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摇篮基地-记耒阳市哲桥镇太屋小学

儿时的摇篮基地-记耒阳市哲桥镇太屋小学
2020年01月07日 13:56 王伍林SEO

大家好!我是耒阳市哲桥镇太阳村(原太屋村)太屋小学的一名学生,在校时间为1998-2002年。今天来和大家讲讲我的“摇篮之都”。

在写我的小学真实故事前,我想说说初中老师的一句话来开门见山。

初中重点班班主任廖书铨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要努力读书,人的一生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出去,现在你会觉得舍不得初中的生活和师生,但这都是学生必须面临的一个环节,你会发现,当你读大学的时候,那批同学才是能帮到你的人,最有感情深厚的、真实的面孔,离你越近的人越能互相帮助。”

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骨子里。

从那时起,我开始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很多时候,道理人人都知晓,但是没有点醒你的时候,就会消失。在社会生涯中,经常会想起廖老师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

大多数从农村出来的孩子,都有一股干劲那就是要改变自己。但是都是长大后才能挖掘出来,18岁到38岁才反应过来。

总而言之,这还是处于时代、环境所影响的。严重点来讲,那时候的我们都不如现在幼儿园的学生,懵懵懂懂度过童年。父母未受到高等教育,不懂得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生活环境落后,无法得到教育和实践,完全靠老师倒背如流的念经度过,同学与同学之间都是几个几个成群在一起玩,犹如拉帮结派般。

回想小时候最有趣的几件事,就是2毛钱买一斗(50克)瓜子,你一点我一点,坐在一个小角落磕着。约战,与敌方说好目的地和时间,这时候双方都会叫上几个好友等着挑战。去附近的池塘抓青蛙放在书包里面背回去。在课桌上刻字,引起同学的重视。在二楼上课时跺脚,让下面的同学没有心思上课,老师冲上二楼制止。还要,就是双人课桌的同桌会划一条线分桌,不许越界。

从上述可以看出,其实人的本性,早就有强烈的辨别分析能力和规划能力,只是时代的家长和老师无法挖掘导向我们的乐趣。完全是我们自身的自娱自乐。

回想起,那年从镇上中心幼儿园调我们小学的贺老师,我认为从现在的角度说起,他就是从大都市出来的老师教师不一样,比时任小学老师要懂得引导、表扬、行为规范等都值得学生们参照学习。虽然教我我一年的课,但是我们那届最深、最崇拜和最敬佩的一位老师。

因为学生做对了,他会竖起拇指对学生进行表扬。当学生做错时,他会严厉批评。当学生早上来读书时,他看到会向学生问好。可以用琴棋书画舞样样通来形容这位好老师了。与此同时,还会与学生们谈谈心,了解学生们的快乐与忧伤,为其学子排忧解难。可以算得上哲桥镇上唯一一位德才兼备的教师。

读大学时,好几次主动去找他,都没见到,很想当面感谢他的教导。他的回忆相信我的那一届都知道。印象最深、最崇拜和最敬佩的还有钟林兵、钟群形、黎老八、谭奇友等老师,他们可以算得上三代人的启蒙老师。

让我们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钟群形老师,估计我爸那一届也是,经常会叫数学差的学生上台算数,算不出来他就拿出他的整人利器,又是骂又是打的。当地有句这样的话,他一直拿着这句话来骂我们成绩差的“被红薯犟(吃的意思)蠢了”。1米量尺抽背、打大腿肚,狠狠地打,第二天成青紫色还要大。可想而知,狠不狠?要是换成现在的年代,估计被开除和进牢房了。俗话说得好,“棍棒之下出才子”。似乎在他手上读书的学生也没有才子。惭愧惭愧!

钟林兵老师是我们的音乐老师,教我们的最熟悉爱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义勇军进行曲》,幽默歌曲《两只老虎》和《让我们荡起双桨》。似乎每次听到唱这首歌曲都会想起这位启蒙老师带给我们的财富。

黎老八老师和谭奇友老师均属于我们的语文教师,但谭奇友老师还有另外的一个职务太屋小学校长。

黎老八老师相对来说比较幽默,憨厚来形容他,教我们语文的时候,像和尚念经似的一路带过。比较喜欢带学生玩户外,最深刻的事;每年摘茶籽时,都会叫上班上的人帮他采摘茶籽并且定量。没完成的,从家里带过来补上,那时候的我们无一不听从。

谭奇友老师,比较严格的一个老师,毕竟身为校长。长着一副严肃的脸庞,高大的身材再配上一校之长的身份。教书相对来说简单易懂,让我最深刻的那时候我们班的很多同学的语文都及格了。

那时候我们班上是18个左右,每个教室的学位数都差不多。虽然,同班同学同为一个村,相距不到方圆3公里,但感情真的不深厚,不真实。几乎都没有什么联系,即使逢年过节见到了,都只是一个招呼罢了。都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故事。

如今的校园破旧不堪。据了解,学校始建于民国时期,后经过几次修缮。学校共有两层6个教室,2个教师办公室,1个教师食堂组成。红砖瓦房结构、二楼为木质地板,基础设施似乎只有一个跳远沙池和乒乓球台。那时候及其简陋的环境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不容易啊!

这就是我的开头所说的“摇篮之都”。

这是小学的大门口,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出入口,两侧房屋都是小卖部,每到放学时都会蜂拥而至的来这里买瓜子、泡泡糖、麻辣。然后都聚集在这个巷口吃完。

这是学校的饮用之泉。那时候的学校没有矿泉水,只有地地道道的地下井水,也没有什么水杯。每次口渴了,都会跑到这里来用手接捧着水解渴。

这里就是公布栏,每次都是公布课程表、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学校标语;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游戏机,这里基本成为学生们“打嘛拐”“掷石头”的基地。

这是公布栏写着几代人的“小学生守则”,一般由村干部和学校老师每年按照字体更新。每当学生搞破坏就会抓到这里来读一遍。

这个楼梯是上二楼的唯一通道,而楼道下则是第二基地。一般都是女生玩“掷石头”的基地。

二楼的走廊,地板为木质板,那时候的木板为真材实料,相对现在公园走的木板来说好几倍,最起码,这个不会腐蚀。每次冬天都会站在外面晒晒太阳,你追我打的场景。

这是二楼的某教室地板,木板被挖个小猫眼,同学们经常下课后会在这个小猫眼望着下面教室的同学。没有现在的监控器,只有儿时的快乐感。这都是学生手工打造的椭圆形猫眼。

这是“学校一号”,俗话说“铃声一响,黄金万两”。而这个是“铃声一响,全部到岗”,那时候再调皮的同学,听到这玩意,都会乖乖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这几十年难改变的课表,我读书的时候也一模一样,这是摘自2013年的课程表,依然只是改某年和某期。这应该是镇上统一安排的。学校没有电脑,没有电视。除了灯泡用电以外,其他的都是手工操作。就连每周一升国旗的时候都是班主任手拉徐徐上升的。

这就是我4年小学生涯之地,那时候读书好的坐在最前排,中间的不好不差的。最后的是“打摆子”的。似乎小学、初中、高中都是这样设立的?请问创始人是谁?难道是“教师”?

这是我们男生厕所一角。整个学校的绿化一带,只有这里算得上风景。

原创于2020年1月7日

拍摄于2017年6月15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