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被采取监管措施,股权转让何时见分晓?

这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被采取监管措施,股权转让何时见分晓?
2024年05月20日 15:28 投资时间网

东莞证券近日被广东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原因是该公司作为泉为科技IPO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履职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田文会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莞证券)近日被采取监管措施,几乎同时,该公司总经理人员发生变动。此外,该公司2023年业绩下降较快。上述种种情况对东莞证券上市也带来更多挑战。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的信息,5月8日,广东证监局决定对东莞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原因为东莞证券作为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泉为科技)IPO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履职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

2023年,东莞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降24.91%。同时,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降9.13%;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降39.59%;利息净收入同比降6.34%。在多项主营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东莞证券当年营业收入同比降6.26%,净利润同比降19.70%。

东莞证券总经理近日也发生变动。5月8日,东莞证券公告该公司5月6日董事会会议同意潘海标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由该公司董事长陈照星在董事会聘任新的总经理之前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中“发行条件”部分规定:发行人主营业务、控制权和管理团队稳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最近三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今年3月31日,东莞证券深交所主板上市审核状态显示为“中止”,原因为东莞证券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而该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转让事宜仍未有结果,这对该公司IPO进程或也有一定影响。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就上述被采取监管措施、业绩下降等问题向东莞证券发送了沟通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投行业务违规被采取监管措施

东莞证券应该不愿意在上市途中被采取监管措施。

中国证监会官网5月10日发布的信息显示,5月8日,广东证监局决定对东莞证券、姚根发、杨娜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原因主要是东莞证券作为泉为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履职过程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一是未对上市公司大额资金往来交易真实性审慎核查;二是未按规定完整填报2019年度现场检查报告。姚根发、杨娜作为保荐代表人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泉为科技于2017年11月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当时该公司名称为广东国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立科技),保荐机构暨主承销商为东莞证券。姚根发、杨娜为保荐代表人。天眼查信息显示,2023年3月7日,“广东国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23年3月13日起,该公司证券简称由“国立科技”变更为“泉为科技”。

2020年4月27日,国立科技发布《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19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据该报告,当年现场检查次数为1次,“现场检查报告是否按照本所规定报送”项下的标注为“是”。除现场检查报告,当年该公司不存在需要保荐人向交易所报告的事项,保荐人也未曾向交易所报告。在“保荐机构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部分,全部11个事项存在问题皆为“无”,采取的措施也皆为“无”。这些事项包括信息披露、关联交易等。

据东莞证券2023年年报,当年该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99亿元,同比降24.91%。东莞证券称,受市场IPO及再融资节奏放缓影响,投行业务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

投资银行的股权业务方面,东莞证券表示,该公司作为中等规模券商,紧抓北交所深改政策机遇,重点布局北交所项目,2023年成功保荐3家IPO 项目发行,完成3家非公开发行项目,股权承销业务规模合计18.44亿元。其中IPO业务承销规模合计4.66亿元。

上述规模与2022年相较有所下降。2022年,该公司成功保荐5家IPO项目发行,完成1家非公开发行以及3家可转债项目,股权承销业务规模合计37.44亿元。其中IPO业务承销规模合计15.88亿元。

业绩下降较快

继2022年业绩下降,东莞证券2023年业绩继续下滑,且此次下滑幅度超出行业较多。

东莞证券2023年年报显示,当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21.55亿元,同比降6.26%;净利润为6.35亿元,同比降19.70%。2023年,券商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2.77%,净利润同比降3.14%。

2020年—2022年,东莞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6.43%、26.41%、-22.41%,券商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98%、21.32%、-25.54%,二者基本一致。

东莞证券称,2023年营收下降主要是受市场行情和佣金率影响,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以及投行业务收入有所下降。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37亿元,同比降14.1%;利息净收入为6.35亿元,同比降6.3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9.46亿元,同比降9.13%;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降24.91%;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0.59亿元,同比降39.59%。

经纪业务收入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8.97 亿元,同比下降10.50%。据东莞证券2023年年报,当年沪深两市全年日均成交同比下降4.02%,不过,该公司代理买卖股票基金交易金额同比下降6.09%。

东莞证券称,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经纪业务与公司投行业务、资管业务等各业务之间的协同,推动公司大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高质量发展。

东莞证券资产也出现下降,2023年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524.84 亿元,同比下降 0.28%。

第一大股东股权转让存不确定性

东莞证券目前还面临第一大股东花落谁家的不确定性局面。

东莞证券2023年年报显示的第一大股东仍为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锦龙股份),持股比例为40%。不过,2023年11月3日,锦龙股份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提示性公告》,拟转让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20%。2023年12月2日,锦龙股份公告称拟调增转让东莞证券股份的股数,最多为6亿股(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40%)。

2024年3月29日,锦龙股份公告称与东莞金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金控资本)就金控资本有意收购锦龙股份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并签订了无约束力的交易备忘录。

2024年4月29日,锦龙股份再次公告称,截至目前,锦龙股份仍须就标的股份交易相关事项继续与意向受让方进行谈判协商,相关的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因此锦龙股份未能在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的提示性公告后六个月届满时披露重组预案。

锦龙股份将依据相关规定积极推进此次交易,继续就此次交易相关事项与意向受让方进行谈判协商,并履行相关内外部决策程序。此次交易相关事项正在推进中,锦龙股份能否与意向受让方达成一致,以及能否获得相关的批准尚存在不确定性。

据《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证券公司的主要股东和第一大股东,应当财务状况良好。证券公司从事的业务具有显著杠杆性质,且多项业务之间存在交叉风险的,其第一大股东应当最近3年持续盈利,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今年一季度,锦龙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去年同期为-248.54万元。2021年—2023年,锦龙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3.92亿元、-3.84亿元。

东莞证券被采取监管措施

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官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