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大格局的人,往往都很简单

拥有大格局的人,往往都很简单
2018年07月14日 09:32 智谷趋势

本周荐书

书名:《规模》

话题:参与文中的话题讨论,留言区随机抽选5名谷粉获得赠书一本。

简介:《规模》是一本集经管、科普、社科、新思维于一身的作品,如果你喜欢读纳西姆•塔勒布的《黑天鹅》、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就一定不要错过杰弗里·韦斯特的《规模》。

温馨提示: 由于赠送书籍到库时间不一致,部分书籍到库时间较晚,所以中奖的小伙伴请耐心等待我们的包裹~望谅解,手动爱心发射!

◎文 | 蒋永军

人类对大的迷思从未停止。

但是大世界的格局,往往都很简单。人们追求大的东西,也不是肤浅的攀比心理,而是在规模之下,世界自有一套更简便的运行逻辑。

杰弗里·韦斯特在《规模》一书中为我们详解了存在于这个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世间万物既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有其相联、相通的外在逻辑。21世纪科学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从生命的复杂性中探索出简单性的基本原则。

物理学中几乎所有定律都来自简单性,所有层级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概念,它们是可以计量的、可量化的。

那么,推而广之,是否存在可以计算的普遍生命法则,使得生物学同样可以用公式表达,成为类似于物理学的可预测、定量科学?那么社会学呢?是否可以想象,无论是国家、城市还是公司,都遵循一定的“牛顿社会学定律”?

《规模》一书告诉我们,是的,有。微小的个体进化系统与庞大的城市、社会、国家进化系统尽然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 打通生物生长、进化规律与社会进化规律,跨学科研究将成为21世纪解决各类重大社会问题的一条捷径。

01

什么是规模:系统远远大于个体之和

关于规模,杰弗里·韦斯特的理念基石是,世界是由无数个典型的复杂系统组成的,而这些典型的复杂系统又是由无数个体成分或因子组成的,它们聚集在一起会呈现出集体特性,但这些集体特性通常不会体现在个体的特性中,也无法轻易地从个体的特性中预测。也就是说,当个体组成系统,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这个系统又会被赋予独特的规模特性。

我们都熟悉的一个绝佳例子便是蚁群。

在数天时间内,它们每次搬运一个颗粒,从无到有建起了自己的城市。这些令人惊叹的大厦是由多层隧道和房间的网络、通风系统、食物储存以及孵化单元构成的,并且由复杂的交通路线提供供给。

如果是人类最好的工程师、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来设计和建造,这些蚂蚁的效率、灵活性和功能性将会让它们得到可以获奖的成就。然而,并不存在任何聪明绝顶的小蚂蚁工程师、建筑师或城市设计师,从来就没有过。没有人指挥这一切。

蚁群的建筑事先没有筹划,也没有得到任何个体观念或集体讨论或磋商的帮助。没有蓝图或总体规划。有的只是成千上万只蚂蚁在黑暗中无意识地工作,将数以百万计的沙土颗粒搬来,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建筑结构。

这一功绩的取得是每一只个体蚂蚁遵守受信息素和其他信号所调节的几项简单规则的结果,它带来了非常连贯的集体结晶。看上去,它们是被编程,按照庞大的计算机算法来执行显微行动。

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幸好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这一过程,得到的结果是:不同个体对异常简单规则的不断重复会产生复杂的行为。

这一模拟也使得我们确信,令人困惑不解的动力和高度复杂系统的组织均源自非常简单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支配不同个体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

我们在许多规模系统中看到的“复杂”背后或许真的蕴藏着“简单”,它们因此或许可以进行科学分析。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复杂的科学进行量化。比如说,我们可以尝试对经济、金融市场、城市社区、公司这些类似蚁群和人体具备系统特性的规模整体进行一定的量化。

2008年席卷全球各地的金融危机就源于范围有限的、相对局部性的美国抵押行业的错误变化导致了市场的崩溃。

如果利用规模系统的理论进行解释的话,那就是,组成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成分强化了其他成分的恶性发展,并脱离了控制、跨过临界点,使得行为发生了极端变化。

那么,在个体发生恶性变化,甚至要影响到整体系统之前,我们是否可以借用一定的计算机算法或量化手段来推演出事态发展的简单逻辑或者简单规则,并借助这些量化的结果来预测复杂系统的极端变化趋向呢?

这完全是可能的。

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公司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就利用这套算法成功预测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他在《原则》这本书中对这种量化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而更令人鼓舞的是,这种量化的方法,也有助于规避人类的非理性思维以及由此带来的非理性行为。

02

万事万物的进化逻辑

每一个轻微变化都会被保留下来,如果它是有用的。

——达尔文

所有生命的运行都是通过把物理或化学来源的能量转化为有机分子,并经过新陈代谢过程来构建、维持、繁殖复杂、高度有机的系统。

而这又是通过两个互不相同而又密切相互作用的系统的运行实现的:遗传密码和新陈代谢系统。

在漫长历史中数百万个微小意外和波动的结果通过自然选择加以固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或者某些反映其他作用机制的潜在模式?

作为一位资深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的确让人吃惊地发现了一个秘密——进化受到了自然选择以外的其他物理学原则的限制:几乎所有生物体的生理学特点和生命历程都主要由其规模决定。

大型哺乳动物寿命更长,成熟期更长,心率更慢,细胞工作强度小于小型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体重增长一倍,寿命、成熟期等时间尺度平均增长25%,心率等速度也会按照相同比例下降。

也就是说,如果知道一只哺乳动物的体型,就可以根据一定的比例法则计算出它其他可测特征的平均值:它每天需要吃多少食物,它的心率是多少,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熟,它的主动脉的长度和半径是多少,它的寿命是多少,它将会有多少后代,等等。

那么我们人类呢?

最为极端、最令人吃惊的群落便是我们自身。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从生活在小型、原始的相对少数人群中进化到用我们涵盖数百万人群的庞大城市和社会结构统治地球的现况。

正如生物体受到细胞、线粒体、呼吸复合体层次上的涌现法则一体化的限制,城市也来自并受限于社会互动的潜在涌现动力。这些法则并非“意外之得”,而是多个结构层面上的进化过程的结果。

03

规模,从城市、国家到公司:中国高速发展的重要基因

一只重量为3千克的猫,另一只重量为30克的老鼠,前者的重量是后者的100倍。猫的代谢率为32瓦特,老鼠为1瓦特。

尽管猫的重量是老鼠的100倍,但其代谢率仅为老鼠的32倍,也就是说,一只体重为老鼠100倍的猫只需要32倍于老鼠的能量便能够维持生命,这是克莱伯定律的非线性特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的典型例子。

韩国的国土面积是新加坡的100多倍,中国的国土面积又接近韩国的100倍。中国的整体代谢率是否只是韩国的32倍,韩国又是新加坡的32倍?

大国相对小国来讲更有利于规模经济发展吗?

为什么人口会聚集在像东京湾、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区域?

这其中蕴藏着什么样的规模逻辑?

想一想规模庞大的腾讯、阿里巴巴,我们能想象这类的公司会在新加坡这样的国家落地生根吗?

“科技强国”、“互联网+”以及克强总理所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很难想象这样的口号在一个中小国家如何实现。或者说,即使有这样的创新意识,在实施的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

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蕴含节省、效益、好处之意。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规模意味着分工使效率更高的专业化;意味着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高效率;意味着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意味着运输、订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规模还意味着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通过水平和垂直联合组成的经营实体,不仅可带来单位产品成本、物耗降低,取得“全产品生产线”的效益,降低销售费用,节省大量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制与开发,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对一个经济实体来说,规模意味着,整个行业的规模变化会带来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意味着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能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

对中国来说,规模可以促使改革开放释放出无限的活力和动能,并可以借助全球化的力量获得无与伦比的全球影响力;规模意味着在中国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时,可以通过转向经济新常态、进行供给侧改革等顶层设计,转变发展动能,形成新的增长点;规模还意味着,中国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掀起互联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当然,无论是什么组织或结构,如果它的规模尺寸任意增长,它的自身重量终将会把它压垮。尺寸和增长都是有限度的。而为了继续增长,避免崩塌,就必须发生改变,即创新。由此,为了建设更大的结构或使大型生物体进化摆脱比例法则的限制,创新就成为必需,要么改变系统的成分构成,要么就改变结构设计,要么二者均发生改变。

就像瑞·达利欧所说的,“不进化,就灭亡”,而创新可以看作是更高层次的进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进行的数次结构性经济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提出,就是一种进化,就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创新。这是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04

城市即人,人即城市

我们都知道北京、上海、西安之间的区别,肯定要比鲸鱼、马、猴子之间的区别更小。

但这三种动物和这三座城市相比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鲸鱼、马、猴子体内运输能量和资源的基础网络可以用物理学和数学公式来阐释,而北京、上海和西安的社会化网络系统和新陈代谢也根植于成本和时间最小化的优化过程,它们的结构和发展动力会随着持续反馈机制而不断进化。而且,城市和哺乳动物一样,也遵循着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缩放的原则。

比如城市规模越大,人均所需的加油站数量越少。人口规模每增加一倍,城市只需要增加85%的加油站,而不是翻倍。

因此,人口每增长一倍都会带来15%的系统性节余。在对比5万人的小城市与500万人的大都市时,这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为了服务100倍的人口规模,只需要增加50倍的加油站数量。因此,从人均意义上来说,大城市只需要相当于小城市一半的加油站。

而且,这一规模经济是系统性的,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如此,都遵守相同的数学比例缩放法则,而且指数都近似于0.85。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其他与交通和供给网络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数量也都以同样的指数比例缩放,如电线、道路、水管和燃气管道的总长度。此外,无论数据从何地获得,这一系统性行为似乎在全球范围内都一致。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城市规模越大,越绿色,人均碳足迹越小。

规模越大,城市的效能越大。之所以如此,还因为城市是复杂的适应社会网络的系统,它的生命力源自居于其中的人们的持续互动,城市生活所提供的反馈机制促使着城市不断提升和进化。

城市规模越大,社会活动越丰富,机会越多,工资越高,多样性越丰富,获取好餐馆、音乐会、博物馆和教育设施的机会也更多,繁荣、兴奋和参与的感觉越明显。

事实证明,大型城市的这些特点对全世界的人们而言极具吸引力。

除了城市规模增大所带来的个人利益以外,系统性规模经济也将带来巨大的集体利益。二者加在一起,个人利益和集体系统性利益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而增加,这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化持续爆炸式增长的潜在驱动力。

05

摸清这个世界的生命节奏

《规模》这本书最大的成就就是从复杂的生命体中归纳出了简单性和统一性,这些生命体不仅包括细胞、生物以及人类,还包括公司、城市、国家、生态系统,甚至是宇宙。

杰弗里·韦斯特认为,将网络比例理论从生物学延伸至社会组织是值得尝试的项目,他在《规模》这本书中一直在试图为生物学网络延伸至社会化网络梳理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或者说搭建一个开放的研究平台。

当然,这本书绝非专业书籍,用杰弗里·韦斯特的话说就是,这本书秉承教育精神,是写给“聪明的外行”看的。如果你认为你聪明且富有智慧,又想以简单化的逻辑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请翻开这本书,与杰弗里·韦斯特一起来摸清这个世界的生命节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