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约克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8月30日,知名美妆品牌施华蔻的关联公司汉高股份有限公司(HNKG_p)新增两则行政处罚,处罚事由均为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合计罚款超7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超26万元,处罚单位均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9月14日,施华蔻因染发剂不合规再被罚54万元。
施华蔻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涉事产品相关批次均已下架,抽检不合格事件中所提及的标签未标示成分不会引起额外的安全风险。
在以往的化妆品抽检中,染发类产品一直都是重灾区。然而,伴随着染发产品市场的扩大,相关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各大美妆品牌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持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与服务。
屡犯屡罚
施华蔻品牌,尤其是旗下的染发剂产品在国内的认可度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丽人丽妆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施华蔻位列染发类目TOP 1。6月1日-6月16日,施华蔻天猫平台官方店、海外旗舰店共卖出超过43.8万盒染发剂。
汉高集团也曾对外表示,集团战略的关键支柱之一是通过成功的创新在市场上实现明显的差异化,从而推动今年上半年化妆品/美容用品基于怡然(Natural & Easy)和Palette品牌在染发剂市场的增长,获得了比新冠疫情之前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近日的染发剂事件引发关注后,施华蔻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施华蔻产品不合格事件,目前已依法解决,涉事产品相关批次均已下架。
此次抽检不合格事件发生于2020年9月,抽检不合格事件中所提及的标签未标示成分不会引起额外的安全风险,亦对最终染发效果没有影响。
然而汉高集团的染发剂风波并未就此平息,今年该公司已连续收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出的行政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超百万。
信用中国网显示,汉高股份有限公司因“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在七月和八月分别被没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1.06万元,并处三倍罚款33.18万元。”和“没收违法所得15.27万元,并处三倍罚款45.82万元”。
另外,根据天眼查显示,2018年至今,汉高目前累计共有5条行政处罚记录,罚款总金额高达约205万元。据公开资料显示,汉高股份有限公司已备案在册生产的产品有施华蔻、丝蕴、光明等化妆品品牌。
美发板块是拉动汉高集团业绩重要引擎之一。据最新财报,今年上半年汉高集团销售额为754.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其中,化妆品/美容用品业务部销售额增长了1.1%,达到139.86亿元。
汉高集团在财报中表示,销售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专业线业务的强劲复苏。在去年因疫情放缓增长之后,化妆品/美容用品业务部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市场亟待规范
实际上,染发剂行业的种种乱象,主要源于染发剂市场发展得不成熟。一方面,企业自身生产安全、责任意识浅薄,另一方面,相关法律不完善、不到位。
因此形成了国内染发剂市场国际大品牌、国内知名品牌与众多小品牌并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化学染发剂的投诉屡见不鲜,相关报道也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的健康和环保意识逐渐完善,迫切需要更加安全健康的植物染发剂。
植物染发剂的研发创新由此受到重视。包括欧莱雅、资生堂、高丝和爱茉莉太平洋等多家国际美妆巨头均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
除了植物成分染发产品受到欢迎之外,花王、施华蔻、爱茉莉等也凭借技术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ECdataway统计,2021天猫618期间,施华蔻、欧莱雅、花王位列染发类目品牌销售额TOP3。其中,排名第一的施华蔻市场占有率超过20%。
自2020年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我国许多消费者进入公共场合的意愿下降,美发的消费频率也随之降低,家用染发剂成为较多消费者的选择,其市场占比一路攀升。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染发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大关,增长至214亿元。且随着家用染发剂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未来更具发展前景。
不过,目前由于技术水平限制,我国对于植物染发剂的研究尚未达到国际一线水平。
只有掌握更先进的制备工艺和生产技术,才可以推进植物染发剂的发展,使得国产品牌在化妆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居家DIY染发空间较小,用户对染发剂的气味更加敏感,现在的染发产品还存在改良可能。
随着用户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潮流化,染发产品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品质是一个品牌的立足根本,若品牌想要长久不衰,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尤为重要。
对于品牌来说,只有注重研发技术,洞察消费者的细分需求与痛点,才更有机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