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项目“特殊身份股东”核查周末刷屏!求证:监管确有框架但无实施细则,停止受理和暂停审核系臆断

IPO项目“特殊身份股东”核查周末刷屏!求证:监管确有框架但无实施细则,停止受理和暂停审核系臆断
2021年04月19日 11:55 财联社APP

财联社(北京,李慧敏)讯,4月18日晚间,一则源头为自媒体公号的消息刷屏。

这条消息显示,监管层近期再度针对拟IPO项目中具有特殊身份的部分股东加码核查,而所谓的“特殊身份股东”,包括证监会系统内部任职的前官员与曾任职发审委的前发审委员们。该消息还表明,上述前发审委员、前官员直接或通过参与发起基金间接投资的项目,其IPO申请将暂缓不予受理,已申报的则暂停推进。

对此,财联社记者在向多个信源求证后获悉,目前监管层面确有加强核查的要求和方案,但仅仅是一个尚未细化的框架方案,并没有实施,所以坊间所传“不予受理”和“暂停推进”均属臆测推断。

“特殊身份”核查涉证监系统前官员、前委员?

自媒体报道显示,监管层在近期内部下发通知,要求对证监会前官员和前发审委委员直接或通过参与发起基金间接投资的IPO项目进行重点核查,需说明这批“特殊身份股东”具体参股和持股的情况以及合理性,并要求提供详细的资金来源等证明。

有知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证实,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关于加强“特殊身份股东”的核查要求,也出台了相应的框架,但是一个粗线条的、尚需细化的方案。

自媒体报道还表明,目前已经暂停了存在这些“特殊股东”的项目,也就是说,凡待申报IPO企业中,存在有证监会前官员或前发审委员入股的企业,其IPO申请将暂缓不予受理,已申报企业则暂停推进。

对此,有接近监管人士表示,“不予受理”和“暂停推进”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方案并未开始实施,甚至连操作细则都还没开始完善,所以上述说法应系市场主观臆测和推断,为不实信息。

监管官员离职后下海部分变为“特殊股东”

近年来,证监会系统官员“外流”现象频发,市场分析“薪酬”问题和职业上升空间受限是两大主因。

“下海”的证监系统官员,一部分流向相关机构或者上市公司就职。证监系统卸任官员曾身在其中,且对监管有深入理解,因此在对上市公司管理上,就会更趋向于规范,从这个角度来说,下海官员有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另外一部分,则可能系自身或者与他人合伙创办私募投资机构从事股权投资。而这种投资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官员经历和积累的资源。

此次监管更为关注、准备进行严格核查拟IPO企业中的“特殊股东”,便是主要针对后者。

自媒体公号的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表示,近年来,曾有多起关于证监系统前官员或前发审委员“突击入股”拟IPO项目的新闻引发舆情论关注,也同样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IPO项目因涉及利益重大,一直以来被视为“腐败”的重灾区,再加上证监系统原官员、特别是负责把关审核前发审委员等的敏感身份,在如今整体趋严的IPO监管中,严防“特殊股东”们利用“优势”进行“利益输送”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对资本市场“三公”原则的充分执行。

与此同时,自媒体报道还指出,明泰股份可能首当其冲,成为“靶子”。

招股说明书披露,明泰股份在2019年9月之前,公司股东几乎都是公司员工和关联人士;而在即将申报IPO的前夕,公司突然引入6家外部机构股东,可谓个个背景不凡。

2019年9月16日,明泰股份召开201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引入投资者暨增加注册资本及修改公司章程等议案,同意引入投资者平阳朴明、温州瓯瑞、宁波通泰信、宁波通元优博、安徽森阳鑫瑞、合肥丰德瑞为公司新股东。

据媒体报道,上述6家机构股东不仅个个来头不小,且其中多家还有关联性。在这些机构股东的背后,多位证监系统的前官员包括原IPO发审委员隐身其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