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资本大变局!新规密集发布,风向要变?

万亿资本大变局!新规密集发布,风向要变?
2018年07月23日 18:52 直面传媒

来源:蜜姐的财经圈

1

最近,监管新政接二连三地发布,速度密集到让人有些惶恐。

又是一个监管新政不断的周五。资管新规细则落地,银行理财新规出炉。

首先,是令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风声鹤唳、大小金融机构缺钱不止的资管新规,有了一定程度的“放松”。

(1)周五,央妈发布资管新规执行通知,新实施细则的五大内容如下:

1、 明确公募资管产品可以适当投资非标

2、老产品可以投资新资产

3、部分定期开放式资管产品可用摊余成本法计量

4、非标回表要求放松,鼓励发行二级资本债

5、不硬性设置阶段性压降要求,金融机构自主整改。

新规一出,给市场吃下一颗大大的定心丸。银行活了,股市涨了,非标能够松口气了。套在市场脖子上的三根绳索被放松了:第一根,不断创出低位的社融、广义货币增速,第二根,严查非标资产、穿透式监管,第三根,过渡期不再强压出表。

同时,银行理财的门槛也被降低——1万块起就能买,老乡别走!

(2)近日,银保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重点梳理如下:

1、理财起投从五万降到一万

2、公募银行理财仍不能直接投资股票,但可以配置权益类公募基金

3、设定理财产品所投资产负面清单

4、实施净值化管理

5、银行应该如何销售理财产品?不得宣传预期收益率

6、打破刚性兑付出狠招,再刚性兑付要被罚

7、严禁高杠杆投资,开放式产品最高140%,封闭最高200%

8、严禁嵌套,理财产品不得投资其他银行理财

9、允许现金管理类产品暂参照货基估值核算规则

10、对结构性存款提出监管要求。

购买银行理财的门槛将从5万元下降到1万元。显然,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范围一下子被扩大了,更多大爷大妈,工薪阶层,农村县城居民都可以进场了!

(3)前几天,在央妈和财爸的史诗级互撕之后,央妈先扛不住认输了,再度向市场放水——本月可对一级交易商额外给予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

1、较月初报送贷款额度外的多增部分才会给予1:1配MLF资金。并要求多增部分为普通贷款(票据和同业借款不鼓励),人民银行总行会月末“回头看”。

2、新增信用债投资,AA+及以上1:1配MLF,AA+以下1:2配MLF,要求资金必须投向产业类,金融债不符合此次投放要求。

也就是说,央妈让一级交易商(金融机构)给企业增加普通贷款投放,多买企业发的较低评级债券。基本上,信用债等级越低,配给的资金量越多。

这下,那些走在爆仓边缘的低信用、高杠杆的企业。终于抓到了“救命的稻草”。

(4)与此同时,银保监会也积极跟进,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座谈会,要求大中型银行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带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降低对抵押担保和外部评估依赖。

央妈果然是亲妈!一系列的“放松”,原因之一在于安抚市场情绪。中国的资本市场很大程度上是“情绪市”,买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地抢,而卖的时候也是一窝蜂地抛。比如现在的P2P之所以大小雷全爆,就是因为个别平台所引发的挤兑风潮。

而“亲儿子们”果然也得到了安抚。前端时间阴跌不止的A股于周五成功上演大逆转,金融板块突然发飚,银行、保险和证券三大马车集体躁动,三大股指全线上涨,大盘涨超2%,深市三大股指涨逾1.1%。

大水之下市场解渴,只是,说好的“去杠杆”还去不去了?风向是否就要发生转变?

2

没有不痛苦的“刮骨疗毒”,没有不付出代价的市场出清,然而前段时间来势汹汹的“强监管”“去杠杆”,实在是让我们扛不住了。

首先是金融市场风声鹤唳,股市暴,债务崩,外汇跌,P2P平台更是割不完的韭菜、爆不完的雷!

更麻烦的是实体方面,原以为去杆杠挤泡沫,最受伤的会是楼市,没想到中国的实体经济先扛不住了。

前段时间,实体掀起了一股史无前例的违约潮,众多实体大佬,不是破产跑路就是自杀身亡!

1月25日,中国传统的春节前夕,35岁的茅侃侃在北京的家里开煤气自杀。这位80后的创业明星,由于所领导的万家电竞常年亏损,一直拿不到融资,经营困顿。工资发不出,电费付不起,房租交不了,最后物业还对办公场所断电,迫于压力,声背两千万的债务,他选择走上绝路。

1月30日,55岁的上虞人周建灿爬上当地一家五星级大酒店,纵身一跃,留下了一间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以及98.99亿元的债务。大家都说他是被“高利贷逼死”的。

而这背后更严峻的事实是,下半年,经济减速的压力已无争议。

1-5月份,外面流氓罚款、收保护费,出口增速持续下滑;房冻和银行金融业去杠杆,铁腕无情拆除金融系统非标业务的雷,造成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特别是基建投资增速首次跌破10%。

更难办的是,截止6月中旬,全国延续2017年,只有六省一市是赚钱的,其余的25省财政都是巨额亏空,整体财政缺口达数万亿。于是中央早在去年年底就喊话,“有多大能耐就干多大的事”,紧接着,今年计划要投300亿的两条包头地铁项目被叫停;呼和浩特的高速也被叫停。

经济病了,我们希望“钝刀割肉”,只是过程实在太痛,内部已经叫苦连天;而外部来自大洋彼岸的寒风,又让我们的时间窗口期越来越短。

3

树欲静而风不止!

毫无疑问,在内部承压的情况下,想要进行深化改革,就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然而,虎视眈眈的美国岂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左手美元加息、右手毛衣战来势汹汹,让我们陷入了“内忧外患”的被动时刻。

前几天,美国媒体发表了这样一篇评论——特朗普的毛衣战可能引发中国债务危机!(文章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备用号“蜜财富”查看)

放水,已经成为人人闻之色变的大魔头。

放,可能会前功尽弃;不放,可能会小命不保。“既要控制泡沫,又要保住泡沫”“既要稳定增长,又要结构转型”在这点么多的“既要……又要……”面前,谁都会左右为难。

4

苦思冥想良久,央妈终于搬出终极大招,以“定向降准”“定向降息”的名义,向市场撒钱,明白地告诉大家——这些钱是专门针对实体企业的,不是流向楼市的!虽然资管新规执行细则在一定程度上“松绑”了,但去杠杆的大风向还是没有变的!

只是结果,能否如愿呢?

钱都是聪明的,它自然会流向利润丰厚的地方!

就算央妈愿意兜底,银行难道真的愿意为这些小微企业买单吗?

即使我们再怎么严防死守,也防不住银行的违规套路!

根据审计署的2017年工作报告显示,9家大型国有银行违规向房地产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中也有流入楼市的现象。

更让人细思恐极的是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有人居然用通过农发行获取10亿元的廉价购粮贷款,挪用贷款违规开发房地产!

央妈放水的初衷是好的,就怕是放出来的水流不到干旱的“庄稼地”,却跑到了快要“决堤”的水池子!

实体要是仍然不赚钱,放水也流不到实体。高税负之下,融资难中,企业如何赚钱?

另一方面是居民。居民没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企业扩大规模的动力,实体经济依旧不振。内需不振,实体有钱也花不了。

如今,被寄予厚望的国内消费,也并没有因为官方说的“我们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而有起色。2018年5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8.5%。上一次这么低还是在2008年股市暴跌最惨烈的下半年。

那么内需到哪里去了呢?

高房价的冰山上,“四座大山”的寒风中,消费正被冻得瑟瑟发抖。

其实,“去杠杆”固然重要,然而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出路更在于“降税负”“降成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