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挤完“水分”的天津,为什么火得停不下来?

刚刚挤完“水分”的天津,为什么火得停不下来?
2018年05月24日 07:41 杨国英观察

文/吴亚洲 国英观察专栏作者

天津急了。刚刚挤完“水分”的天津,火了。

5月23日,天津“人才新政”出台满一周,“落户行情”火爆依旧——自从这个被称为“0门槛落户”的人才新政推出已来,天津就成了这一轮城市抢人大戏的绝对焦点,据说有数十万人挤爆了天津的大门。由于实在太火爆,天津不得不一再调整政策,持续收紧落户的口子。

口子在收紧,不假,但相比年初的天津租房落户政策,政策无疑是大大地加码了。而且天津也同时表示:不会朝令夕改!

这是被逼的。最近,网友格外热衷于替各个城市夸张的落户新政打嘴炮,而实干的天津,恐怕无暇于此——2月28日,天津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天津全市常住人口总量较上年减少5.25万人。

其实,从2013年以来,天津的常驻人口增量都在逐渐减少,2016年,天津常住人口的增量,相比上一年几乎腰斩,照这个滑坡趋势,2017年常住人口的负增长如果不加遏制,很难想象2018年和未来几年的境况……

天津和很多量级相去不远的一、二线城市不同,在人口增长滑坡、继而走向负增长的断崖式处境的背后,实际上是“人口——经济——债务”一连串的剧烈波动下的连锁反应。

正因如此,天津的人口负增长有着深刻、短时间或许难以逆转的根因,而迅速从人口规模上止血,可以说是条件反射式的应急举措。

经济上,天津去年对GDP大幅度挤水分,一方面勇气可嘉,一方面忧从中来。在2016年还有9%的GDP增速的情况下,2017年天津GDP仅增长3.6%,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因此官方表示,“对天津来说,2018年是抢抓历史性窗口期,闯关口、度关山,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生死攸关的一年。”不过,今年一季度,天津的GDP阵痛还在持续,其增速刷新至1.9%的新低,依然位列全国倒数第一……

天津的GDP之忧背后,则是迫在眉睫的债务之忧。公开数据显示,天津政府债务规模逐年上升,2014年尚不到2500亿,2017年已上升到3424亿。这意味着天津政府的债务率已经达到83.4%,如果加上或有债务1420亿,其政府性债务率实际上已经突破警戒线,达到117.9%。

说曹操,曹操就到,在这一轮实体经济的债务违约潮中,在天津,是国企首当其冲——先是天津市政建设集团债务违约,涉及5亿资管计划,然后是天津国资委实控的天津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天房集团被揭还款困难,其1800亿的惊人负债,被外界称为借遍了“大半个金融圈”。

所以说,正是在经济需要“接盘”、“托底”的诉求之下,天津的“0门槛落户政策”虽然值得商榷、且一再微调,但却很难停得下来。而所谓经济“托底”,都知道立竿见影的行业是什么。

天津商品房开发投资增速(2015年到2017年)

要知道,在全国各地房地产行情整体热络的2017年,天津的楼市不温不火,房地产投资额则是负增长,同比下降2.9%;而今年一季度,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25.6%的情况下,虽然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腰斩,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却同比增长9.2%。

与此同时,在人才新政的刺激之下,有的楼盘每天24小时接待客户,一天内销售130多套房产,这是此前一个月也无法完成该销量。由此带来的经济托底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在经济托底效应之外,“人才新政”究竟能够给天津经济注入多少增长力、含金量?

乐观点说,需要时间检验,需要更多的产业政策“组合拳”;客观点说,当前的产业基础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尽管天津坐拥北京这个“门禁森严”的人才池,但很难想象,没有足够优质的产业基础,就能吸引到真正有意在天津落地生根的人才;更很难想象,如果不是真正的人才,在一时的“生意兴隆”之后,未来还可能被持续推高的房价该如何消化……靠那些格外关心下一代、盯着天津的“高考红利”来落户的购房者群体吗?

归根结底,其实是一个问题,政策既然有急就章之嫌,且存在南辕北辙的疏漏,如何防得住蜂拥落户者的心猿意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