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港交所上市:股价最高涨幅超42%,靠直播打赏去年盈利7.91亿

映客港交所上市:股价最高涨幅超42%,靠直播打赏去年盈利7.91亿
2018年07月12日 15:27 柒财经

7月12日,手机直播平台映客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按照每股发行价3.85港元计算,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49亿港元。 柒闻网了解到,映客开盘价为每股4.3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2.21%。随后,映客股价盘中一度大涨超42%,最高达到每股5.48港元,市值突破110亿港元。截至发稿之时,映客股价为每股4.51港元,成交量为1.48亿股。

此前,映客于6月28日起至7月4日进行公开招股,发行3.023亿股,10%于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价在3.47港元至5港元之间。公开招股结果显示,映客总计接获5714份认购合共约8061.2万股,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总数3023.4万股的约2.67倍,轻微超额认购。 奉佑生在现场致辞中表示,创立映客,初衷是希望通过视频直播将天南地北的年轻人连接起来。映客用了三年多,成为了港股的娱乐直播第一股。上市之后,映客有更强的信心和动力,推动娱乐视频化的战略,实现业务创新、营收增长和投资布局。直播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上升映客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映客营收分别达到43.3亿元和39.41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14.67亿元和2.39亿元,经调整后录得净利润5.68亿元、7.91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注册用户突破1.95亿人,有3680万用户以主播身份直播各类表演。 此外,映客主营业务主要分为直播业务、网络广告和其他业务三大板块,而公司收入大部分来自直播业务,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期间,直播业务所得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6%、99.8%、99.4%。

换言之,映客的收入过度依赖直播打赏,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映客表示,其网络广告业务的发展策略一直较为保守,只与少数广告商进行合作,并力求开发干扰少的广告。另外,映客于今年成立广告销售团队,广告业务已逐渐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从招股书来看,2016年映客的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量(MAU)由第一季度的1537万人迅速增长至第四季度的3000.6万人。但从2017年开始,映客的月活数出现下滑,2017年Q4映客月活数为2518.万人。 与此同时,与月活数变化趋势同步,映客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数量在2016年Q4达到248.6万人。随后,这一数据在2017年出现明显下滑,2017年Q3最低下滑至61万,仅为高峰期的四分之一不到。2017年Q4映客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数量小幅增长至65.2万。 映客方面表示,无法保证公司业绩日后能够维持大幅增长,如果没有办法以成本效率更高的方式留住用户的话,映客未来的业绩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股权信息方面,映客董事长兼ceo奉佑生持股比例为20.94%,联合创始人廖洁鸣和侯广凌分别占股4.69%,多米在线持股14.59%、昆仑万维持股10.23%、紫辉创投持股7.29%,腾讯和宣亚国际持股不足1%。市值低或成发展硬伤映客在招股书中指出,上市筹集资金拟用于拓展业务及丰富平台展示内容、开展营销活动及推广品牌、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物色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以及补充一般营运资金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7年在国内的移动直播平台中,映客活跃主播人数排名第一,收费排名第二,付费用户人数排名第三。 尽管映客近年来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但据相关计算,映客的估值约为同类直播平台虎牙市值的21%,且市盈率并不高。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映客的想象空间太有限了。按照募资额来看,敲钟后映客最高估值突破110亿港元,随后还是波动下降到90.9亿元。 在敲钟仪式的现场谈到映客的市值相对低的问题时,奉佑生表示,映客的定价被称为良性定价。“我们希望把盈利空间给到投资者,我们并不看重短时间的估值。” 除了同类视频直播公司之间竞争激烈之外,异军突起的短视频平台也让映客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映客方面表示,出现用户流失现象的原因,还是在于2017年整个行业的活跃及付费用户群增长放缓、一部分用户在初始试验阶段后活跃度降低、中国移动直播市场进一步分化以及用户有其他线上及线下的娱乐选择等原因。 而港股上市也不是映客第一次启动上市计划。2017年9月,A股上市公司宣亚国际拟以28.95亿的价格,收购映客直播48.2478%股权,估值为60.5亿元。这一交易在业内饱受质疑,映客被指“自己买自己”、“借壳上市”,深交所监管也进一步收紧。最终宣亚国际宣布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此后,映客开始寻求独立IPO。 如今,映客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在国内视频直播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上市后的映客能否保持优势、突出重围还尚未有定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