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山西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2024年05月21日 10:22 山西经济日报社微博

日前,记者在阳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演礼新兴科技产业园的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现场看到,一座座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条条生产线建成投用,处处是抢工期抓进度的火热场景。

这是阳城经开区全方位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3年,阳城经开区围绕安阳现代陶瓷工业园、八甲口新能源产业园、演礼新兴科技产业园、代管台头化工园区“一区四园”产业发展定位,系统实施总投资65.4亿元的15个重点项目,致力打造高标准、强承载的产业园区。目前,安阳现代陶瓷工业园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正在全力加快标准厂房和“三通一平”工程建设,8个陶瓷企业技改项目已经完成6个;台头化工园区电力改迁和采空区治理稳步推进,山西九信年产5000吨3-巯基丙酸甲酯生产线项目正在进行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建设;八甲口新能源产业园正在加快高端铸造产业园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

同时,阳城经开区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严把产出效益,强化激励约束,2023年发展水平考核6项指标获得满分。

聚焦效率跑出招商加速度

近年来,阳城经开区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项目建设、加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探索产业链招商、专业镇招商以及“政府+开发区+社会资本+公司”招商新模式,打出立体化“招商组合拳”,促进招商引资总量、签约项目质量和项目建设速度再上新台阶。

2023年春天,山西弘毅电池制造有限公司与阳城经开区签约。当年10月,阳城电子信息产业园弘毅电池第一条生产线落成,彰显了阳城经开区上下一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诚心和行动,真正体现了“阳城速度”。而“制造之基”的加持,也为阳城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弘毅电池制造项目能够顺利入驻阳城电子信息产业园,源于阳城县委、县政府2023年4月份在广州举办的一次招商盛会。阳城经开区负责人从资源丰富、政府优惠、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备等方面介绍了自身优势,本着“精准、靶向、链式”的理念与原则,诚邀天下客商与阳城经开区共创美好未来。 在这次招商大会上,阳城经开区成功签约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项目、新能源电动摩托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产5000吨碳化硅陶瓷新材料项目、智能影像半导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产4万吨高性能正负极材料匣钵项目、固废综合利用生产透水砖项目等。

聚焦现代陶瓷、精细化工、加工制造等主导产业,阳城经开区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中原城市群等区域,通过中介招商、共建园区招商、长板招商、亲情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加快项目招引落地,2023年累计对接企业67批次、项目32个,签约落地7个,涉及投资总额80.32亿元。四次“三个一批”活动共涉及项目31个,总投资92.71亿元,其中签约项目全部开工、开工项目蹄疾步稳、投产项目全部达效。

厚植沃土营商环境聚力赋能

“我们公司今年1月份在阳城电子信息产业园注册成立,从项目报批到落地,再到厂房装修、设备入场调试,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晋城宏邦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亮告诉记者,“自项目对接以来,阳城经开区负责人多次带队与我们就项目引进细节进行详细洽谈。项目签约后,他们又及时全面为我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有力的支持,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

宏邦半导体项目是深圳智语光电有限公司与阳城经开区的合作项目。项目投资4亿元建设年产840亿颗LED显示屏灯珠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年税收将达到5000万元,可带动就业500人。

为了给入园企业提供良好的条件,阳城经开区始终坚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项目发展质效。

深入开展“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深化审批服务改革,梳理项目建设全过程、闭环管理涉及的审批事项,建立完善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提升审批事项办理效率,做实“区内事区内办”。 加大标准地收储力度。针对园区项目招引情况,2024年计划争取土地指标378.81亩,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

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快台头、安阳、八甲口3个园区10条线路新建改造;开工建设安阳园区中水管网,加快一期雨污分流改造,新建二期污水管网,确保园区水电气暖等生产要素与区外对接,与企业连通。

按照“一切围绕项目干”的部署要求,阳城经开区设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建立“指挥部+园区+公司”的项目服务专班,配备招商、审批、环保安全等工作专员,从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投产、入规等各环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变革重塑体制机制活力奔涌

为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阳城经开区主动应变局开新局,通过厘清关系、健全体系、狠抓突破、创新举措、强化保障等措施,全力推行“三化三制”“管运分离”改革。

出台《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化三制”总体方案》,以扁平高效、运转顺畅为目标,对内设部室职能进行整合优化,明确部室职责和岗位设置,按照承担责任、任务量等确定岗位系数。落实全员竞聘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普通职工双向选择,实现定岗定人、人岗相宜。推行分层分级管理,年初将指标任务细化分解至园区和部室,通过过程目标双统筹,实现层级管理、优绩优酬。

坚持以做精管委会、做强平台公司为方向,全力推行“管运分离”改革。制定《阳城开发区“管运分离”改革三阶段实施总体方案》,明确管委会和平台公司职责,建立形成“总公司+园区公司+专业公司”的管理运行架构。根据市场化运营管理服务需求,成立山西同耀建设运营有限公司、阳城坤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阳城台头现代精细化工园运营有限公司等园区运营公司和山西华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阳城恒业土地综合整治有限公司等专业公司,积极参与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运营、专业化服务。

园区运营公司主动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经开区发展战略和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国有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投资拉动系数逐年放大。如今的阳城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弘毅电池、泓浩陶瓷干法制粉中试项目、松吉电动车等顺利投产,智能影像半导体、3-巯基丙酸甲酯、国邦陶瓷等项目签约落地,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更富活力,比较优势日渐突出,签约项目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快速转变,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速开辟,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正在重塑。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振海 通讯员栗园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