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30亿美元,地平线备战科创板胜算几何?(内附干货)

估值30亿美元,地平线备战科创板胜算几何?(内附干货)
2019年03月22日 15:18 野马财经

作者 | 李攸宁

来源 | 首席科创官

2019年1月14日,国内AI芯片公司地平线完成6亿美元B轮融资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行业热点。此轮融资将地平线的估值推上了30亿美元的高峰,创下AI芯片创业公司融资的最高纪录,地平线一跃成为全球AI芯片独角兽。

3月3日,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我们对在科创板上市非常期待。”这一幕,成为众多科创企业积极奔赴科创板的一个缩影。

从百度到地平线

时间回到2015年5月23日凌晨,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的同事们收到了一封内部信,信中写道“我即将告别百度,重新清零,开始创建一家机器人技术公司,踏上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一直以来的梦想开始实施,心中真有些小兴奋。”

这封信的主人正是余凯。在此之前,他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这封信发出以后,他辞别百度,创立了AI芯片公司——地平线。

余凯和百度的故事则要从2012年讲起。

2012年某天,余凯在大洋彼岸接到猎头极力推荐百度的电话,回北京与李彦宏聊了半小时以后,他决定回国加入百度。对于选择百度的理由,余凯日后表示“到今天为止,百度是中国最有技术基因的一个公司。面临移动互联网的转型,对技术的逾加重视,是百度从上到下的战略决策。”

这次选择也极具历史意义。因为,在一众华人顶尖科学家中,余凯是率先选择回国,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开启深度学习的。

从2012年入职,到2015年离开百度的三年里,余凯做了三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为百度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组建了百度多媒体部(MMT),负责百度在语音,图像,音频等领域面向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技术研发。也是在这期间,百度高速成长为中国语音技术的领跑者之一;同时,图像技术团队开发了业界领先的人脸识别,自然图片OCR,视觉搜索等前沿技术。

二是成立了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 IDL)。帮百度搭建了图像识别技术路线,并通过深度学习孵化出百度无人车项目。后来,李彦宏在北京五环上乘坐的那辆无人驾驶汽车,就是从这里诞生的。如今,这些都已成为百度的标志。

2017年7月5日,李彦宏乘无人驾驶车上北京五环路,曾引来北京交警队介入调查,却成为当天的刷屏新闻。

三是成功说服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谷歌大脑项目之父吴恩达加入百度。吴恩达的加入成为当时轰动全球科技行业的标志性事件,因为这代表着中国高科技公司在吸引世界级人才方面的决心和竞争力。也是在余凯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一批顶尖技术专家相继加入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公司。某种意义上,也为今天中国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人力基础。

吴恩达加入一年后,余凯决定离开百度创立地平线。

后来,当媒体问道“什么促使你创业时”,余凯回答了三点:一是,那时候我带领百度的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在国内国际都相当领先,我也说服了吴恩达加入百度,我觉得我的使命已经告一段落;二是,我认为人工智能往前发展,一定要走软硬结合的道路;三是,我判断在未来的十年里,创新的机会将一波一波越来越大,我要到新的时代里去中流击水,而不是只做一个旁观者。

地平线的序幕由此拉开!

“边缘”的地平线

2015年7月,地平线于北京正式成立,瞄准于做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和计算平台,场景聚焦于自动驾驶和AIoT边缘计算(智慧城市、智慧零售)等。

创立之初,余凯还拉来了三位颇具实力的联合创始人。他们分别是软件副总裁杨铭,他曾是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FAIR)创始成员之一,在Facebook负责DeepFace项目;算法副总裁黄畅,他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信息检索方面的核心算法研发,曾担任百度主任架构师。黄畅曾和余凯一起加入百度,又跟随余凯一起创立地平线,两人的关系非常铁;副总裁方懿,曾任诺基亚大中华区研发副总裁,并带领团队设计、研发和推出诺基亚历史上最成功的智能手机Lumia520。

成立前三年,地平线主要是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2017年12月,地平线大规模流片并发布了中国首款全球领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征程(Journey)系列和旭日(Sunrise)系列。

从2018年起,地平线将其技术先发优势进一步落地为产品,智能驾驶方案、智能摄像头方案、安防解决方案相继亮相。据媒体报道,作为地平线产品落地首年,2018年地平线AI芯片产品的出货达到几十万量级,全年营收达数亿元。

余凯在创立地平线时,曾立下flag,“星辰大海,自我清零,从此专注一件事”。这一件事是指——地平线一开始便明确要做“嵌入式人工智能,软硬一体,面向终端”。

3年过去了,余凯说他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个想法,“地平线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是我觉得最重要、最关键、最正确的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克服了其它所有的困难和错误。是我们在出发的时候就决定的,有点像’农村包围城市’”,地平线一直坚持在互联网边缘做端的人工智能,走软硬结合,避开BAT在云端构建的势能所覆盖的范围。

被偶像英特尔“截胡”

如果仔细梳理地平线成立三年的发展路径,就会发现融资一直贯穿至地平线的每一次成长,成为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5年7月5日,地平线刚刚成立,便获得红杉资本中国、真格基金、晨兴资本、金沙江创投、创新工场、线性资本、高瓴资本的数百万美元天使轮投资,这些优秀投资机构之所以被吸引,完全是因为地平线的团队愿景以及背景。

2016年4月6日,地平线的吸引力已经扩展至美国,得到了硅谷风险投资家Yuri Milner数千万美元的青睐。Yuri Milner是硅谷知名的风险投资家,作为DST的创始人,他曾投资了多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和高科技公司,包括Facebook、Whatsup、AirBnB、 Snapchat、Spotify等以及阿里巴巴、京东、滴滴、小米和美团等公司。

2016年7月1日,地平线获得祥峰投资、真格基金、晨兴资本、双湖资本、金沙江创投、青云创投、线性资本、高瓴资本的A轮融资,具体金额未透露。

2017年10月20日,芯片巨头英特尔注资超1亿美元,地平线因此完成A+轮融资。曾经一度,余凯希望“地平线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英特尔”,却不料在成为英特尔之前先与其牵手,展开资金以及业务方面的合作。

有例可证的是,英特尔在全球只投资了两家做软硬一体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一家是以色列Mobileye,另外一家就是地平线。

今年1月,地平线宣布完成6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30亿美金,成功跻身全球估值最高的AI公司之列。本轮投资由SK中国、SK Hynix以及数家中国一线汽车集团(与旗下基金)联合领投。这也是继2017年下半年获得由Intel领投的超过1亿美金的A+轮融资之后,成立仅三年多的地平线再次获得重量级投资。

科创官试图分析地平线顺利获得巨额融资的幕后原因:

团队方面自不必说,地平线拥有世界一流的团队,在天使阶段,这样的高配置团队很容易吸引优质的机构和资金。

核心技术方面,地平线是唯一一家一开始就信仰软硬结合,信仰嵌入式人工智能的公司。在很多人都不相信算法团队可以做芯片的时候,地平线坚信人工智能的未来。

产品落地及商业合作方面,地平线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四大汽车市场(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都与顶级 OEMs 和 Tier1s 建立了重要客户关系的中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合作伙伴里包括博世这样的巨头,也包括奥迪、长安、比亚迪、上汽、广汽等知名的造车公司。现在,地平线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已向世界一线Robotaxi厂商大规模供货。

在AIoT边缘计算领域,地平线旭日系列处理器已合作20多家领先的设备供应商。其AIoT解决方案已助力多个国家级开发区智慧安防、智慧交通建设,多个智慧社区、智慧楼宇项目,并助力SK电讯、百丽国际、永辉超市、龙湖地产等零售领域合作伙伴实现智能化升级。

由团队、核心技术、产品落地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可知,地平线获得资本青睐也就情有可原。

能否顺利荣登科创板?

在公布B轮融资以前,网上曾有传言称“地平线的10亿美金融资已经黄了”,有平台给出了具体分析—— 一是烧钱太快,地平线成立3年,融资5轮,估值40亿美金已经太高,接盘侠不好找。二是赚钱太慢,智能硬件、自动驾驶、智慧城市都不是能来快钱的生意,竞争者林立,地平线优势不明显。“

当然,后来地平线的官方融资公告彻底击碎了传言,使自身实力得到了彰显。

此次,余凯表现出对科创板的极大兴趣,某种意义上也为地平线多规划一个未来。因为对比国内同批次的AI创业公司,旷世、商汤逐渐在AI算法厂商中领先,寒武纪、比特大陆逐渐在AI芯片厂商中占优,深鉴科技卖身赛灵思恰逢其时,地平线B轮融资前的位置其实是有些尴尬的。此次,计划上市科创板,将有利于地平线日后更好的竞争和发展。

科创板不设盈利条件,对于地平线这样拥有核心技术但暂时无法盈利的公司来说最合适不过。如果上市顺利,地平线面临的资金压力将会大大减小。而像红杉资本中国、真格基金、晨兴资本、金沙江创投、创新工场、线性资本、高瓴资本等一众陪跑的投资人也将提前获得回报,完成陪跑的历史使命。

汪国真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余凯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地平线就是要走到足够远,一起去穿越这140亿光年,让人工智能从这条“地平线”冉冉升起,真正来到每个人的身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