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大连再添“金钥匙”!

优化营商环境,大连再添“金钥匙”!
2024年03月08日 18:49 新闻大连

大连市行权管理系统

正式上线运行啦!

近日,大连市数据局召开行政职权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动员部署及使用培训会,同步上线大连市行政职权管理系统。这是破解行政职权管理“瓶颈”的“金钥匙”,是大连市优化政务服务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大连市行政职权管理基本实现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

01

什么是行权管理系统?

行权管理系统是大连市行政职权管理系统的简称,是一个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我市各级各类行政职权的调整、运行实施规范管理的综合平台。

02

为什么要上线这套系统?

以往行政职权调整的过程,有两种方式:

一是国家、省、市、区逐级统一下放或调整;

二是各地区(园区)根据需求自主申请。

两种都是通过线下方式进行,各层级都是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组织本级部门对照进行职权调整,下发文件,并根据新调整的职权内容,调整网上办事范围和标准,又称办事指南。

经过多年历次的调整,管理人员的更迭交替,一些地区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比如:

职权底数不清晰,表现在:

1.部分职权已经取消或收回了,依然挂在网上;

2.已经有的职权自己不知道,依然向市级申请下放。

职权认领不规范,表现在:

 1.同一件事,在这个区能办、在另外一个区办不了。

 2.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办事标准不一样。

◆审批后监管不到位,表现在:

 1.只申请了审批职权,没有申请监管职权,出现审批后无人监管,造成监管缺失。

 2.审批职权和监管职权未做关联匹配,监管部门不明确,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有了行政职权管理系统,这些都不再是“问题”。

大连市深入贯彻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按照“一个中枢、两项机制、三个对接、四大目标”的工作思路,在省内率先建设行政职权管理系统,统筹解决各级行政职权底数不清、下放取消调整效率不高、政务服务事项认领和办事指南不统一、审管联动性不强等系列问题,全面提升行政职权运行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水平。相关案例“运用信息化、制度化手段规范行政职权管理”作为全省唯一,获评人民网“2023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一个中枢

就是建立本地行政职权数据库,全量汇聚大连市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和权责清单目录,形成一张市区两级行政职权的“大备单”,记录每项行政职权的调整过程、归属部门,便于各种检索和筛选,彻底解决行政职权底数不清晰问题。

两项机制

1.构建规范高效协同的简政放权工作机制。依托系统实现行政职权申领、下放、划转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解决以往线下沟通效率低、进程慢等问题,实现调整过程全程有记录可追溯。

2.建立事项认领和办事指南编制审核机制。改变以往各地区“各自为战”局面,通过系统统一组织事项认领和办事指南维护,系统对同类区差异化情况自动识别,提示开展针对性审核,从而达到“同类区事项同标准认领”和“同一事项同标准办理”。

三个对接

1.与数据源对接。与省政务服务事项库和权责清单管理系统对接,实现行政职权全量汇聚。

2.与业务支撑系统对接。与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和“一网协同”对接,确保全流程电子化管理。

3.与应用系统对接。与大连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奠定坚实基础。

四大目标

1.规范事项管理。采取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和办事指南联动调整并由市级营商部门统一审核的方式,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管理。

2.精准放权赋能。通过分类制定职权调整标准化流程,全过程线上流转,全环节可视化监控管理等信息化手段,统筹解决行政职权下放取消调整效率低、运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3.辅助决策分析。通过全量汇聚各级各类行政职权事项数据,灵活匹配要素内容和查询统计条件,分析形成图形、表格、文字等多样性数据模型,以大数据可视化手段辅助决策分析。

4.提升审管效能。建立审批职权与监管职权的关联匹配关系,实现行政职权“全链条”下放,通过平台对接、数据共享、建立关联等多种手段,实现行政职权从审到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全面提升审管效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