

真心相信美国和中国公民会相处的很好,只是我们的政府是由一些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人组成的。

我仍不明白中国人是如何制作出有史以来最好的美国宣传作品之一的,自由女神像因遭受警察暴力而落泪。

相关网友反应截图

观察者网:你们采取了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在什么样的群体里进行传播?

房子:作品完成后发文,通过海外帝吧网友以及其他小伙伴声援之后,然后就是网络上网友们自由延伸扩散。

观察者网:画家跟帝吧是什么关系?

房子:多年前,我看到了海外帝吧的身影,于是了解了帝吧一些基本情况,尝试与他们沟通,在创作漫画上,我们一起探讨、分享心得,亦师亦友,共同进步。

观察者网:为什么会想到联系帝吧,你认为帝吧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房子:在我看来,帝吧坚守在舆论阵地的第一线,坚持爱国、理性、文明、求真,团结“帝吧”网友、旗帜鲜明地为国发声,揭露西方敌对势力的丑陋行径,在舆论战场上冲锋陷阵,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观察者网:你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很多揭露美国霸权、西方黑暗面以及表达爱国感情的画作,同类主题,国内的乌合麒麟也比较受欢迎和有影响。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下你的个人经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作立场?

房子:我是中国人,有家国天下观,爱国立场是鲜明的,创作立场更多是基于我国立场出发。

我在海外平台这几年,亲身感受到西方媒体对我们的不公正和偏见。这种经历,反而促使我想去抗争、去表达。

当我第一次看到乌合麒麟的作品,真被震撼到了。我看到了一种“图像穿透各国语言屏障”的力量,于是我慢慢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乌合麒麟是我的启蒙,更是我的榜样。

房子的作品:去你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左)、美国言论自由(右)

观察者网:创作这些画作,对你来说最大的困难在哪里?是选题上、创意上或者制作上,还是有其他绘画以外的因素干扰?

房子:这类漫画创作,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中西文化隔阂。在西方平台,很多段子或梗图,西方人都能秒懂,收获巨大流量与反响,而我们经常无法理解。反之也是,中国流行的梗图,在西方无法被理解。

我在创作时,从传播的角度,如果想让作品在西方有受众有反响,就必须去学习去融入,用他们看得懂的表达,能接受的比喻,会喜欢的梗,去表达我的观点。这一直是我在求进的方向。

观察者网:如何看待这些画作带来的影响力?是你所期待的吗?或者你希望的目标是什么?

房子:我很小人物心态的。每次发布作品后,看到被人喜欢就偷偷窃喜,看到高质量指正会认真反思,看到低级谩骂也会藐视。

所以,这些画作所带来的各种反馈都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能够通过作品,让更多西方的人,看到普通中国人对世界政治的看法,努力争取一点点话语权。

观察者网:随着90后、00后一代的成长,他们对西方的认识有一个祛魅的过程,但有时也会被外界解读为“民族主义”。你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注意平衡这一点吗?如何做到真实、客观又带有感情的表达?

房子:民族主义属于一种集体价值叙事,90后、00后对西方认识的祛魅过程,对国家和民族有了更高的亲和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家国情怀”、一种对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自信,外界尤其是西方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我们的民族主义并没有想着怎么侵略、伤害他国,更多的只是对自己的加油鼓劲,建立四个自信。其实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希望咱们国内的新闻媒体要自信一点。

要说清楚这个,请允许我提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是有立场的,强调了新闻的阶级性、立场性和社会功能。讽刺漫画某种意义上就像新闻时评,是可以代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所以,我不会纠结绝对的客观性,更多的是思考阶级性和立场性,以相对客观的事实为基础,加上情感的表达,去争取观者共鸣。

房子作品

观察者网:我们注意到你的社交媒体封面是“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个人简介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能不能解释下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房子:这是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几年,外网越发恶劣的舆论环境中,每每读起这话,都能让我从中获得勇气。我就算如萤火一般又何惧,会写的写,能画的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第二句“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除了字面意思,更多的是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也是代表了中国人形象的一个小窗口。做不到为国家争光,起码不能丢人嘛。

观察者网:在4月25日你在“X”平台发了一篇帖子说,账号被冻结,也感受到了各种挫败。我们知道这里批驳西方,宣扬中国的信息,在国外平台上经常会遭到限流甚至封杀,你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吗?

房子:是啊。在“X”平台上,我已经被冻结过4次账号了。以前我真以为西方有政治观点自由,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被封号让我感觉挫败的主要原因,是一次次封号,让我被困在传播的同温层。每个账号发布了很多漫画作品,慢慢积累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粉丝。因为中西文化隔阂,这些粉丝都是我视为宝贵的传播资源。每次被封重新再来,西方粉丝是很难再找到我的了。这样一次次重来,我就被困在观点相同的小范围传播层。

观察者网:接下来还有哪些创作计划?

房子:具体的创作计划真没有。但是,新的AI绘图技术日新月异,让我感觉,可以尝试探索更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这可能是我自己提升的一个方向。同时,AI绘图技术的便利性,让我看到更多普通人参与到创作的可能。我想借着这次问答,呼吁更多人也来尝试创作,为我们的国家发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