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往不胜的7—11,为何在中国大陆却不行了?

无往不胜的7—11,为何在中国大陆却不行了?
2018年03月24日 19:21 中物联金融委

提到超市就想到沃尔玛,提到便利店就想到7-11,这两家巨头,多年来一直稳坐全球超市和连锁便利店的头把交椅。尤其是7-11,其完美的供应链一直是被各行业争相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日本7-11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系统,从一个小小的便利店一路披荆斩棘,甚至称霸全球便利店零售。现在,7-11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7万家连锁便利店,营收超过3000亿元,2017年全球500强排名第167。

在日本,便利店只有两家,一家是7-11,另一家是其他便利店。在泰国,主要城市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7-11,就连比较偏僻的地方,你都能看到那个由黄绿红三条杠组成的独特标志。在台湾,7-11和全家统治了整个岛屿,而这两个连锁便利店,都归属同一个公司。

但在中国大陆,7-11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供应链让其全球称王

上海碓胤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师从原日本7-11常务董事CIO碓井诚的龚胤全曾详细地研究了日本7-11的供应链,他告诉掌链全媒体记者,7-11之所以成功,得益于三大战略。

一是单品管理

一个只有100多平米的便利店,如何将每一个商品卖出爆款,这一直是7-11在思考的问题。

按照7-11的理念: 一品一功能,一品一市场,一品一客户。放在货架上的每一个单品都是有讲究的,极致的单品管理来自于极致的用户需求洞察。

7-11的单品由供应商开发,为了让供应商开发出最好最叫卖的单品,7-11对其供应商商品零加价。供应商将商品开发出来后,卖给加盟商,如果加盟商定货了,供应商就有分成,如果不订货就意味着失败。这种失败的成本是由供应商承担的,因为他们要负担所有的前期投资。因此,供应商在研发商品时,就特别注重洞察消费者的需求。

而消费者的需求怎么来洞察?7-11的研发人员有一个黄金法则,“要知道消费者在想什么,就走到他们中间去看一看。”所以研发人员经常跑到消费者家里待几天,看到他们在干什么,然后再去针对性的研发。7-11的很多美食、零嘴、生活用品就是这样开发出来的。

此外,他们也会去市场上了解已经被验证成功的爆款商品,比如咖啡。7-11的研发人员发现,市场对咖啡的需求量非常大。他们就思考如何开发出比麦当劳还要火爆的咖啡。当这款咖啡面世后,消费者发现,7-11的咖啡不仅口感好,而且价格比麦当劳的便宜,于是都跑到7-11去买,这款咖啡瞬间成了单品爆款,当年卖出了5亿杯的好成绩。

二是IT经营

龚胤全评价:“7-11的IT系统是全世界最厉害的IT系统之一。”这个系统是其老师碓井诚带队开发的。这个IT系统强大到什么程度?自从导入这个系统后,7-11的商品毛利率一直在上升,而库存一直在下降。截止目前,7-11的库存达到了一年 42 次的高速周转,大量的商品不是在货架上,就是在物流运输车上。

和沃尔玛的自动订货模式不同,7-11采用的是自主订货模式,当然,这个自主订货不是说店长一拍脑袋就决定了,而是先由标准化的IT系统对周围的商圈进行精准分析,这个商圈有多少栋楼,楼里有多少人,饭点是什么时候,他们会吃什么菜,楼里有多少餐厅等。然后将分析结果推送给门店,由门店自主订货。

这个系统还会收集和发布供应链的其他信息。举个例子,如果门店旁边有一个展会,这个展会什么东西可能会好卖,IT系统就提醒门店,要多进什么货。

此外,这个系统还会实时分析商品库存,他们甚至会分析盒饭卖完的时间点,“盒饭12 点卖完跟 1 点卖完,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7-11连这个时间都要去分析,这就是商品管理。”

这就是这个IT系统的强大之处,它能精准的分析需求和库存,让7-11的供应链保持轻便灵活。

三是假设验证

7-11的供应链其实是向丰田学习的。供应链管理界,人们有一个共识,一个行业高效供应链的出现往往不是和本行业的顶尖企业学的,而是向其他行业学的。丰田的供应链一直被麻省理工学院作为课堂教学案例。7-11将丰田的供应链借鉴过来,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7-11的“假设验证”就像丰田的“持续改善”,“他们对未来的需求进行预测,并不断改善。”龚胤全说。

大多数人可能想像不到,冬天这么冷,消费者会对冰淇淋和凉面情有独钟,但是 7-11的商品开发人员发现,消费者有这方面的潜在需求,他们做了一个假设,冬天人们对冰淇淋和凉面的需求同样很大。于是他们研发出了适合冬天食用的冰淇淋和凉面。

“不要老盯着竞争对手,研究顾客就可以了。”这是7-11开发商品的理念,龚胤全进一步解释,“他们开发商品是基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不断地尝试,是试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的。”

供应链让其折戟中国大陆?

正是基于这种强大灵活的供应链,7-11从创立之初就保持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亏损。并将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在泰国,人们有事没事儿就喜欢去逛7-11,一切日常必须品在7-11都能买到。一个从中国到泰国工作的成都妹子,因为不习惯泰国当地的食物,基本餐餐和7-11的餐盒为伴,她会给那些初到泰国的中国人推荐,“如果吃不惯泰国的食物,可以去7-11啊,他们盒饭的味道还不错。”

如果你到台湾的7-11,基本上是同样的景象,人流涌动,摩肩接踵。便利店的商品多而全,基本上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一个到台湾留学的大陆学生告诉记者,她每天会去7-11买早餐。“因为可以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动漫周边。”而这些东西,特别受台湾年轻人的欢迎。

我们把目光转回中国大陆。走进7-11,你会发现店面小不说,基本没有原创品牌,商品种类又少又贵,一包薯条能卖到29元,而且这不是个例。一个以普通大众为目标消费人群的便利店,价格贵到如此离谱就有点不合适了。

另外,除非是饭点,7-11的消费者不会很多。在泰国的7-11,一般需要至少2个人收银,在中国大陆的7-11,一个人绰绰有余了。

为什么无往不胜的7-11在中国大陆就行不通了,是水土不服还是其他原因?

龚胤全告诉记者,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日本7-11最大的赢利点是大量原创商品开发和IT数据活用。但在中国大陆,经营模式是过来了,却没有成立最核心的研发团队,“中国大陆的7-11很少有原创商品,7-11的原创属性没有在中国大陆展现出竞争力。”

第二,7-11一半的收入来自服务。水电煤交费、ATM取钱、快递、干洗等,这些服务性收入占了7-11营收的很大比重。但在中国大陆,这些服务基本上都被电商蚕食了,比如水电煤交费被支付宝替代,外卖被美团替代。快递就更不用说了,日本的快递很贵,7-11有进入的空间,但中国大陆的快递很发达,没有7-11份。

基本上,中国大陆7-11的戏份都被以马云为首的行业大佬抢光了。

第三,消费习惯不同。中国是个美食大国,饮食习惯地域差异性很大,盒饭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其实很小。

第四,中国大陆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7-11在中国大陆很分散,东南西北不是一个派系,北京、天津、成都以日本7-11为主,上海是跟台湾7-11一个派系,广州7-11又是香港牛奶公司代理,分散的后果就是,每个地方的供应链都不一样,“供应链没有形成集中采购的优势,采购成本很高。”

掌链全媒体记者崔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