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铜协作”帮扶专家姚坤:跨越千里医者仁心

“莞铜协作”帮扶专家姚坤:跨越千里医者仁心
2024年04月30日 15:39 贵州故事工作室

“坤牙子,‘五一’假期忙的话,就不要来回跑了,工作要紧。妈身板硬朗得很,家里啥都好,你安心上班……”4月29日,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中医医院的“莞铜协作”医技帮扶组康复临床帮扶专家姚坤一大早便接到自己80岁老母亲从四川阆中老家打来的电话。这也是姚坤从医以来,每逢节假日母亲与家人的问候和牵挂。

施诊:奇针幻刺 医者仁心

当天上午,在坐诊结束后姚坤照例巡视着病房和康复大厅。当巡视至康复大厅靠窗的一个榻床时,姚坤停下了脚步。榻床上躺着的是一名年近七旬的老者,与大厅里的其他几名住院和走疗的偏瘫病患一样,舒老者等一些患者都是姚坤每日查看的对象。

每次查看,姚坤或亲自施针治疗,或手把手指导随行科室医护布诊施针。

舒老者原是江口县民和镇平槐村新十三组人,后经易地移民搬迁举家迁至江口县凯德街道张家湾社区。2023年12月,突患脑梗被家人送至江口县中医医院抢救,后经医生全力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落下了左半身偏瘫的恶疾。

每隔一段时间,舒老者就会在家人的陪同下前来江口县中医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那天已是舒老者来院康复治疗的第三次。经几番康复治疗下来,舒老者的左手腿已能微曲,身体状况相较初始入院之时已有所改观。

在躬身询问康复状况后,姚坤右手作掌托住舒老者的脖颈,小心翼翼地扶起躺在病榻间的舒老者,帮其进行了一番细致而专业的康复按摩。

随后,姚坤从护士手里接过医用亳针,从舒老者的头部开始,边以指尖辅以挤压按摩,边确而无误地将亳针熟稔地迅速扎进舒老者左半身每一道关键穴位。施针完毕,姚坤鼓励和宽慰了舒老者一番。在交代完随行医护人员在20分钟后渐次拔出舒服顺身上所扎之亳针后,便继续在康复大厅巡视和诊治起病房内的其他患者。

入黔:寸草衔结 不忘初心

据了解,年近五旬的姚坤是四川阆中人,作为一名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姚坤从入党之日起就牢记农工党人一直尊崇社会进步和科学民主的理想,在进步性中彰显价值导向作用、在广泛性中扩大实践效能的信条。

2023年8月,时任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的姚坤在获知医院决定继续派出新的一批医技帮扶专家连同市里其他医院的专家组建医疗帮扶小组,前往贵州铜仁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帮扶后,第一时间就和自己的家人交流了自己意欲前往开展帮扶工作的打算。

彼时的姚坤,因家里妻子刚做完肺叶摘除手术,亦亟需其在身旁的照顾和慰藉。

面对丈夫道出欲前往铜仁,用自己平生所学之医技和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为东西部协作共赢,助力西部发展尽一份力时,妻子在近无迟疑的情况下给予了姚坤最大的肯定和支持。

“人这一辈子,总得做一些有意义和价值的事儿,方不悔生平之追求,亦不负平生之所学。你放心前往,家里万事有我。”临行前,妻子对姚坤鼓励道。

“任何工作的开展,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那是最为欣慰和幸福的。”每每忆及自己临出发前,妻子对自己的叮嘱和勉励,姚坤便将其转化为自己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的动力源泉之一。

而让姚坤坚定地参加“莞铜协作”赴黔帮扶工作队,离粤往黔开展帮扶工作的另一个原因,却是其半生所学皆在山水黔地。

求学于斯、爱忱于斯、奉献于斯,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针灸系的姚坤看来,这本就是一个厚此爱彼的寻常逻辑,亦是一个毫无违和的正常追求。

得因于此,来黔帮扶的姚坤,当再一次踏上黔中大地,身处莽莽武陵腹地的黔东江城时,这片久违却又无比亲切的土地,让他再一次热血沸腾,并为之激情满怀。

帮扶:竭己所能 事无巨细

此次和姚坤同一时间来的东莞医技专家有3人。分别是大朗镇的外科专家、东坑镇的妇产专家和姚坤,其分别对口帮扶江口县人民医院、江口县妇幼保健院和江口县中医医院。

姚坤在大学主攻的是中医针灸学,因其专技特长故而主要帮扶县中医医院康复科。而如何在有限的帮扶时间内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帮扶工作,在促进当地医疗卫生发展的同时,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这是姚坤和其队友们来江报到后所需思虑的首要问题。

“铜仁所需,东莞所能”。在江帮扶期间,姚坤在医技方面除了以课件讨论的方式和江口同事进行分享外,同时也以临床实践的机会对同事倾囊相授。

在时刻保持自己平常一贯的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作风的同时,姚坤亦在工作中随时向同事和领导学习请教。而江口中医医院的领导和同事在探查病房时过问每一位患者和家属,诚挚地让病患方给院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时一一认真记录在案的真诚,以及院方医护在回访出院愈者时的真情互动和诚挚交流亦让姚坤一度慨感不已。在姚坤看来,这些医风医德都是很值得其学习之处。

作为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康复科的创建者和力推者,帮扶工作中,姚坤根据江口县中医医院卫生工作开展实际需求和方便民众就近就医就诊之所需,适时提出了新院区和旧院区配套发展的建议。在他看来,在医联体同步快速发展的当下,县级医院更多地与乡镇卫生院紧密联系,进一步细化分级诊疗,方才能更好地方便民众就近就医就诊,亦能为基层医疗解困。

同时,从高质量促进江口医疗卫生水平发展之长久所需出发,姚坤因地制宜提出了专科专治的大康复思路和加强各科室间协调沟通思维,即让每一位医护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技特长服务病患,亦使各科室间及时通联互对,相持相助。

学习:他山之玉 耀润其泽

是谓“莞铜协作”,首在乎通力合作,更在乎并心齐协。姚坤对于“莞铜协作”医技帮扶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从技术层面而言,中医有异于西医更需注重经验与实践,而自己来江帮扶最主要的环节便是学术交流,即把自己在东莞的临床技术积累与江口同事尽数分享。

同时,姚坤甚觉此次医技帮扶也是一次难得的自我提升的宝贵机会,自己需在一年的帮扶期内尽可能多地学习江口同仁们的临床特长,特别是武陵腹地少数民族的一些独有的特殊诊技和疗法,以自己的理论专长,助其更加系统和规范。

学无止境,求知无尽。经月累日的工作和生活相处,姚坤发现自己所服务的康复科和其他科室在医技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和奇方妙术的专家和学者亦不乏其人,其间以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副主任蒋德贵所掌握的“田氏整脊疗法”尤为精妙绝伦。

曾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康复科进修,对“龙氏正脊整骨法”有过系统学习的姚坤对此疗法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向对方几番讨教下来,姚坤甚觉此疗法清新妙巧、新奇独特,不仅安全性强,接受度高,且临床适应度极佳。赋闲之余,在蒋德贵的陪同下,姚坤拜访了其在铜仁的授技恩师,并再次进行了几番深入的实地恭询和学习。

“好的医技应该让其发扬光大,布施民间,为更多的病患祛痛除疾。”姚坤说,在传承人的应允下,他当下已经花了一些精力对“田氏整脊疗法”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系统性整理,希望后期会有更多的医技人员和学者学习并掌握该疗法,让更多的人受益。

如霖的甘泉总是让人望而生津。除了民间医技,姚坤还对民族医技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帮扶工作中,他发现江口的土家族、羌族和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流传至今的多个民间偏方和医技对患者在保守治疗和机体康复方面均有着非比寻常的独到效果,而这一方面,亦是他帮扶工作之余将会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方向。

厚积薄发,追求卓越。在多个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的同时,姚坤也参与了202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科医学概论》的编纂工作。而多年的临床实践,也让他养成了自已的用针决窍。除了传统的毫针针刺外,小针刀、刃针、火针、圆利针、芒针皆是其在临床施诊中运用较多的针具。

经年累月的布诊施针让他有了开发一套自已独有的治疗特色针具的打算,但从用针特点来讲,姚坤认为这须从先前用针时的候气调气,过度到现在用针时的顺气理筋及活血通经的临床思路上来。

情感:以吾之诚 换尔金兰

真情的付出,换来的是真切的回应。让姚坤记忆尤深且慨感的是,初来江口帮扶之时,一日在自己坐诊的晨间,一名右臂低垂,疼痛难耐的患者来到自己的诊室询诊。在经几番问询下来后,确诊为“肱骨外上髁炎”,该病症又俗称“网球肘”,是一种劳损类疾患,主要因持续过劳活动肘关节所致。而即是这一幕,让姚坤在江期间又多了一位挚友。

“由于该病西医治疗重在消炎镇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针灸治疗用时与周期又较长,故而选择为这名姚姓患者施以针刀治疗。”数十年的临床诊疗中,姚坤尽力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和考虑,因自己已几能判定其症状和病因,故没有让其再做进一步的影像检查。

而仅一次治疗后,患者痛楚立时便大为消解。姚坤叮嘱患者回家休息半月后再行逐步用力活动肘关节,届时便可痊愈。而在半月之后,几近痊愈的姚姓患者刻意再次登门向姚坤表示了感谢。在得知姚坤和自己为本家姓氏后,姚姓患者更是多次邀请对方到其家里做客。

“这里的人们淳朴而挚诚,犹如武陵山脉的奇石甘泉一般,煜辉而清冽。”姚坤说,几番相交,他和好几位自己曾施诊过的患者已然引为莫逆。

来时香市西风起,去际仁城暑尚强;情倾梵山除病患,惟伏杏林百花香。姚坤坦言,经过大半年的帮扶,自己二度学习和工作在这片生机勃勃、物尽其华的山水黔地,已然将自己视作半个贵州人。(文/殷波 图/受访者提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