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式执法,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丨时评

碰瓷式执法,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丨时评
2024年05月13日 15:02 羊城晚报金羊网

春城晚报消息,近日,网传“红河个旧一运政人员碰瓷式执法”,为此,记者采访了个旧市相关部门。据了解,涉事车辆为非法营运“黑车”。在执法人员告知将暂扣涉案车辆时,涉案驾驶员张某拒绝签字,张某丈夫李某南多次言语威胁恐吓执法人员,并欲掩护涉案车辆强行离开。为阻止违法车辆逃离,执法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了不当的处理方式。目前,个旧市联合调查组已对张某涉嫌非法营运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同时,视频中涉事执法人员已被停职处理。

这一通报指出了执法人员相关行为的性质,单纯看这一处理结果,也确实有执法人员被油盐不进的非法运营者拖入“淤泥”的既视感,但只要客观分析,有关方面潜意识中的一份委屈感似乎是立不住的。

此前,网上流传的这段“云南运管人员疑似碰瓷执法”视频,一度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车辆疑似拐弯汇入道路后,从马路旁冲出5 名身穿制服的执法人员,车辆减速时,一名执法人员直接扑到了车辆前机盖上,随后翻了个身,此时录像中能明显地听到“啊啊……”的叫喊声。

执法人员如此和涉案人员“斗智斗勇”,连个人安危都不顾,有这个必要吗?照这个架势,今后执法人员岂不是不仅需要掌握依法执法的技能,还要掌握各种旁门左道?显然,这是极为荒诞的思路,相信绝大多数执法者都不屑于这么干的。原因很简单,打击非法运营,不能采取非法手段。事实上,“碰瓷式执法”不仅效率低下、有违执法精神,还因格调问题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形象,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执法案例。换言之,碰瓷式执法,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发生在个旧的这一幕严肃地提醒公众,只要依法执法的意识不够坚定,在执法领域还存在不规范、不文明的土壤,执法乱象就很可能继续出现在公众眼前。

基层执法面临诸多难题,非法运营者的不配合,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为此常有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纠缠不清,引发争议。但执法难度再大,执法环境再复杂,也不是个别执法人员可以放弃执法宗旨、走入误区的理由。仍以前述事件为例,要想阻止违法车辆逃离,显然有的是正规的办法,并不是非得要和违法者比拼“下限”不可。当然,涉案车辆此前曾出现过类似非法营运的情形,这类违法者往往具有特别的手段和戾气,应对起来确实很麻烦,有时还会出现危险情形,但这种情形恰恰说明,处理此类违法者,需要从长计议,需要制定更为谨慎、妥善的方案。单纯和其“斗狠”,反而显示出准备不足、办法不多的深层次问题。这显然值得当地有关部门举一反三地检讨、总结,全方位提高执法者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意识,而不是仅以让相关人员停职了事。

当然,针对非法运营的治理,向来牵涉多层面民生难题。涉案车辆何以一再违法运营,个中缘由也值得探究。如果涉案者是因家庭困难,不得不藉此寻找生计,那么,相关部门在严格依法处理的同时,是不是也能对其生存状况多加关心,乃至帮助相关人员从事正当营生?这种思考并非多余。(作者是资深时事评论员)

文|伍里川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