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要上市了,但上市之后呢?

嘀嗒要上市了,但上市之后呢?
2020年10月23日 20:42 后厂村来信

01

正当外界还在猜想滴滴啥时候上市时,嘀嗒出行抢先一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消息一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毕竟出行巨头老大还没动静,一直不怎么显山露水的嘀嗒,却率先成了顺风车第一股。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靠着顺风车业务起家,并在2017年加入了出租车业务,招股书显示,嘀嗒的业务主要由顺风车服务、智慧出租车业务、广告和其他服务构成。嘀嗒的2019年顺风车收入占比达到91.9%,2020上半年占比达到87.8%,显然,顺风车占了大头。

这和滴滴很不一样,滴滴在出行领域有网约车、出租车、共享单车、货运等等,而嘀嗒几乎只有顺风车(出租车的存在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主营业务只有顺风车,而顺风车又是轻资产模式,意味着嘀嗒能够以较低的经营成本运转,顺风车相当于一个撮合业务,乘客和司机都能从中获得好处,也就是说,嘀嗒无需像滴滴一样,烧钱补贴司机端和乘客端,这使嘀嗒在盈利这件事上,走在了滴滴前面。

02

从嘀嗒披露的招股书可以看见,嘀嗒的营收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18年营收1.18亿元,同比增长140.3%,2019年营收5.81亿元,同比增长393.8%。且从2019年开始实现盈利,调整净利润1.72亿元,调整净利率为29.7%。在受到疫情影响的今年,依然维持盈利,2020上半年经营净利润为1.51亿元。

嘀嗒的盈利主要来源于毛利率的增长,嘀嗒的毛利率从2017年的49.5%增长至2020上半年的82.2%。对比成本可以发现,毛利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司机补贴的减少,2017年,补贴成本占总成本的23.3%,2019年补贴大幅下降,只占总成本的1.2%,到了今年,甚至就没有司机端的补贴了。

总结数据之后我们会发现,嘀嗒的崛起是在2018年,并在2019年迅猛发展,巩固了自己的地盘。这段时间,出行市场发生的大事情是,滴滴顺风车下线了。

03

应该没有人会忘记2018年滴滴的顺风车安全事件,那之后,滴滴顺风车紧急下线,顺风车市场重新洗牌,蛰伏已久的嘀嗒,也终于迎来出头之日。

不过在滴滴顺风车下架的最初十个月里,嘀嗒出行的月活不增反降,从907万变成了871万,也在情理之中,那段时间人们成了惊弓之鸟,打出租车都害怕,嘀嗒可以守住自己的份额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顺风车事件的阴霾逐渐散去之后,想花更少的钱打车的人依旧不会少,于是在滴滴顺风车缺位期间,嘀嗒接手了滴滴空出的市场,一跃成为顺风车领域的老大。

顺风车是早期被滴滴验证过,出行领域为数不多可以实现盈利的产品,成本低,可复制性强。两年时间,足够嘀嗒站稳脚跟,大幅扩张市场,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嘀嗒已经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大约有980万位认证通过的顺风车车主。

04

从营收层面来看,嘀嗒的表现颇为亮眼,但如果把它放到一个足够长的时间线上,就会发现,顺风车,可能真的不是一笔好做生意。

滴滴顺风车事件,固然和平台当时把顺风车当作一个social场景去运营有关,但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司机的监管力度。顺风车司机不像网约车司机一样,将顺道捎人作为收入来源,大多只是补贴油费。因此这个门槛没办法设得太高,不然就没有人来当司机了。

网约车司机会被要求必须考取《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双证齐全才能上岗,这对于顺风车司机来说很难落地。

顺风车司机要求的下限比网约车更低,也意味着司机素质更加难以把控,安全始终是嘀嗒头上悬着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掉落,而掉落的结果,显然是嘀嗒无法承受的,毕竟滴滴还有网约车,而嘀嗒除了顺风车,就只有一直在亏损的出租车业务了。甚至出租车业务也是靠顺风车来引流的。

05

司机的不可控,不单体现在安全层面,司机并非完全掌握平台手中,顺风车的场景主要是通勤和远距离的城际,就通勤来说,每天大家上下班时间都差不多,一来二去,司机很容易脱离平台,和乘客私下完成交易,以省下平台的抽成费用。而如果是城际出行,订单金额和抽成通常会比较高,有不少司机会在联系上乘客之后,和对方商量通过取消订单的方式绕开平台。

另外,顺风车的服务质量也是平台很难去强求的,毕竟人家只是赚个油钱,而乘客却会认为,我付了钱,就应该享受到快车的服务,这是乘客和司机间的认知不对称,需要平台从中平衡。

06

自身困难重重,市场也在日趋激烈,今年6月,滴滴顺风车宣布已在全国300个城市开通服务,滴滴有钱,可以继续烧补贴,有嘀嗒无法比拟的庞大的用户体量,卷土重来后,势必会对嘀嗒的顺风车业务带来冲击。

就顺风车本身的业务而言,它的市场空间也很有限,人们在出行的选择上越来越多,顺风车的价值,是司机和乘客都牺牲部分效率换来的,一旦有了性价比更高的出行方式,顺风车就会很自然地被取代。

除了顺风车,滴滴的花小猪和拼车业务也会给嘀嗒带来冲击,按同时间同距离测试,花小猪的价格只比嘀嗒高一点,而拼车的价格则和嘀嗒持平,从滴滴现有的动作来看,滴滴在不断下探出行成本,这对于以价格取胜的嘀嗒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07

一直以来,嘀嗒专注于出行市场的垂直领域,并以轻资产模式很快跑了出来,但轻资产是一把双刃剑,以「人」为驱动,会降低嘀嗒对核心资源的把控能力,尤其是顺风车的敏感属性,注定了嘀嗒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

目前来看,嘀嗒的价值延展很有限,短期内实现的盈利,并不足以支撑嘀嗒在资本市场讲出一个好故事,想建立起一个可循环的生态,嘀嗒还需要一次次破圈,去探寻自己的边界。

破圈的过程,无疑是艰难的,祝福嘀嗒。

关于作者

文 /张99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