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中国遭遇“生死劫”

红牛中国遭遇“生死劫”
2018年10月01日 12:53 老虎财经

合理分配权利义务,应该是任何领域达成合作的根本,尤其是在商业世界中。在国内饮料市场上畅行20年的红牛生产经营方华彬集团,近年便因利益问题,与早年的亲密伙伴反目成仇,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商标争夺战。如今,一场关于经营期限的争论,揭开了争夺战的新帷幕。

“红牛”争夺战迎来第二季。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显示,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牛中国”)1998年9月30日在北京注册,其营业期限于2018年9月29日到期。

相关消息一出,关于红牛中国或将无法继续经营的猜测迅速传开。

9月29日当天,红牛中国就此在官网发布声明。

来源:红牛中国官方网站

红牛中国表示,目前工商登记的营业期限为20年,系为满足公司设立时的相关外资注册审批对登记年限的特别要求,不代表经营期限也仅为20年

红牛中国称,依据各合营各方早已形成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其经营期限为50年,在该期限内,红牛中国是唯一有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产品的公司。同时,红牛中国称已依法向相关主管部门递交了营业期限延长申请,营业期限的延长正在办理过程中

很快,红牛中国“各合营方”中合计持股达95%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牛泰国”)和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声明,称红牛中国经营期限为业已届满,各方股东从未达成任何关于延长红牛中国经营期限的协议,并认为红牛中国应当立即清算,并停止与清算无关的一切经营行为

不过,9月3日,红牛中国的运营方华彬集团就红牛泰国的“清算”一说发声,称泰国天丝有关清算红牛的说法并未得到红牛泰国股东会批准,不能单方面代表红牛泰国的意愿。

双方你来我往又截然相反的表态,为红牛在中国市场上的命运再度画上了一个问号。

从协作到对抗

每个反目成仇的故事总有一个温馨的开始。

“红牛”这一产品,由祖籍海南的泰籍华人许书标于1975年发明,因其提神功能而迅速风靡。1984年,许书标与奥利地人Mateschitz共同创建了红牛集团,并将红牛推向全世界。

中国在许氏家族的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1993年,许氏便在海南成立了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希望可以进军中国。但限于对市场的了解,红牛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诸如政策、渠道等各方面的问题,扩张之路无奈受阻。

1995年,在泰国打拼多年的严彬与许书标结识,并很快选定为红牛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当年12月,红牛中国注册成立,其中许氏家族和严彬的持股比例为54.24%和45.76%。

1998年9月30日,红牛中国在北京重新注册。

来源:企查查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红牛中国拥有四家股东,分别为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环球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怀柔区乡镇企业总公司,分别持股88%、7%、4%、1%。

其中,英特生物为许氏家族独资公司,环球市场控股为严彬旗下独资公司红牛泰国则由许氏家族与严彬共同持有。据财经杂志报道,许氏家族与严彬在红牛泰国早期的持股比例为68%及32%。

值得一提的是,许氏家族控股的泰国天丝持有红牛(RedBull)商标的所有权。

此后,许书标与严彬,一方提供品牌授权、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等技术支持,一方负责生产销售。很快,在严彬的广告攻势及渠道建设下,红牛打开了中国市场,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数据显示,20多年来,红牛在中国累计产量超800万吨,累计销售额1453亿元,上缴税金总额210亿元,2016年销售额超过200亿。

2012年,伴随着许书标的过世,其子许馨雄的继任,许氏家族给予严彬的绝对信任也逐步走向瓦解。

据财经杂志此前的报道显示,许馨雄称红牛中国在2015年之前、长达20年时间内从未开过一次董事会,同时许氏家族也未拿到过任何分红,基于早期对严彬的支持和信任,许家也从未对此进行追究。

2014年,许馨雄开始对红牛中国进行调查,由此发现许多红牛商标和外观专利早已被严彬方面抢先注册。

于是,双方在2014年底的一次会议上,商议决定将严彬方面持有的红牛商标以及外观专利转让给泰国天丝。此后不久,严彬在红牛泰国所持股权比例也从32%提高至49%。

至此,许氏家族与严彬在红牛中国的持股比例变动为51.88%、47.12%。

事实上,除了商标问题,严彬还分别在广东、湖北、江苏等地成立公司,负责红牛的生产和销售业务,而新建的生产销售渠道都掌握在严彬手中,与泰国天丝并无利益往来。这也致使许氏家族参与的合资公司变成了 “一个很小的加工基地”。

2016年,红牛的商标授权到期,但双方并未就续约达成一致。不过,红牛中国并不理睬,而是继续生产销售红牛。泰国天丝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泰国天丝对于红牛的商标,就此起诉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北京红牛饮料有限公司等诸多子公司。

由此,藏在红牛背后两方的利益纠葛浮现在公众视野中。

“霸道总裁”

造成这些利益纠葛的一个关键因素,或许是严彬霸道强势的性格,他有着一段经常在香港电影中可以看到的发家史。

在经历了上个世纪70年代的贫困之后,出生于1954年的严彬体验到了“穷怕了”的感觉,他从中国逃难到泰国。当时尚不满20岁的他,初到泰国,为了果腹甚至曾卖血度日。

在陌生国度的贫穷年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大概是一件最容易得到验证的真理。

据财经杂志报道,在曼谷唐人街打工时,严彬曾将自己的手作为老板的烟灰缸,即便被尚未熄灭的烟烫出了水泡,他也不曾有怨言;每天早上5点,他都会十分关注老板的动静,一旦听到咳嗽声,便在1分钟之内将痰盂放到老板面前。

这样的毅力和韧性,让严彬很快得到赏识。而这大概也是他能在1984年,年满30岁时,便能在泰国创办华彬集团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概正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严彬霸道强势的性格,对待下属说骂就骂,甚至曾将文件摔在下属脸上。即便是华彬集团的总裁郭杰,在讲述严彬的经历时,言语间也十分谨慎。

这样的执行力和强势的性格,也促成了红牛在中国的成功。严彬曾披露,最好的时候,红牛一年卖60亿罐,有50个工厂。

数据显示,红牛在2017年的年销售额约为196亿元,市场份额近60%。事实上,上市公司奥瑞金系红牛中国包装罐的生产商,其市值逾120亿元,2017年红牛为上市公司带来了逾40亿元的销售额。

面对这样一只现金奶牛,一路摸爬滚打才取得如此成就的严彬自然不会轻易放手。于是,在合资公司之外,严彬另创建了一套生产、销售体系,规模已经超过了合资公司。

据披露,2005年、2009年、2012年,严彬先后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湖北)有限公司、广东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红牛维他命饮料(江苏)有限公司;2006年,还成立了北京红牛饮料销售有限公司。

手握红牛在中国的核心资产,大概也是严彬对许氏、泰国天丝“不予理会”的关键原因。

2016年9月,红牛泰国依章程罢免了严彬在红牛中国的董事长一职。但最终因公司公章、执照都掌握在严彬手中,而后者拒绝移交控制权,罢免并未奏效。

2016年底,红牛中国的商标授权到期,续约一事未能达成一致,围绕“红牛”的商标大战由此展开。

2017年8月,泰国天丝发布声明,称曾试图与严彬友好解决纠纷,但严彬一直未予理会。于是,泰国天丝方面向严彬及其拥有或控制的数家公司提起诉讼,理由涉及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以及与未经许可生产、销售红牛产品相关的其他行为。

严彬对此项指控自然毫不服气。华彬集团此后发布声明称,过去2多年,华彬集团及严彬在搭建了品牌推广渠道、广告宣传、打假维权方面付出了诸多心血,无视华彬集团及严彬通过诚信合法经营所创造的劳动成果,严重背离历史与事实,是不客观的。华彬方面表示积极应诉。

双方之间的争斗一度进入白热化阶段。公开信息显示,自2016年,许氏、泰国天丝方面就已经多次将红牛中国各方面告上法庭,而严彬方面也予以应对,展开“诉讼战”。不完全统计显示,仅在中国大陆,双方相关诉讼多达21个。

如今,随着“经营期限”事件的爆发,严彬与许氏家族继续你来我往,并没有任何向对方妥协的态势。

事实上,双方也早已各自准备了后手。许氏家族申请新版红牛商标,意欲推出“红牛安奈吉饮料”;而严斌也不甘示弱,推出同为功能饮料的“战马”。

只是,红牛安奈吉的问世时间一再拖延,甚至传出了团队解散的消息;而已经耕耘约两年的“战马”,却依然未能打开市场,市场份额仅约为2%。

如此看来,红牛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未来或许会在双方旷日持久的缠斗中,被消耗殆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