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呼和浩特这个重要路口交通优化方案公布

征求意见!呼和浩特这个重要路口交通优化方案公布
2024年03月25日 21:57 青橙融媒

为全面优化呼和浩特市交通生态,呼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积极推进中心城区35处交通拥堵易发点的治堵攻坚工作。

通过充分调研论证,目前鼓楼路口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已完成设计,拟采取路口渠化改造、调整车道分布、优化信号设施、调整放行方式、加装雷达检测装置、完善信控策略等方式对路口进行系统优化。现将优化方案予以公布,欢迎广大交通参与者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反馈邮箱:hsjgzdjgk@163.com。

(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示意图)

01

路口概述

鼓楼路口是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与哲里木路两条主干路相交的十字路口,承载着巨大的过境交通流和转换交通流。该路口周边学校、住宅小区、机关事业单位等交通吸引点众多,高峰期间到达性交通流与过境交通流叠加,路口交通压力巨大。同时受高架桥墩影响,该路口地面结构特殊,道路空间资源不足,车辆通行流线不佳,导致路口高峰时段拥堵频发。

02

问题分析

  • 交叉口整体流量较大,其中各进口道直行车流为主要车流;
  • 东西方向车流量明显大于南北方向;
  • 行人和非机动车流量也较大,各方向流量不均衡。
  • 路口东进口道为四车道,出口道为四车道;
  • 西进口道为四车道,出口道为三车道;
  • 北进口道为四车道,出口道为两车道;
  • 南进口道为四车道,出口道为两车道,受高架桥墩影响,路口车道资源不足,且车流行车流线不畅。
  • 目前信号配时采用分时段定周期的信控策略,尽管根据不同时段的流量情况设计了多套信控方案,但当前的信号配时依然未能完全满足路口复杂多变的交通需求。
  • 路口空间整体较大,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过距离、时间较长。
  • 部分标线不清晰,未施划导向线;非机动车行进路线不明确,影响通行秩序,存在安全隐患。
  • 北进口调头车道、斑马线、非机动车道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掉头车辆与非机动车、行人冲突明显,影响通行效率,存在安全隐患。且北进口停止线、斑马线位置偏后,通行距离长。
  • 路口现有放行方式与交通运行特征不匹配,交通流冲突未能有效消除,路口清空存在困难。

03

优化方案

路口渠化及交通组织方面

  • 改造现有信号灯,增加非机动车信号灯,使交通信号灯灯色醒目、传递信息明确。
  • 路口各方向增设右转红灯控右,缓解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交织冲突,提升通行效率。
  • 将北进口斑马线前移,在桥下设置掉头车道,并使用护栏将掉头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进行分隔,确保安全。
  • 重新施划东进口导流线,设置四条进口车道,展宽东进口非机动车道。
  • 移除部分西进口与西出口之间的实体岛,使北向南非机动车道连贯。
  • 完善路口内循环车道标线,重新施划非机动车道,采用彩色喷涂,规范非机动车行驶秩序。

(优化前)

(优化后)

信号配时方面

  • 根据交通组织改造措施,优化路口信号配时和放行方式。将路口放行方式调整为四相位对放,增加左转相位清空时间。

优化后路口通行方式依次为:

1、南北直行,2、南北左转,3、东西直行,4、东西左转。

智慧管理方面

  • 增设雷达监测器和边缘计算单元,实时获取交通流量数据,应用前端边缘计算实现自适应控制,减少绿灯损耗。

进一步完善信控策略

  • 控制策略1:平峰期“短平快”放行策略

根据雷达检测获取的实时车流信息,实时生成与车流量需求匹配的控制方案,秒级调节相位时间,动态调整路口放行轮转率,实现一个周期绿灯时间内“不空放、少等待”,最大化利用时间资源,减少延误时间;基于历史数据分析,设定最小绿灯时间,保障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需求。

  • 控制策略2:高峰期“精准放行”策略。

在依据流量数据自动生成信控方案的基础上,雷达实时监测路口各方向车头时距、行程速度,当监测车流通行离散度较高,及时结束放行;当监测车流连续紧密,则延长放行时间;动态调整放行绿信比,均衡路口各方向车辆排队长度和等待时间,使路口始终维持较高通行效率。

丨来源:市公安局、呼和浩特发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