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谈牛市,“提振信心”不应成为一句空话!

莫谈牛市,“提振信心”不应成为一句空话!
2018年12月15日 19:35 李志林-忠言

12.15李志林—忠言周评:莫谈牛市,“提振信心”不应成为一句空话!

进入12月,各路机构对2019年股市的分析预测报告逐渐发布,调门也越唱越高,诸如“10年牛市开始了”,“2019年是复兴牛”等,给人一种很搞笑的感觉。

尤其是周四,上证综指、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大涨31点、110点、66点、9点,而周五却大跌40点、178点、193点、38点,全部收出周阴线。这种“过山车”的冷峻,更能让人们放弃对明年股市是牛市的幻想。

1、今年各大指数跌幅是多少?

先看元旦到本周五(12月14日)收盘指数:

上证50从2860点—2423点,跌15.27%;沪深300从4030点—3165点,跌21.46%;中证500从6250点—4337点,跌30.92%;上证综指从3307点—2593点,跌21.59%;深成指从11040点—7629点,跌30.89%;中小板从11341点—7715点,跌31.97%;创业板从1752点—1311点,跌25.17%。

再看从今年年初最高点到本周五的收盘指数:

上证50从3202点—2423点,跌24.32%;沪深300从4403点—3165点,跌28.11%;中证500从6334点—4337点,跌31.52%;上证综指从3587点—2593点,跌27.71%;深成指从11171点—7629点,跌31.7%;中小板从11634点—7715点,跌33.68%;创业板从1918点—1311点,跌31.64%。

无论从哪个指数看,都是深度熊市的跌幅。更何况A股已是熊冠全球10年。说这是熊市末期,人们也许能接受。若谓“大牛市”、“复兴牛”将至,则差强人意。因为,已经连续4年的年底,都一直有人以当年巨大的跌幅为由,称“熊市结束了”。但结果却总是捉弄人!

2、满市场的亏损效应摧毁了投资者的信心

有人经常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连年亏损,归结为“未进行价值投资”、“过度投机”、“炒小、炒新、炒差”所致。但是2018年股市,市场各方全面亏损的严峻事实,却让这些人大跌眼镜了!

先看公募基金。截止12月13日,今年累计清盘数量达到623只,而2017年全年清盘数量仅176只。今年基金清盘数量已经是去年的3.5倍,超过以往19年公募基金清盘数量的总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年初有400只基金的净资产无法达到5000万,沦为“迷你基金”,然而到了12月份,这一数字已经超过1000只。这也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迷你基金”清盘。

再看私募基金。据上证咨询统计2018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清盘数量就超过了4000多只,创下5年新高,而2014—2017年,私募基金清盘量分别为782只、1820只、2288只、3572只。

再看个股的跌幅,。2018年,3500多只个股的中位数跌幅超过了30%;跌幅超过40%的个股达到767只,占比22%;1元—5元的个股超过900只,占比26%;10元以下的个股2100多只,占比超过60%。

大量被一致认为是“价值投资标的”白马股的公募募基金和私募基金,2018年下半年,也遭遇了滑铁卢。特别是满仓加融资的大户,半年就将本金亏掉80一一90%。有的大户2000万,因融资被强行平仓,变成了100万。这表明,当众多理性投资者对白马股的价值预期达到超高度一致的时候,当抱团取暖阵营被打散,随之而来的“多杀多”踩踏风险,也是致命的。

持有白马股,也能消灭理性的价值投资者,这是让人匪夷所思的结局。因为,当市场60%以上股连续几年暴跌,股价都打了1~3折,沦为10元以下、5元以下的低价股时,商品市场的原有的合理估值的标准便顷刻崩塌,改由比价效应起作用了。市场便会失去理性,比誰逃得快,谁能活得下去,悲剧由此而发生。

这是许多曾经诅咒“垃圾股都要跌成几角几分”的价值投资笃信者,万万没想到的。可以说,2018年,是“消灭价值投资者年”。连QFII、RQFII、MSCI、北上资金这些被称为理性投资者的国内外的机构投资者,几乎都未能免于亏损。

占比95%以上、3200多家股进行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都陷入了质押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还何谈信心?

3、导致A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总有人归咎于经济下行压力引起的。

其实,论经济基本面,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到权威媒体的宣传,再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经济基本面非常好,从来没有坏过,而且至今保持全球独一无二的高增长。然而,A股却熊冠全球10年,是扭曲了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有关部门这无论如何是交代不过去的!

虽然2018年4月以后,A股受到外部贸易问题的冲击比较大,但从公布的每个月的经济数据和贸易数据来看,影响有限,不至于导致股市没完没了地下跌。

那就只能从两个根本的原因上去分析:

一是不重视股市对经济的“枢纽”作用。且看从2008年以来,美国走出金融危机、欧洲各国走出债务危机、日本走出经济危机,都十分重视股市的“枢纽”作用,通过股市持续走牛10年,化解了各种危机,促进了经济复苏。

而A股的监管层和管理层,却把股市放在经济、金融、房地产之后,甚至之外,从来没有将全年股市的涨跌与经济的考核挂钩,结合起来考察、衡量。只满足于每年股市融资额的多少,而忽视了股市的投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价值再发现功能、并购重组功能、拉动经济的功能、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功能。股市地位逐年下降、财富效应消失、亏损效应恶化,迫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或者被消灭,或者止损离场。

二是两年的扩容大跃进遭到了报复。从2016年以来,搞史无前例的扩容大跃进,发行新股近900只,融资不过五六千亿,但数倍于新股首发募资几倍的大小非减持,造成了供严重大于求,对市场存量资金竭泽而渔,估值和价值中枢崩塌,股价像压缩饼干那样地不断创新低,使一度达到75万亿的A股市值,如今萎缩到45万亿以下。30万亿的国有资产和民有资产被蒸发。这是违背供求规律、一味求数量发展而必然遭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4、有幸于政治局会议首提“提振市场信心”。

在年内7月、10月、12月三次政治局会议上,都强调了“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基础上,12月13日的政治局会议新闻通稿,出现了“五个首次”:首次提出“提振市场信心”,首次提出“最优政策组合”,首次提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首次提出“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首次提出“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我以为,与股市最相关的是第一个“首次”,即“提振市场信心”。

综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个稳”+“提振市场信心”,我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得不出2019年股市进入牛市的判断,最多是止跌企稳,结构性反弹,维持恢复性的箱体震荡。

5、“提振市场信心”如何落到实处?

“提振市场信心”这句话并不新鲜,在股市监管层层面,像唱山歌那样,几乎年年唱、月月唱,让人听出了“老茧”。

但是,投资者的信心非但没有提振,反而年复一年地受到打击、挫伤,甚至绝望。只是这次是政治局会议首次这样讲,多少给人们燃起点希望,但愿不要再沦为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到实处。

我以为,监管层和政府高层,必须正视危机,找到根源,对症下药,落到实处。

第一,要稳定投资者对2019年股市扩容的预期。

记得2014年5月,监管层发出安民告示:后7个月新股扩容不超过100家。由于投资者有了明确的供求预期,新增资金就源源不断入市,仅7个月,就把死水微澜的股市,从2300多点涨到年底的3234点收盘。可见,稳定股市的预期是多么重要!

据媒体报道,2019年上半年推出科创板的可能性很大。在此情况下,监管层就很有必要对2019年扩容的数量,向投资者提前作出预告。最理想的是:2019年新股扩容以科创板为主,其他板为辅。科创板半年发新股不超过50家,其他板也不超过100家。这样就能给市场稍微有一点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二,对科创板新股的股权结构进行改革。目前只传说科创板在上市新股的筛选标准、T+1制度、涨跌停幅度方面有所创新,但是唯独没有对新股股权结构进行改革创新。

我建议:科创板新股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公众上市公司的要求,将控股股东的比例限制在33%以内,杜绝一股独大,从而一劳永逸地消除“大非”今后没完没了减持的隐患。

第三,大力支持上市公司之间、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通过资产整合、注入优质资产、转型升级,让更多的上市公司转型为新兴产业,把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做优,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第四,按照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尽早使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得到国际承认,建议:2019年加大央企和国企改革的力度,掀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热潮,转换机制,吸引民营企业成为中小股东,增强企业的活力

第五,鉴于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的估值为全球股市最低,为保护中国的国有资产和民有资产的安全,除了给上市公司提供融资、支持回购股份以外,建议:央行增发一部分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直接投资有价值的上市公司股权。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央行就是直接入市买股票或股权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借鉴。

12月只剩十几个交易日了,离“冬播”还有一段时日,估计大盘将围绕着2600点上下50点缩量窄幅震荡,适合低吸高抛,等待来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