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背后的《清单革命》——芒格为作者开出支票的一书

《中国机长》背后的《清单革命》——芒格为作者开出支票的一书
2019年10月12日 07:30 资识

你看《中国机长》了吗?这部火爆影院的电影,目前票房已经超过20亿。

在惊险生还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另一种更加珍贵的东西——操作清单。电影前面有这样的镜头,在起飞之前,从飞行员到乘务组,执行各项安全检查,所有人都在严格执行他们的操作清单。

在遇到问题后,迅速对照清单来操作,这也是很多经历危机的航班最终能够全机生还的关键因素。

2008年11月26日,从上海起飞的达美航空一架客机,在12000米高空时,突然面临2号引擎停机。飞行员就是根据清单上列出的步骤迅速操作,最终发动机恢复了工作,拯救了机上247人。

望岳投资总经理南添参观过飞机驾驶舱,里面真的有一块塑料板,上面写着一系列操作事项,其中一条就是:启动发动机。

很多人都会有疑惑,这有必要吗?

看起来很傻的形式,但是科学研究和无数的案例告诉你,清单、真的是救命法宝。

无论我们进行多么细致的专业分工和培训,一些关键的步骤还是会被忽略,一些错误还是无法避免。各个行业,已经从非常复杂发展到更加复杂,即使超级专家也会犯错。

比如要挽救一个患者的生命,需要十数位医护人员,正确实施数千个治疗步骤,任何一个步骤的疏忽都可能致人于死地。而一张小小的清单,让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原本经常发生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比例从11%下降到了0。在手术前,必须根据清单一项项操作核对。

使用清单,就是为大脑搭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它能够弥补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缺陷,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你能够反应的时间可能只有20秒。

各行各业都需要清单,投资领域同样如此,或许更为重要。

查理·芒格就特别推崇投资清单,特别是对负面清单的运用,把那些失败的原由,列成作出正确决策前的检查清单。

可能也正因此,芒格对推动了清单应用的《清单革命》一书大加赞赏,他甚至开出了一张支票奖励该书作者阿图·葛文德。葛文德医生曾是白宫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

每个投资人都应该有一份自己的投资清单。以下就是南添结合自己的投资实践,所领悟的《清单革命》的心得。

《清单革命》:最贵的中国清单

我的星座是处女座,所以难免有很多称之为强迫症的习惯,比如出门前按顺序摸外衣口袋确认车钥匙等物品,然后拉三次门把手。每当因这些习惯,受到小伙伴的一万点攻击时,我为了安抚自己幼小的心灵,就反复辩解“巴菲特也是处女座啊,处女座就是牛逼啊”。当然,还是免不了有点心虚…

这事彻底得到了结,还是缘于2016年的一次参观活动。很偶然的机会,我参观了中国造价最贵的一架飞机。参观前,在通过反复安检和安保流程后,我进入到驾驶舱。首先看到的不是先进无比的各种精密设备,而是在两个驾驶座中间的仪表台上,有一个彩色的有机塑料牌,就像饭店餐桌上摆的“今日特惠”酒水牌。

而在这个估计成本5块钱的塑料牌上写的是:

1、发动机启动…(以下略去100字)

我欣喜若狂的扭头问身边中国最好的飞行员:“你们真的要每次都按这个操作吗?是不是有点那什么?”

他的回答很简单:必须这样。

作为芒格的忠实信徒,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他说的清单,能够由最专业的人来确认真的存在——这种傻子式的飞行清单,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啊!

所以,当后来看到这本2012年引进出版的《清单革命》,看到 第41页上:1935年B-17“飞行堡垒”轰炸机试飞事故,导致“飞行驾驶清单”的问世时,我就下定决心,要把这本书向所有人推荐。

无知之错和无能之错

书中首先把人类的错误分为:无知之错和无能之错。两者的区别是有没有能力预防。

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而犯的错,是无知之错。

有了正确知识但没正确使用知识,而完全有能力预防的错误,是无能之错。

无能之错常见于高度流程化、细节众多的行业,比如医疗。

作为外行人,我第一次看到书中所讲的医疗事故数据和原因分析时,非常吃惊和后怕。

但细想自己过去犯过的种种错误,又觉得医生和护士的极其不易。通常人们在高强度和高压力下,记忆力和注意力的下降,都在所难免。

所以,类似“基石行动”的医疗行业革命,希望通过简单高效的清单,帮助医疗人员节省不必要的重复性脑力活动,以最大功率处理极度复杂的部分,进而降低各种医疗事故率。

简单、复杂和极度复杂的问题

其次,作者将问题分为三种:简单问题、复杂问题、极度复杂问题。

复杂问题类似于如何发射火箭去月球。尽管复杂,但是随机性不高。小心翼翼的团队合作就能搞定。

极度复杂问题就是那种如何将孩子培养成才而答案未知的问题。因为,运气或随机性会导致未然历史,使得不可能简单重复过去的经验,就能稳定得到某个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生活非常有趣,可能因为对无知之错的“畏难”心理,大多数人都在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上栽跟头,倒很少看到人们在极度复杂问题上出现麻痹大意的错误。

清单能否解决所有的无能之错

最后,是不是有了清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无能之错?

答案是看面对问题的类型:

对于简单问题,执行清单就可以避免忘记;

对于复杂问题,核查清单来确保环节上没有遗漏;

对于极度复杂问题,核查清单+团队沟通清单,确保能及时发现没有预料的不确定问题和排除隐患。

作者通过对摩天大楼建设过程的观察,通过请教各项工程设计和管理的业内人士,发现无论如何精巧地管理清单,实际建造中总会遇到很多计划外事件。此时无法依靠个人的能力,只有各行各业的专家按计划不断进行集体沟通来解决。

这让人不禁想起关于有效性的经济学案例:一群人对某个东西的报价,其平均数非常接近于实际结果,而单个个人的报价总是偏差很大。

更进一步,作者认为一份好的清单必须包括分权的部分。

这一点非常有启发:对于个人来说,不预设Judge合作伙伴的能力和状态,而是主动向各方沟通当前合作项目的进度,尽量事前预防小事故,是非常巧妙的做法。

我也常在金融行业的销售、运营部门里看到这样的高人。对于企业来说,尽量用制度、方法论、流程来确保组织内部沟通顺畅,毕竟团队犯错的几率比个人要小。

中国的老板们有好的清单吗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有些老板们不这么做呢?

因为,当团队心智和认知不足时,强力的领导者采取集权方式,反而是更高效的做法。

说个自己极端的观点:企业人数越多,知识层次、理性程度就越接近于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平,此时的集体智慧是令人存疑的。

所以,越是极度复杂的行业,越该采用集权模式,反之,越大众化的行业,越该是集体讨论。

当然,集权确保了清单(指令)的高效推进,但也无法避免集权者无知之错,特别是无法避免其无能之错。

因为整个组织往往容易处于完全执行状态,而没有沟通状态:没人告诉他,他错了。

正如比尔·盖茨说“所谓CEO,就是公司里最后知道公司要破产的那个人。”

小结

团队成员的增加,首要是宁缺勿滥,然后还要建立并保障内部充分信息传达的机制,这可以预防大多数的无能之错。

这样的精英团队的领导者主要工作应是:设定目标、监控进度、保持和各方的联络,让组织各部分自循坏起来。

沟通清单不仅在于保障计划清单的执行,更在于形成一整套简单、可测、高效的标准语言,使得大家能有序的交流。

我发现普通人在第一次使用对讲机时总是各说各的,沟通不畅,因为不知道要说“over”,另一方也不知道在听到“over”之后再说话。

再精简结论

沟通—清单—执行—沟通,不停循环

这是我在2017年1月19日拍的照片,是顺丰管理水平的细节体现。

您封车、解封车了吗?亲切自然却不是命令口吻的沟通。

脾气再好的人,干了一天的活,都会很累很烦,这时谁想听到指责或命令?!比如“出发封车、违者重罚”

但是流程的管理者也要考虑全国这么多员工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未必能执行好最后的这个发车环节,所以必须设置提醒沟通。

我不知道是谁想到这句话,但背后体现的智慧,令人折服。

对于想研究企业的人来说,好好想想每天要有多少名顺丰员工看到类似的话,就知道管理这两个字有多难了。

另外,这张图片,同一天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只有8个赞,要知道平时我发点高大上的投研内容都是好多个赞。

有意思吧。

再说一个很大的启发,作者和他朋友帕伯莱(《憨夺型投资》的作者)提出了一个词:可卡因大脑。就是过去靠某种投资策略赚过大钱的人,很容易陷入路径依赖。

依赖的时间越长,思考过程会不断简化,最终看到某个令人兴奋的投资机会时,大脑很难冷静的从头至尾“初心不变、虚怀若谷”般的思考风险。而强制性的投资政策、投资清单则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我们这行真的每年更新框架写清单的人有几个?

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写。

全书最让人感触的话,是第一页“各方赞誉”部分里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写的:

没有医生想把病人往死里治,也没有谁能保证一定治好,世界本来就没有完整的生命清单。医生与木匠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一份流程清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可重来,而后者可以再造。他们可以通过清单管理减少错误的发生,医学的清单是用生命书写的,也是用生命完善的!

记住,生命不可take two,革命你手上的清单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