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缆调研纪要

东方电缆调研纪要
2021年05月14日 16:09 雪球

公司经营介绍:

海缆和陆缆有不同的技术路线、生产管理方式。公司之前十三五目标为营收突破50亿。2020年海洋板块占比接近50%,净利润增速明显,从2018年1.7亿,到2020年2.87亿。

十四五发展规划方面,十四五末,营收突破100亿。产业比例上,海缆与陆缆大概6:4,产能在现有各25亿的基础上达到明显的提升。海外营收希望占比能超过10%,主要是高端产品的出口。为了实现目标,产能也做了相关匹配。陆缆有宁波和南昌,产能30亿左右。海缆现有产能也在30亿左右,新增和在建产能约45亿,海陆比在2:1左右。投产后,整体产能规模达到百亿目标。此外,2018年在阳江设立的子公司,去年Q4拿了土地,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已经完成,计划今年Q4完成,工期15个月以内。总投资6亿不到,预计2022年年底前投运,这个产业基地产品结构和宁波有差异,更多偏向直流。建成后13-15亿产能规模。

行业情况方面,大家比较担心抢装后的情况。

首先,结合行业交流,2021年能建成的在估计在7-8亿瓦以内。2018年核准了30gw左右项目,2019年1.6gw左右并网,2020年3.06gw,如果今年8gw的话,也就13gw左右已经并网,还有大量原来核准的项目没有并网。这些项目有些已经开工建设,后续的建设需求还是存在的。

第二,按照产业政策,核准后2年内要建设,可以延续1次,1次一年,这意味着2018年核准的项目,如果要保有资源,今年年底前要开工建设,但在节奏上需要观察。

第三,地补方面。广东出台标准,从全周期运营角度来看,行业认为这个标准的补贴力度弱了些。虽然力度弱了些,但地方政府的态度还是明确地。浙江前期十四五能源规划,也明确了补贴政策,海南可能正在重启海上风电建设。此外江苏、山东也有相关规划出台。容量方面,基于相关出台政策,仅广东、江苏、浙江就有30gw左右。保守估计福建未来海上风电规划至少要4gw以上。结合各地规划,如果落地的话,每年的装机量可能会达到8-10gw。

第四,国家战略层面,这个还是比较清晰的,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多数国家对于风电更加重视,美国也有不少30gw规划,韩国提出到2030年12gw海上风电规模。

去年Q1后近期招投标公告减少的原因。之前一般提前6-9个月招标,但由于大量项目抢装要求,导致招投标提前1-1.5年,导致产能供需失衡。随着下半年产能投放,未来海缆供需会相对平衡。每年要用的海缆,今年Q4招标也是可以的,没必要目前大量招投标。现在大家的工作方向是现有工程的强装。今年下半年或Q4的招投标情况可以持续观察,来判断2022年情况,大概率不会下降到3gw以下。

平价上网方面。行业可能在2024-2025年实现平价上网,或者部分项目平价上网。一方面海上风电技术在进步,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整机功率,从之前的2-3Mw,到目前的6mw以上;另一方面离岸越来越远后,风资源可能会更高。此外目前基地化、规模化也会降低成本,吊装施工、船舶增加等等都将提升施工能力。毛利率方面,受到抢装等因素影响,2020年海缆毛利率52%,这个相对较高,未来还是要合理下降,长期来看4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是合理的,虽然毛利率长期下降,但规模要提升。

在实现规划的过程中,公司也会完善技术储备。目前公司具有交直流海缆生产技术。直流海缆新产品正在舟山国家海洋部门做验证,需要1年左右,这是国内首根±525kv的直流海缆,也是参与德电项目的产品(全球共八家企业参与),明年年底鉴定报告出来后,可以给项目组,300多公里项目,具有潜在中标可能。未来研发方面,三“更”,更高电压等级,向750-800走;更远输送距离,超过70-80公里以上的运输中,交流损耗多,可能要直流。公司在直流上,技术已经具备,明年阳江基地逐步落地。更深,目前公司能到达到1km米左右水深,目前正在做超深水(2-3km,针对深海油气领域)的研究,英国、挪威、芬兰部分企业能达到2-3km水深(全球4-5家企业可以生产)。这是公司的技术方向之一。

陆缆方面。电力投资与结构改革也给陆缆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在今年国内排名里,公司基本都在前20,去年是11-12名左右,站在了第一梯度。去年公司在陆缆产品中提高特种缆的占比,比如阻燃、防火等,也包括特殊装备。这些产品技术要求高,附加值高。此外公司也在提升陆缆在区域市场的集中度。公司确立3个重点区域,一个是长三角,第二个时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个为京津冀部分重点区域。陆缆还是需要考虑运输半径问题。最后,公司也加大渠道分销布局,从而提升议价能力,之前分销商在浙江省内为主,未来可能会扩大到长三角区域。

业绩目标方面。今年营收目标70亿(40%),海缆40亿左右,陆缆产能新增不大。2020年22亿海缆。一季度末海缆合同金额57亿,一季度确认了6-7亿海缆,2亿海工。现有在手订单中可能到明年上半年才交付。

问答环节:

-原材料上涨影响?

有一定影响,但对公司来说目前并不大。海底电缆中标即套保,头寸严格控制在用量以内。陆缆重大项目,全部套保不显示,但会对重大项目,比如部分框架性项目进行套保。此外,公司也会调价,后续大家可以关注公司的半年报。

-产品壁垒在哪里?

陆缆方面,技术标准已经非常成熟了,大家基本一致。但生产管理有所差异。海缆方面,国内部分企业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公司2003年进入海缆行业,起步早,国内产品标准很多是公司牵头。此外,已经应用的产品,2007年国内首根100kv电缆应用,2016年首次应用500kv产品。在500kv产品中,只有东方带软接头(20-30公里以上的项目,需要软接头。国网当时考虑到长距离输送,希望东方研究出软接头,目前应用了两年了,性能仍然良好)。虽然部分公司也能做,但公司整体技术沉淀更扎实。

其他壁垒方面,第一,海缆产业基地需要保证通航能力,产业基地选址很重要,要有岸线,有码头等等,此类资源越来越稀缺。有的是有码头没土地,有的是有土地没码头。公司目前产业基地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寻找;第二,生产基地的投资资金门槛;第三,技术储备。刚刚提到,海缆和陆缆技术标准完全是两套体系,陆缆企业短期内很难快速转型海缆;第四,市场准入问题。业主基本都是央企国企,对之前产品的应用业绩有要求。但这里面部分企业能跑出来,比如宝胜。央企终身追责制,也增加新进入者的难度。头部企业方面,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公司和中天在国内两家市占率差不多,这几年市占率在35-40%,亨通稍微少一些。

-当前市场空间、公司海缆业务可能增量来源

按每年6GW,离海岸30-40km以内测算。300MW项目,风机海缆1.5-2亿,主缆90-100km,3*500,4.5-5亿,一共6-7亿,1GW就是21亿左右,安装费25%,约5亿,一共26亿,6GW就是150亿。

增量来源,第一,市占率有提升空间。未来小产能会继续出清,龙头市占率将继续提升。比如广东,目前看我们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广东是风电装机大省。第二,2000年前后敷设的海缆需要更换需求,带来一定增量。第三,新的应用场景带来的市场空间,比如岛屿之间的电力输送也需要海缆等等。所以容量其实不止150亿,但我们产能是可以匹配的。

另外,每年6GW可能不止。

-海缆出口,优势在哪里,税收情况

从全球来看,就十几家企业。他们没有进入国内市场,因为运输有成本。不考虑运输成本,仅制造成本,他们也要比我们高20%-30%。考虑我们出口,比如到欧洲,我们战略是快速切入,不考虑毛利率,而且我们有增值税退税。运输费我们负责,但报价上已经考虑。

此前海缆抢修放到海洋工程里,因此毛利率达到60%多,但除去抢修,海工差不多20-30%。

-海外海缆新产能情况?是否考虑收购海外企业?海内外技术路径?

没有扩产能,甚至有企业想剥离。他们想切入亚洲的海上风电,但切入不了,所以在谋求和国内企业合作。收购海外企业比较难,但会考虑工程上的合作。技术路径上和国外企业没有差异。

-目前广东招标海缆我们中标应该不低于70-80%,为何中天的差距和我们那么大?

我们18年就布局广东,有先发优势。其次,阳江是我们主要合作城市,阳江也是前期广东主要风电规划区域。当地政府也会考虑引进企业的产能上的控制。

-陆揽产能情况?收入确认方式。

陆揽明年就具备40亿产能,后续看整体推进情况,不排除再扩建。收入确认方面,海缆以敷设完成确认收入,分期交付,敷设完成确认。陆揽是发出就确认。

-短期海缆毛利率情况?阳江深海电缆规划、深海电缆的毛利率

短期可能还会往上走,本身都是抢装的高招投标价格项目。但不能说每季度会逐季提升。全年维度看,应该比去年还能上升。但长期来看,无法维持在50%以上。

阳江500万以上的远海风场,其中,三峡300万,广和200万。理论上,直流海缆的技术要求比交流会更高,但也要看具体招投标情况。但不会高特别多,考虑到市场推广问题

作者:财申君Plus链接:https://xueqiu.com/5379738397/179724701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