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银行冲刺港股IPO:非息收入占比低是关键软肋!

九江银行冲刺港股IPO:非息收入占比低是关键软肋!
2018年05月14日 07:00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近期分析过不少银行,有股份行,也有城商行,但资产规模都在万亿级别以上。

事实上,近两年不少规模更小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也都实现了上市。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今,A股和港股共有17家银行成功IPO,除了邮储银行和浙商银行外,其余均为城商行和农商行。

而在今年,港股市场又先后迎来两家总部在江西的城商行递交IPO资料——2月份递交的江西银行和4月份递交的九江银行。这两家城商行将争夺“江西省第一家上市银行”之位。若两家银行都能成功IPO,那么A股和港股上市城商行数量将增加至20家。

根据公开资料,截止2017年9月底,江西银行总资产规模为3689.7亿元,而截止2017年底,九江银行总资产规模为2712.54亿元。两者与当前已经在沪港深三个交易所上市的41家银行相比,资产规模较小。

2018年是金融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前有MPA,后有资管新规,银保监会正式挂牌,商业银行面临全新的市场和监管环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以最近申请上市的九江银行为例,其新鲜出炉的IPO聆讯资料正好可以供我们对银行业,尤其是城商行进行解读。众所周知,招股书往往是一家公司自揭风险最全的文件之一,因此对于银行的风险,此时不研究更待何时?

下面,我们就按照九江银行招股书中自己披露的数据,对其业务情况乃至同类型的小城商行进行一个素描。

先看收入情况。

非息收入成“软肋”:占比不足一成 城商行中处低位

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是小型银行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九江银行问题尤其明显。

聆讯资料集显示:九江银行净利息收入一直占公司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2.9%、98.1%和96.3%。

以2017年数据为例。2017年,九江银行营收58.54亿元,其中净利息收入56.39亿元,也就是说非利息收入2.16亿元,占比仅为3.67%。下表为19家城商行2017年非息收入占比排行:

可以看到,除了上海银行和宁波银行外,其余17家城商行非息收入占比都在30%以下。而九江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不到5%,仅高于锦州银行。数据显示:与已经上市的绝大部分银行相比,九江银行更依赖利息收入。

那么,九江银行的利息收入的结构又如何呢?继续顺着九江银行自己披露的风险因素往下看。

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高 如何应对新的监管环境?

九江银行在聆讯资料中提到,“本行面对有关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的风险,本行投资资产可能蒙受重大损失或回报大幅下降,可能对本行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这不是客套话,九江银行自身的风险提示很“诚实”。在此项风险因素下,九江银行重点提到了应收款项类投资,包括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及其他中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近年来,九江银行来自应收款项类投资的利息收入占比利息收入总额维持在36%左右。

根据聆讯资料,九江银行2017年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为118.354亿元,其中来自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投资的利息收入为55.028亿元,占利息收入的46.5%,而来自客户贷款及垫款的利息收入占比仅为40.6%。可以看出,九江银行的创收由投资和放贷这两项“马车”驱动。

更加需要注意的是九江银行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投资中,应收款项类投资占了大头,截至2017年底,应收款项类投资699.04亿元,占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投资的比重高达66.9%。

我们以应收款项类投资占生息资产比重排序发现,九江银行的占比虽不是最高,但也以36.32%跻身19家城商行第五名。

最近两年的银行业监管政策,尤其是资管新规,对于非标资产的监管趋严。如果能够成功上市,如何应对针对非标资产的监管,同时保持营收和利润增长,是九江银行管理层面临的一个挑战。

核销激增60倍 不良率下降能否继续?

说商业银行的财务指标就不得不说不良贷款率。

前几年,九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城商行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16年,九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99%,城商行的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5%。

造成九江银行不良贷款率偏高的原因很可能与其贷款结构有关。九江银行称,其贷款主要专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该行在2015到2017年小微贷款分别为266.50亿元,411.88亿元与487.44亿元,分别占公司贷款总额的74.7%,84%以及79.9%。

聆讯资料集显示:2015、2016及2017年,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者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为2.43%、2.75%和2.51%,明显高于该行整体不良贷款率的水平。

2017年,九江银行不良率大幅下降:2017年不良率仅1.62%,同比骤降0.37个百分点。与已经上市的城商行相比,九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从偏高,降低到接近行业平均值。

根据九江银行在IPO资料中披露的数据分析,不良贷款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核销、收回及处置的不良贷款增加。翻查资料,2017年,九江银行仍新增不良贷款约10亿,与2016年持平;但不良贷款核销却由2016年的600万元上升至2017年的3.67亿元,1年时间激增近60倍,成为不良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九江银行在聆讯资料集中称,“倘本行未能有效保持贷款组合的质量和增长,本行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或会受到重大影响。”

不知道未来加大核销力度是否还有空间?核销带来的不良率下降,又是否可以持续?

过去几年,商业银行在港股IPO认购情况冷热不均,曾出现多家城商行IPO认购清淡的情况,也有邮储银行的国际认购相对火爆。而近期,伴随着内地资金南下,港股IPO情况整体火爆,阅文、众安等明星公司均获大比例超额认购。

九江银行从提交聆讯资料集到最终能成功上市,尚需时日。虽然资产规模不大,但作为江西唯二两家申请上市的城商行之一,这次IPO颇值得关注。(LZQ/CBB)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