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银行2020年报分析:提前计提损失夯实基础,等待经济复苏轻装上阵

六大银行2020年报分析:提前计提损失夯实基础,等待经济复苏轻装上阵
2021年05月01日 17:54 雪球

2020年疫情的冲击让我们银行股面临净息差收窄与资产质量变坏的双重压力。各大银行加大信用减值损失与坏账处置为疫情期间可能到来的不良资产爆发做好准备。于此同时,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部分银行对表外资产进行回表计提。纵观整年,六大银行作为货币供应的中流砥柱,总资产增长并没有全部跑赢M2的10%同比增速,部分银行总资产规模增长仍然低于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

银行是吃利差的行业,总资产规模增长是银行股常规的成长性。2020年六大银行中,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总资产规模都有10%以上的增长,与货币供应量M2相匹配。邮储银行虽然有同比11.12%的规模增长,但是受到2019年A股IPO影响,普通散户股东实际获得的规模增长与每股收益增长都有被摊薄。邮储银行2020年每股收益0.71元,比2019年每股收益0.72低,尽管邮储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每股收益依然是被摊薄了,而且2021年又再一次定增再融资,因此2021年的每股收益也会被摊薄。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虽然没有进行普通股的再融资,但是其总资产规模增长低于M2,给人一种正在失去市场占有率的感觉。

笔者一直认为在巴塞尔协议框架下,投资者可以获得的银行股成长性本质上是内生性增长的部分。低于每股净资产价格再融资,普通股获得的规模成长会被稀释。除非进行高于每股净资产价格再融资才能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获得不被稀释的外延性增长。宁波银行常年增发价格在每股净资产之上就属于这类不被稀释的外延式增长

六大银行资产质量都比较好,目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都使用高级法计量风险加权资产,其中交通银行还结束了并行期。高级法顺利给这五大银行节省了资本金,使他们资本更轻。邮储银行需要频繁再融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散户股东被多次摊薄稀释。所幸的是邮储银行2020年已经启动了高级法建设,多年以后邮储银行用上高级法,对再融资的需求将会将减少。

一、营业收入分析:

银行的营业收入主要分成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以及其他非息收入。由于今年国家对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收入进行了重分类因此手续费具备横向对比的可行性。各大银行报表也对净息差进行了回溯。

1.净利息收入主要看规模与净息差。对于银行来说,规模是量,利率是价。在保持一定总资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六大银行在2020年净息差均出现下降。疫情让利与放水导致利率下行,资产收益率下降速度高于负债成本率下降速度。规模是成长性因子,息差是周期性因子。在一个不通缩的经济体内,银行的资产规模一般都是增长的。在负债成本里,存款是一个相对利率较为稳定的负债来源,也因为如此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具备了较高的利率周期性,成为了利率上的周期股。因此笔者预期当经济复苏时候,市场利率就会有加息的预期,四大银行的净息差有望因此受益。上表在存款占比计息负债里面,除了交通银行的五大银行普遍都比其它银行高,而且存款比贷款占比高。这意味着,这五大银行的存款在满足贷款需求以外还能对其它利率敏感性更高的金融资产进行配置。

然而2021年是LPR切换重定价的大年,笔者暂时无法量化LPR重定价对净息差的影响,因此2021净息差是否会最终回升具备不确定性。

从表3可以看出,四大银行的负债成本率都是非常低的,这是一个护城河。四大银行负债成本在1.70%左右,以至于在获得2.10%左右净息差的同时,资产端收益率仅有3.70%左右。低的利率形成了对优质资产的议价空间保证了四大银行的资产质量。笔者一直认为分析银行资产质量的不能局限于分析不良贷款、逾期贷款这些指标,负债成本率,资产收益率也是分析资产质量的重要一维。金融行业一直有一个原则:同一类资产,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邮储银行与交通银行在净息差上本质上是类似的,两者都牺牲了净息差来保证资产质量。交通银行的负债成本直接体现在利息支出里,邮储银行的负债成本有一部分体现在业务管理费项目的储蓄代理费中。邮储银行年报期在负债端增加了成本率为1.76%同业负债,按照1.76%成本率推算,应该是隔夜拆借为主的短期同业负债。笔者估计邮储银行想要降低储蓄代理费中的活期存款占比。储蓄代理费中的活期存款分挡费率最高。

2.净手续费收入。六大银行在净手续费收入方面其实与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比起来是比较低的,邮储银行最低。2021年虽然疫情冲击对手续费有一定影响,但是在金融科技的发展之下,电子银行、网络支付方面有少许增长,另一方面在基金和理财销售方面有一定的增长。目前五大银行工建农中交的非银金融牌照比较齐全,邮储银行的非银金融牌照还比较少。在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和金融科技的当下,未来手续费收入占比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也有利于银行的轻资产化发展。

3.其他非息收入。四大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其他非息收入里面都有保费收入,中邮人寿在邮政集团不在邮储银行。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其实都虚高,这五家银行的保险公司贡献净利润很少,但是对营业收入影响却比较大。银行股营收和利润的大头还是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

二、营业支出分析:

银行股的营业支出的大头主要就是业务及管理费信用减值损失,所得税和其它成本支出占比较少。

1、业务及管理费。业务及管理费一般包含了银行人员支出和物业支出。观察银行业务及管理费水平的指标是成本收入比。在已经公布年报的银行里,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是22.30%、23.72%处于较低水平。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收入成本比分别是29.23%、26.73%、26.81%相对正常。邮储银行成本收入比57.88%主要是因为需要上交储蓄代理费。储蓄代理费的本质就是存款成本,只是因为邮储银行的特殊性,这部分负债成本被计算在储蓄代理费里面。如果把储蓄代理费忽略,邮储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就会变成29.12%和农业银行29.23%处于相当的水平。

2020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都降低了业务及管理费支出。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依然增加了业务及管理费的支出。

2、信用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加大计提,是2020年六大银行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只有微小增长的主要原因。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将会导致实体企业经营质量受损,银行资产质量应该也随之恶化。2020年流动性宽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坏账的暴露,一旦流动性收紧部分资产还是会显露出其本来的面目,为了提前做好准备,银行都不同程度的加大的计提与核销的力度,以应对未知的风险。根据规模指标计算,除了邮储银行以外其他五大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幅都超过了规模与营收的增长,因此信用减值损失对银行股整体的盈利能力起到负贡献。邮储银行由于信用减值计提比去年少因此净利润获得了5.36%的增长,但是每股收益同比增长却为-1.39%。如果从每股收益角度看六大银行,建设银行则是增长最高的。四大银行其他三个则是每股收益保持0增长。

(工建农中交邮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3.25%、18.71%、18.83%、16.09%、19.45%、-9%)

(不良贷款偏离率=90天逾期贷款/不良贷款)

尽管2020年报银行股净利润增速大部分都非常整齐,但是银行的贷款拨备率不良贷款偏离率还是不同的,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差异。信用减值损失主要的部分是计提到了贷款资产减值准备里面。信用减值损失计提是主动性比较强的指标,常常用来调节利润。因此我们还需要知道那些银行计提够了,那些银行计提少了。

2020年报期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偏离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邮储银行偏离率出现了少量降低。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银行不良贷款偏离率则是上升的。建设银行与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偏离率已经降低到50%以下。逾期贷款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指标,因此把更多的贷款认定为不良贷款就会导致偏离率下降,但是确认更多的不良贷款也会使拨备覆盖率降低。可以发现的是六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是比逾期贷款率要高的。在横向对比不同银行的资产质量的时候,由于不良贷款率受到偏离率的影响会导致出现不良贷款生成率与迁徙率都受到影响。

不良贷款的核销与转出是会消耗掉资产减值准备里的资金,使贷款拨备率降低。因此新增的计提必须补回核销与转出损失的量,才能把贷款拨备率维持住。2020年报贷款拨备率和2019年的贷款拨备率对比来看,基本上除了交通银行,其他五个银行贷款拨备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或持平,其中工商银行持平。可以这么说,交通银行要想贷款拨备率维持在2.5%以上就需要降低核销与转出的力度或者加大计提减少净利润。如果减少了核销与转出,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就会更高,拨备覆盖率就又会降低。所以交通银行还不如让不良贷款偏离率升高,这样就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看的覆盖率。

总体来看六大银行的基本面,依旧是建设银行第一,工商银行第二。农业银行本来从净息差和资产质量的角度来看可以超越工商银行,但是工商银行在成本收入比方面做得非常低,工商银行用1968亿的经营成本就拥有了33万亿的规模,农业银行用1923亿经营成本只拥有了25万亿的规模。而且在手续费收入也略胜农业银行一筹。邮储银行是一个具备改革和提升空间的银行。中报与年报的可以看出邮储的高管已经意识到了邮储的关键问题正在努力改变中。六大银行整体资产质量都处于上市银行中上水平

作者:估值的救赎链接:https://xueqiu.com/4794528905/178842247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