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如何攻克难度较大的书,掌握精髓内容

第四节 如何攻克难度较大的书,掌握精髓内容
2024年05月10日 14:17 进击的阿秀

哈喽大家好,我是阿秀。

我跟很多读者都交流过,我发现很多人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阅读能力不高。

看起来很认真的读完了不少书,但是经常你一问他,就会发现他完全没有理解书的意思,甚至还完全曲解了读过的书。

这就跟练武功一样,不练可能一点事情都没有,但是如果练错了,就有可能走火入魔。

一般来说,有这种情况的朋友,都是因为这么几种原因。

第一,就是可能阅读理解能力不过关,从中学开始就已经这样了,但是又没有经过比较好的训练,所以一直读书效率不高。

大家千万别以为这是少数情况,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我不是在做微博和公众号嘛,我经常会发现很多朋友,就连读一篇两三千字的文章,甚至200字的微博,都经常会曲解文章的意思,甚至读出来完全没有表达过的内容。

第二,可能是强行阅读超出自己阅读能力的书目,也就是说书很难读,而他的阅读能力又不高,所以经常读不懂。

比如有些读者,就很喜欢读一些传统文化的书,有的是佛经,有的是古书比如传习录这种,还有的可能喜欢读一些哲学书,例如什么黑格尔、康德。

但是发现自己完全读不懂,要么似是而非的坚持下去,要么就去网上读一些没什么权威性的解读书目,反而会被带入歧途。

但可能很多朋友也迷茫了,那如果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或者我想要读一些超出我实际能力的书,我应该怎么办呢?尤其是怎么知道我读的对不对呢?

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个方面,怎么确保自己已经把一本书给吃透了,或者在自己读不透一本书的时候,应该怎么找到一个助推器,把书读透读懂。

01权威解读:入宝山的捷径

对于这种很难懂,或者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读懂了的书目,第一个办法就是找到一篇权威的解读文章,或者网络上比较火的解读文章,来对这个书目的内容进行梳理和预习。

大家一定注意,找这种解读性内容,最好不要找评论性质的文章,因为那种文章的主观性质太多了。我们对这种解读性的文章,并不是为了接受解读人的立场,而是为了更快地了解书目的核心观点和内容。

所以在寻找解读性文章的时候,最好找那种对每个章节都进行了介绍、总结和汇总的内容。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地图式阅读,这种方法非常常见,因为我的知识储备、人生阅历,让我没办法很好的理解这本书,那我就去找其他人的解读,可能人家的知识储备和阅历,都要远超过我。

比如有人没有办法读懂《孙子兵法》,那你就可以去看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类似的还有很多,有一个比较权威的人,或者解读比较好的人,解读了一本书,那我就可以通过阅读他这个讲透系列,侧面了解原著的内容。

这里有这么几个关键点:

第一是只有特别经典的书目,才有这种被解读的资格。比如华杉只讲了《孙子兵法》、王阳明的《传习录》,以及《论语》。实际上如果不是特别经典,也没必要去读讲解类的文章和书。

第二是要尽可能找信得过的人,或者传播比较广的解读文章和书目。因为如果对方阅读太差,可能他自己也没读明白,那怎么能指导你呢?

那应该怎么选择呢,如果在你不了解作者具体情况的前提下,一方面是要选阅读量高的,另一方面是要选点赞比较多的,经典的文章。

为啥呢,因为这些内容经过了大量读者阅读,读者里卧虎藏龙,里面的一些错误,大概率已经被纠得差不多了。

不太可能有一篇胡说八道的文章,反而会经过大量的传播,以及一代又一代读者的认可。

第三是,找到这种认知地图,并不代表你就不用读书了,反而是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书目要有更深刻的理解。要反复重读。

02越是没读懂的书,就越是要多读几遍

我以前跟大家讲过,有一种学习方法叫抢占式学习,意思就是越是难攻克的知识,越需要你硬着头皮顶上,你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虽然很多,但是这也代表着你会获得更巨大的收获,而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你认为必须要把这本书读懂,以及这本书是公认的好书,当你全力以赴把这本书死磕下来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读书的能力会大大提升,很多以前想不通、看不透的东西,在你的眼前会逐渐明朗。

这确实一个笨办法,但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对于大多数书目来说,都是每一次都能有一次的收获,知识和知识会逐渐交融起来。

理论上来讲,只要你还有耐心,你读得越多,你的收获也就越大,

我还在北大读研究生的时候,我记得有些老师会布置非常多特别艰难晦涩的书给我们读,我们一样会很容易选择放弃。

老师就说不能放弃,因为有些很难的书,你现在不读未来就更不可能读了,读懂了这本书对你的进步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对大家也是一样,越是艰难的书,越是要想办法攻克下来,收获也就越大。

03费曼学习法:讲给别人听,或者把书上的内容写出来

第三个方法,就是费曼学习法。也就是把你读到的内容讲出来,讲给别人听,或者写成一篇文章,然后再根据自己在讲述中,发现的漏洞和打磕巴的地方,再回去重新把书读一遍。

费曼学习法,是大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出的一种顶级学习方法,既能够提升你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出你的知识当中有什么漏洞。

这种方法分成四个步骤:

首先你需要把这个课程,或者书目,大体看完一遍,有一个初步了解。

第二步,你需要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或者写成一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

第三步,是你要在讲述或者分享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记得不够牢固,或者回忆不上来,或者给别人讲不清楚的地方。

第四步,是带着这些疑问和纠结,再回去把不懂的地方重新再学习和阅读一边。

我建议大家哈,不管是你在给别人讲述的时候,还是在写文章的时候,都可以对整本书或者整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你可以这么做:

首先,可以把一些你觉得没那么重要的地方给删减掉,或者几个不重要的部分,合成几句话带过,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比如我看过一本书,讲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可能其中的,为什么睡眠很重要,睡眠不好带来的危害,你就没必要认真看,因为所有人都知道。

那你在讲述的时候,就可以把这部分省去,或者直接讲大家都知道睡眠的重要性和睡不好的危害,我就不再赘述了。然后专门讲怎么睡好,就行了。

其次,对于那些意思相近的内容或者板块,可以总结归纳一下,把相近的放在一起讲。

比如原书讲了12个部分,那你写文章的时候肯定不能写成12个部分,分成三到四个部分,把意思差不多的内容都归纳在一起。

类似于我讲了12个表达方法,可能三种是讲即兴表达,三种是讲职场沟通的,三种是讲高效表达的,三种是讲表达结构的。大多数内容,都可以根据某种归纳方式,放在一起。

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因为如果内容太凌乱杂乱,你在记忆和讲述的时候,就很难表达,听你说话的人也很难理解你说的内容。

你可能能记住四个主要结构,但你很难记住12种方法。

第三,完全可以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而不要纠结是不是用了书上的原话。

费曼曾经讲过一次高等物理和数学,他没有用特别复杂的语言、概念和理论,他就是把这些知识都写在了12页纸上,娓娓道来。完全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恰恰证明费曼是把这些知识都吃透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追求对一门知识的理解,也不是把所有内容都背诵出来,而是吃透背后的逻辑,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再给你一个机会,你也可以把这个结论再推导一遍也就够了,而不需要你一字不漏的对原文进行背诵。

这样的话既表明你没有吃透原文,也意味着这种是非常困难的,随便一本书都是几万字,你是不可能做到全文转述的。

04333原则证伪:把知识放在不同场景下,验证3次

第四个方法,就是333原则。

我们古人说,要学会举一反三。意思就是当你学到了一种知识,要举出三种反例,或者三种不同的场景。

我在学习方法那门课上讲过,这叫做333法则,就是当你学到一门知识之后,可以针对这个知识举出3种反例,当然也可以是支持这个知识的3个例子,或者把这个知识放在三种适应的场景当中,再或者应用3次,把这个知识或者方法,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

简单概括一下333法则,就是把一个知识,放进3种场景,找到3种支持或反对的案例,使用3次。

放进3种场景,就是为了让你明白,这种方法能用在什么场景当中,等到有机会你能马上就用起来,同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种知识。

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讲了「要事优先」,那你就思考一下,什么是重要的事,是在什么场景当中,要事都优先么?

找到3种支持或者反对的例子,是为了让你能够独立思考,而不是把书上的知识全盘接受,而是举出三种例子,证明这个理论确实是对的,或者根本是错的。

使用3次,就是为了让你熟能生巧。因为你看100遍菜谱,也不如亲自上手,把这道菜做一遍,来的感受更深更真切。只有当你使用了3次以上,或者跟别人讲了3次以上,这个知识才算是真的属于你了。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如果你遇到比较困难的书目,应该怎么帮助自己理解和学习,同时确认自己理解的是正确的。

首先,就是找到权威的解读文章,通过别人的解读,先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思,给自己理解和阅读提供帮助。

其次,就是反复阅读同一本书目,读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大。

第三,就是要使用费曼学习法,把一个知识讲给别人听,或者写成文章,在这个过程当中对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当发现有地方讲不清楚或者记忆不清时,再回去重新学习。

第四,就是使用333原则,找到3种使用的场景,找到3种支持或者反对这种知识的例子,然后把这种方法使用三次,或者起码讲述三次,加深印象。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咱们下期再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