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拉美西斯二世“罕见”半身像

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拉美西斯二世“罕见”半身像
2019年12月16日 00:23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2月16日报道 外媒称,埃及文物部宣布,在开罗以南的吉萨省发现了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罕见”的半身雕像。

据法新社开罗12月11日报道,埃及文物部的一份声明称,拉美西斯二世的这尊雕像是首次发现包括“ka”符号的黄色花岗岩半身雕像,声明称这一发现极为“罕见”。

挖掘小组发现拉美西斯二世的半身雕像。(法新社)

报道称,在古埃及,“ka”代表人或神的灵魂在这个人或神死后可以寄居于他自己的雕像中。

声明还说,文物部一挖掘工作小组近日在位于开罗以南30公里处的孟菲斯古城遗址附近的拉希纳村进行了挖掘。

据报道,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第十九王朝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他的这座雕像高105厘米,宽55厘米。

近年来,埃及一直寻求在全国推广考古发现,以振兴旅游业。

【延伸阅读】俄媒:考古学家在玛雅墓穴中发现战利颅骨

参考消息网6月13日报道 俄媒称,考古学家在玛雅墓中的新发现可能揭示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

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月11日报道,考古学家在挖掘伯利兹古战士墓时发现了一些文物,其中包括两个装饰性的人类颅骨。

报道称,对这两个颅骨的研究有可能揭示曾经一度强大的玛雅文明崩溃的原因。

研究者之一加布里尔·罗贝尔分享了他对此发现的看法,他认为这两个颅骨是用来挂在脖子上的。

报道称,这两个颅骨可能是代表玛雅可怕军事实力的象征符号:用敌军头颅做成的战利品。故事大概是,获胜的士兵将敌人的颅骨戴在脖子上。这些颅骨上打了孔,可能曾用皮带穿过,这也支撑了颅骨是战利品的说法。

此外,颅骨的后部被去掉了。显然,这样戴在胸前更方便。

据报道,研究人员在一块颌骨上发现了一个此前未知的玛雅符号。

专门研究玛雅文明的专家克里斯托夫·赫尔姆克将它定义为考古学上第一个意为“战利头颅”的术语。

(2019-06-13 00:26:02)

【延伸阅读】美媒:考古学家发现吴哥文明衰落新线索

参考消息网6月11日报道 美媒称,经过对吴哥窟的围墙进行发掘,科学家发现了吴哥文明衰落新线索。

据美国《对话》杂志网站6月3日报道,柬埔寨著名的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古迹之一,每年有200多万名游客前往参观。

在柬埔寨暹粒省拍摄的吴哥寺主体建筑(新华社)

报道称,多年来,历史学家们一直认为吴哥文明的毁灭发生在1431年,当时吴哥王朝的首都被泰国大城王朝洗劫一空,然后遭到废弃。

有关吴哥王朝的这座都城被废弃的想法也在十九世纪对吴哥文明的殖民解释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一解释认为吴哥文明已经被柬埔寨人忘却,任其在丛林中销蚀。

许多游客仍然是带着一种过时的浪漫观念来到吴哥窟的,认为它只是神秘丛林中的一片荒凉废墟。

但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反对这种解释,考古证据也正在进一步揭示吴哥文明衰落的过程。这个过程似乎比之前想象的要漫长和复杂得多,也许用“变化”这一词汇来描述吴哥文明的衰落比“毁灭”这一词汇更为贴切。

报道称,通过研究与这座寺庙有关的事件,考古学家能够看到在吴哥发生的一些更广泛区域变化的缩影。

吴哥文明发生了什么?

研究人员认为,吴哥文明是从公元802年开始建立的。它的心脏地带和都城位于柬埔寨西北部的洞里萨湖畔。

在一个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的时期,吴哥王朝得以建立和发展。当十二世纪初吴哥窟开始兴建之时,吴哥文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但是到十三世纪末,发生了许多变化。宗教上的转变破坏了原有的权力结构。与此同时,与中国的海上贸易正在增加。都城进一步南移,靠近现代首都金边,使统治者得以利用这些经济机会。

另外,古气候研究也强调了当时正在发生的地区性环境变化。一系列持续数十年的旱灾,加上季风肆虐,扰乱了吴哥旨在获取和分配雨水的水资源管理网络。

对环绕大吴哥城的护城河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这座都城的精英阶层早在十四世纪就已经开始陆续离开,比这座都城遭泰国大城王朝洗劫早了将近100年。

对吴哥窟围墙的发掘

在柬埔寨暹粒省的吴哥寺,游客从最高层祭台上的木制楼梯向上攀爬。(新华社)

考古学家于2010年开始对吴哥窟的围墙进行发掘。据报道,对该地区进行的三维激光扫描显示,吴哥窟和附近的许多寺庙围墙内都环绕着一个土堆网格系统。

考古学家对这些网格系统进行了3个季度的挖掘,发现了陶器、壁炉和被烧焦的食物残渣、可能是地面或道路一部分的柱孔和平躺的石头等。

报道称,现在还不清楚是什么人住在这些网格系统中,因为考古人员还没有发现能提供居民职业线索的文物。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收集到了燃烧过的有机物残渣,主要是木炭碎片,它们与不同的土层或特征的壁炉相关。

利用放射性碳定年法,他们确定了16块木炭的年代,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了一个更精细的年表,能体现人们何时使用寺庙围墙附近的这块土地,从而提供了一个关于人类在吴哥窟活动的更细致入微的认识。

放射性碳日期讲述不同的故事

报道称,数据表明,吴哥窟周围地区在十一世纪就有人居住,也就是在这座寺庙于十二世纪初开始修建之前。

接下来,吴哥窟围墙内的地貌,包括其由土堆和池塘构成的网格系统出现了,人们随后便在这个网格系统中居住。

然后,在放射性碳日期中出现了一个空隙,或者说空白。很难将这个空白在日历年中确定下来。

但考古学家认为它很可能是在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至十四世纪末或十五世纪初。这一空白与吴哥发生的许多变化相吻合。

据报道,根据发掘,在这一时期,这一网格系统似乎已经被废弃或被改变了用途。

但吴哥窟本身从未被废弃。吴哥窟周围地区在十四世纪末或十五世纪初似乎得到重新利用,直到十七世纪或十八世纪。

在柬埔寨暹粒附近拍摄的吴哥窟崩密列古迹(新华社)

此前人们认为,吴哥在这一时期遭到了大城王朝的洗劫,后被废弃。

(2019-06-11 00:18:01)

【延伸阅读】考古学家在美洲发现世界最大玛雅雕像作坊

参考消息网4月24日报道 俄媒称,在危地马拉工作的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大玛雅雕像作坊。他们在美国考古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了这一发现。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22日报道,在1000多年前埋在地下的作坊里,有大量生产的精致小雕像。报道认为,这些小雕像可能在玛雅的政治风俗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发现了作坊之后,考古学家们对一个称为阿拉贡的地区进行了挖掘,并用无人机进行了检查。

考古学家发现了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大玛雅雕像作坊。(路透社)

尽管作坊因房地产建设而被毁坏,但是考古学家们还是设法找到了400多件雕像和数以千计的陶瓷片,这要比其他任何已知的玛雅作坊都要多。

报道称,这些雕像在玛雅印第安人的政治和经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据信,首领把它们送给盟友和臣民以加强和促进相互间的关系。

据悉,阿拉贡作坊可能早在当地形成城镇之前就非常活跃。

(2019-04-24 00:24:01)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