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的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东莞)结项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举行。
活动现场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姚轶洁,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周燕,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费广洪,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张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郑福明,东莞市教育局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广州、佛山、揭阳、东莞等地市的学前与小学教研员、学校(幼儿园)校(园)长、骨干教师和家长代表参加活动。
回顾历程,见证成长
活动开始前,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东莞市幼小衔接项目研究成果展,展览直观展示了东莞市在实施幼小科学衔接项目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反映了各试点(实验)园校在推进幼小衔接工作中的积极探索与创新精神。
参观展览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相关项目教研负责人进行结项汇报,回顾了东莞市过去三年大力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历程,详细阐述了“三级”推进、“五步”驱动、“四维”建构、“六式”体验、“四力”赋能的莞邑“五位一体”幼小衔接新生态。
范例展示,经验分享
各镇街教育代表从多个维度出发,包括幼小衔接教科研实施的开展状况、课程建设情况、家校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以及精彩的课例展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各试点(实验)园校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创新之举。他们阐述了如何精心构建立体成长衔接课程体系、打造PBL幼小衔接双向教研模式以及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其中,“2+2+N”跨学段教研模式成为重要支撑,通过构建“幼小衔接合作机制”、设计“多元学习体验”、提供“家长科学衔接指导”等一系列措施,充分利用评价手段和数字化工具,以幼小衔接课程为基石,科学地引导儿童认知发展。在此基础上,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而更具针对性地为儿童入学准备与适应过程提供有力支持和精准引导。
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也积极参与其中,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畅谈在推进幼小衔接工作过程中的深刻感悟。教师代表分享了自身在这一过程中的专业成长经历,家长代表生动描绘了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令人欣喜的积极变化和成长。
专业点评,指引方向
与会专家们对实验区项目三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项目组立足生态学视角,聚焦“精准把脉”“多元培训”“教研支撑”“课程建构”四个抓手,构建了幼小协同有效机制,把教育行政力量、教研室教研力量、幼儿园与小学联盟力量、教师一线实践力量和社会媒体智慧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家园校社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大大提升了幼小衔接的实效性、协同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并以点带面让科学的幼小衔接成果普及了全市的适龄儿童。同时,他们期望未来加强项目成果的深化凝练和推广,为幼小衔接工作输出东莞经验。
本次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东莞)结项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不仅是东莞市历经三年多深入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后交出的一份优秀答卷,也是促进省内外教育同仁之间开展深度合作与广泛交流的重要契机。
未来,东莞将以实验区结项为契机,继续深化项目研究成果,立足儿童本位,树立学段贯通思想,探索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推动东莞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图丨记者 余晓玲 通讯员 东教宣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