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祖根之地,探访八朝古都——“客从河洛来 豫粤一家亲” 网络互动引导活动开封站活动举行

重返祖根之地,探访八朝古都——“客从河洛来 豫粤一家亲” 网络互动引导活动开封站活动举行
2024年10月22日 22:39 羊城晚报金羊网

金羊网讯 记者杨浩贤摄影报道:10月20日至21日,“客从河洛来 豫粤一家亲”网络互动引导活动来到开封,来自豫粤两省的网络达人、新闻媒体、企业家、文化名家先后到州桥及汴河遗址、朱仙镇启封故园、开封府、龙亭公园、万岁山武侠城等地进行探访。嘉宾们在满城的花香中,领略八朝古都的文化魅力,在客家祖根之地感受乡情亲情,唤醒文化记忆,进一步传承弘扬客家文化、河洛文化。

八朝古都 历史名城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迄今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历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北宋在此建都的168年间,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在这座城市,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韵味,让活动嘉宾们赞叹不已。

位于开封市中山路中段的州桥遗址,是中国大河文明的有力见证。州桥始建于唐朝,是北宋时期御街和汴河交汇处的一座著名的桥梁。州桥遗址重见天日后,出土了大量的瓷片、陶片、砖瓦碎片、铜器、铁器、玉器、骨器、动物骨骼、玻璃器等,也向人们真实再现开封形成立体叠压型城市“城摞城”的奇观。

州桥遗址

建于六朝皇宫遗址之上龙亭景区,历史上曾是唐代宣武军节度使的衙署和五代时期六个朝代的皇宫所在地,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景区内,气势恢宏的皇宫建筑群、碧波荡漾的潘杨二湖、丰富多彩的宋代宫廷文化节目展演以及众多的文物,向嘉宾们展示了古都开封的辉煌历史和灿若星辰的宫廷文化。

探访龙亭景区

坐落在开封城的东北隅的铁塔公园,现存有“天下第一塔”开宝寺塔。该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虽历经千年地震、冰雹、水淹以及日军的炮轰等,仍旧巍然屹立,让嘉宾们在近千年后的今天,仍能领略到宋朝时期的古塔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开宝寺塔

自唐宋以来,开封朱仙镇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朱仙镇启封故园依托朱仙镇建设,深度挖掘中原及开封古都文化,向嘉宾们重现当年朱仙镇“商船昼夜穿梭,两岸灯火通明,沿河景色异常壮观”的繁荣景象。同时,园区通过一系列趣味新颖的互动活动,让各方宾客的亲身体验中了解木版年画、活字印刷、点茶等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平台。

体验点茶文化

祖根之地 血脉相连

开封是与客家人渊源最深的地区之一,据史料考证,客家人定称于宋朝。北宋末年,开封被金人攻陷,宋朝官民翻山越岭,来到广东一带。由于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因此客籍人遂称为客家人。

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不忘故乡的风土习俗,把宋都开封的历史文化传承到了东南各省。位于开封的珠玑巷,与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巷拥有相同的名字,这并非巧合。当年南迁的宋人为了纪念在开封所居住的珠玑巷,遂把广东的街巷也命名为珠玑巷。而位于开封珠玑巷的守望阁,“守望”这一名字也抒发着开封人对南迁同胞的思念。两地人民虽相隔万里,却始终心连着心。在客家人心中,珠玑巷是家乡的象征,是内心深处温暖所在,更是思念亲人同胞的情感寄托。

守望阁

如今,客家人仍保留着中原的许多风俗习惯,语言也保留着较多的中原古韵,两地人民血脉相承,情感相通。2014年10月,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在开封举行,守望阁也成为了活动召开的主要场所。两地人民在这个寄托乡愁的地方相聚,互相倾诉着心中的思念。

在本次“客从河洛来 豫粤一家亲”活动中,客家嘉宾走进开封珠玑巷,重返“祖根地”,这里带来的浓浓亲切感和归属感,让他们流连忘返。“无论身处何方,共同的文化根脉总能将我们紧紧相连。”参加活动的网络自媒体人闫华表示。

金秋菊韵 多彩汴城

金秋十月,2024年中国开封第42届菊花文化节在开封举办。此时的开封花开满城,芳香四溢,颜色各异的菊花将这座城市点缀得美不胜收,不断吸引着嘉宾们驻足观赏。

开封菊花种植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菊花种植和观赏进入鼎盛时期,无论是品种和数量还是栽培技艺,都有了很大突破。菊花在开封经过千百年的栽培,开封菊花品种已达1500余种,栽培技艺水平日益提高。

如今,菊花成为了开封市市花。自1983年以来,开封已经成功举办了41届菊花文化节。每逢深秋,开封各景区内百万株菊花争相开放,百余场演出精彩呈现,为游客打造了一场场规模宏大、精彩纷呈的菊花盛宴。

菊花作品展出

编辑:束孟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