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杨东、董承非:新能源行业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形势,汽车市场蛋糕要重新划分了

对话杨东、董承非:新能源行业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形势,汽车市场蛋糕要重新划分了
2021年05月06日 19:07 格隆汇APP

本文来自:聪明投资者

当时是比亚迪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有一次在世纪公园散步,杨总给我们用狂野两个字展望了比亚迪未来的市值,我们当时都觉得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但是那个市值目标在去年差点实现。

现在新能源行业的趋势已经非常清晰了。新能源行业发展可能是后面世界发展的主基调,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它可能会深刻地影响整个世界形势,国家实力对比,甚至地缘政治……

所以我这里还想特别提一下,隆基在引领新能源革命方面,确实是起到一个领头的、主导的作用。

我一直说隆基这个公司是个改变世界的公司所以这里我特别想对隆基这么优秀的公司,还有李总等管理层表达致敬。

大家都看到了,汽车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它的蛋糕要重新开始划分了,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了

但是未来蛋糕重新划分以后怎么分?谁能分到谁能占到一个什么位置分到怎么样一个份额很多都还是未知数

不是说技术最领先的,最后就一定是赢家,也不是说谁最努力、谁投入最大,甚至说也不是说谁有了先发优势,就一定是赢家。一切都是充满变化的。

到现在你要我说(新能源)这个行业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感觉就是一锅粥,格局、技术、路线现在是处在很混乱的一个阶段,是一锅大杂烩的粥。

因为这个行业的前景,1020年以后,这个行业的运行模式都有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自动驾驶真的普及以后,是不是每个家庭拥有一个车?还是会有一个社会的公众机构提供一个大的车辆来用?20年以后,全球还经销8000万辆车吗?也可能3000万辆车就能满足需要了。

不用很静态地去看一个商业模式好或者坏,或者说它的资产很重,所以它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好;某些公司看上去比较轻,在某一阶段的ROE看上去非常的高,就叫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区分好坏的背后,叫做它能够保持超过社会平均回报的优势,或者说能够更好地保持相对优势能力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是比较好的商业模式。

“我经常听到有些投资人说这个企业未来5年、10年高增长没有任何问题等等,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因为在人类的历史上,预测成功率并不是那么高,有很多预测,尤其是预测较为远一些的未来时,都错得离谱,甚至可笑。

投资中千万不要太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还是要稍微保守一些预测。

以上,是宁泉资产执行董事杨东,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董承非、兴证全球基金经理乔迁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杨东和董承非就对于未来预测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看法,重点谈到了对于当下新能源车、光伏行业的判断。

从长远角度,他们都非常看好新能源这一行业,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改变世界的行业,但他们也强调,当下这个行业格局在不断变化,市场非常混乱,蛋糕在重新分配,未来究竟谁是赢家,现在还很难看清楚。

乔迁主要分享了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对公司定价,以及对好的商业模式的判断。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圆桌对话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投资肯定要预测未来

但要在了解行业规律、商业模式的基础上预测

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问:投资是关于未来的,就需要对于未来做出预判。在你的投资方法里面,如何对未来做出一个比较好的预判?

杨东:投资肯定是要预测未来的,尤其是成长股投资;

理论上说,你给的估值越高,你对未来增长的平均幅度、持续时间就要有更高的要求。

如果独具慧眼地预测到了某些大的趋势,你可能会有非常丰厚的回报。

但是如何预测这个事情,说起来可能内容就很多了。

总的来讲,

首先很多东西是从历史中学习的了解历史,你才能对未来有所预测。

第二很多时候我们要把一些行业的规律商业模式还有企业的一些基本竞争规律(了解清楚),在这基础上才有预测。

还有一些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很多时候,在大趋势基础上我们也强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当然,我这里反而想说一下,市场是充满不确定的,我们还是要经常对市场保持敬畏,不要随便做出一个预测,市场是很难预测的。

在投资中,我们还是要保守一些,因为我经常听到有些投资人说这个企业未来5年10年高增长没有任何问题等等,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因为在人类的历史上,预测成功率并不是那么高,有很多预测,尤其是预测较为远一些的未来时,都错得离谱,甚至可笑。

投资中千万不要太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还是要稍微保守一些预测。

因为有时候,就算是企业的一线经营者,明年也未必看得清楚,还不要说5年10年

因为世界变化太大了,所以这里再引用一下巴菲特关于投资的(话),我们在投资中一定要留好安全边际,这点很重要。

好的投资人应该不断反思

早年更关注企业现在的状态

现在看企业未来更多一些

问:我发现你特别爱反思,这种反思是因为你自己性格的原因,还是一种工作方法?

董承非:从业这么多年,错误肯定是犯了不少,这个是不容回避的。

一方面,自己性格可能有这方面的特质,

另一方面,(反思)也是在这个行业能够生存下来的一个必要。

刚才杨总也说,我们这个行业是面向未来的,无论怎么样,你都要对未来进行预测。

但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确实需要从历史上犯的错误里面,汲取经验教训,用来指导、修正我们对未来的预测,在应对未来的变化过程中,把胜率提高。

一个好的投资人应该不停反思,通过反思才能进步,才能更加适应未来的市场。

问:从你的角度,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可以值得投资,一般来说会重点关注哪些角度?

董承非:早些年我更关注企业现在的状态,静态财务指标会多一些

但这几年,看企业未来会更多一些。牵涉到未来的时候,企业管理层比重确确实实越来越高。

当然,看人是一个很强壁垒的东西,所以我还在学习的过程中。

其他的几块大家也都谈的比较多,商业模式、竞争格局……这些都是决定投资企业的时候,重点考虑的一些方面。

先守住长期的底线

再去想要获取更多的超额

在我的投资方法论中,非常强调定价

问:你这么年轻,但是投资风格非常老辣,这背后,有什么独特的方法论吗?

乔迁:首先,投资方法更关乎的不是对错问题,而是选择问题。

选择这个问题背后包含了很多,你成长过程中的文化的背景是什么样的?你所工作的公司的氛围是怎么样的?你坚持的价值观和你的性格本质是怎么样的?

综合了这么多的因素在一起,最后选择了一个长期可信赖和执行的一个方法论,这更关乎于一种选择的问题。

你提到投资方法论是怎么形成的?

我自己感受是,我一毕业很幸运,加入了兴全基金,在一个长期主义的指导思想下,慢慢形成了初步想要尝试的风格。

在这个基础之上,可能我自己个人的性格,或者我对某些事物价值观的理解,在这中间有一定的匹配度。

或者说在很多前辈的指导下,让我对一些事物有了更强烈的信念,最后选择了一个投资方法论。

从现在来看,我自己的投资方法论是,我相信做基金是一件非常长期的事情,我相信我的基金投资目标是要在一个比较长期的维度里面,获取一个比较合理的超额收益。

这是我的投资方法论所服务的最大目标和我相信的未来。

在这个基础之上,包括前面杨东总正好也提到安全边际这个事情,这件事情在我们公司的文化里,受到的影响是特别深的;

在长期主义的思想下面,很大的一部分叫做控制风险,这个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所以我自己的方法论也比较强调先守后攻,先守住长期的底线,再去想要获取更多的超额

这也是兴全的文化里面对我影响非常深的一部分,构成了我的方法论中很重要的底线思维方式。

这是一个大的投资方法。

具体到日常的方法论上来讲,我是自下而上选股,我希望选择到一些优秀的个股,去分享这些企业的成长。

从一个股东的角度说,通过企业的成长分享到它背后的一些回报,拉到长期维度里面,这肯定是投资最后想要获得的底线回报。

这也是守住底线的方式,我跟好的企业一起成长,最差的结果是我用时间去换空间

看得越长的问题,大的方向反而更容易判断清楚,如果大的方向,这个事情是可以信赖的,可以跟踪反馈它的路径,去动态调整。

另外,长期问题上面,比较相信逻辑推演和人性在底层、长期维度中间所发挥的作用。

在长期维度里面,逻辑的推演是有一定可信赖度的,我们自下而上的选股,选择这批公司跟它长期成长。

第二个维度在我的投资方法论里面,也非常强调定价这件事情

好的公司在合理的价格上去参与和持有。

在一个相对波动比较大的市场里面,以一个不是特别合理的价格去持有一个好的资产,通过拉长足够长的时间周期,最后也能获得一定的回报。

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可能希望在中间做一定的平衡。

在定价方面,我希望在一批的好公司中间,去选取一些定价更为合理的公司去持有。

第三在风控和投资收益这方面,我们非常强调先往下看风险,长期的风险先守住,再去往上看空间。

这个优先级在我的投资方法论中间是比较明确的,

叫做风险和收益大多数时候是互相匹配的,但是收益和风险之间,我更加强调确定性的因素,再去强调一些超额的部分。

定价有科学和艺术两部分

问:刚才你谈到了定价,我记得你曾经说过,要想获得长期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就必须要有比市场更加牛的定价能力,这种定价能力怎么才能修炼出来?

乔迁:定价确实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之所以难,是它有科学的一部分在、有理论的基础在那,同时中间融合了非常多艺术的部分在里面。

首先我心中会有一个我认可的,它在长周期里面客观的价值区间

这一部分需要判断企业的发展路径是怎么样的,对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公司持续长期积累,对它的产业演变有一定的认识,这是对基本面的一些看法。

第二部分的定价,需要有一定的财务的知识,用一个理论公式,去得出它远期价值区间。

这一部分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公式,但是背后融合了非常多的参数和假设,而且你要在不停的日常跟踪中,去动态调整这些参数和假设。

这些因素怎么去应对,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以及一定的科学知识理论。

这两个融合起来,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我所相信的,它在长周期里面的大概价值区间,这是比较偏科学的部分。

定价更难的一部分,还是它中间的艺术部分,

它不简单是一个公式,我们在判断每个参数的背后假设下,融合了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它的价值观是怎么样的

你在每一个节点上对一个事情做了判断,背后有性格、价值观以及你对于事物的认知在里面。

另一方面,艺术性在于,我们有了客观的、认可的价值以后,还有一部分的主观因素;

叫做市场会怎么想这个问题,很多股价的波动来自于市场怎么想

我们相信长期价值会向合理的价值、科学的中枢去收敛,在这个过程中间,经常是有偏离的,这时候我们也会适度考虑市场怎么想这个问题。

我们会结合不同的市场一个公司发展的阶段,以及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或者一些更偏人性方面的东西,做一个综合的判断。

所以定价确实需要融合非常多的因素,有主观的,有客观的,你怎么在这个中间平衡好自己的尺度,

以及在一个变化的市场里面,什么东西是你要坚持不变的,形成你赖以依靠的一个定价,围绕着中枢去做一定的动作和摆动,这是对于定价理解比较困难的部分。

新能源行业还处于不断变化中

汽车市场要重新开始划分了

但是怎么划分还是一个未知数

问:在市场还没有关注光伏、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研究和布局了,现在这已经成为一个资本风口。站在当下,你在布局新兴产业的时候,重点会考虑哪些因素?

杨东:作为投资人,我们的好奇心还是挺不错的。

所有的新兴行业几乎都有关注,包括每个新兴行业的一些前沿公司,我们也都有交代研究员不断跟踪。

毕竟新兴行业,它可能带来高增长和很多机会。

但是这里面我们关注最多的还是新能源行业,我们至少10年前都开始关注了,

像光伏,无锡尚德、赛维、晶澳,2004年、2005年断断续续在美国上市,我们当时就开始关注。

电动车,我们跟比亚迪的渊源也非常久了。

现在新能源行业的趋势已经非常清晰了。

新能源行业发展可能是后面世界发展的主基调,甚至可以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它可能会深刻地影响整个世界形势,国家实力对比,甚至地缘政治

所以我这里还想特别提一下,隆基股份在引领新能源革命方面,确实是起到一个领头的、主导的作用。

我一直说隆基这个公司是个改变世界的公司所以这里我特别想对隆基这么优秀的公司,还有李总等管理层表达致敬。

新能源行业是我们长期一直关注的,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还处于不断变化中。

像光伏,硅料环节现在有颗粒硅出来了;

硅片环节,210182两个阵营现在好像还竞争得很厉害;

电池片,明年TOPCon、异质结可能都有大量的量产出来,所以世界是一直在变的。

说到电动车这一块,电池吧,前两年比亚迪本来已经准备乘用车全部改用三元了,磷酸铁锂产能都有点过剩了。

但是去年它又搞出了刀片电池,现在乘用车又准备全部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了。所以真的变化很快。

包括电动车,现在是德系三强,两年前他们就已经决定全力追赶,全力转型。

传统的这些豪车,现在我们绝对不能说他们是不堪一击的,应该还是有很强实力的。

除了造车新势力,还有暂时领先的,像特斯拉、比亚迪,小米也要来造车了,华为、苹果这种重量级的,他们都要到汽车市场。

为什么们都要来了?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汽车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它的蛋糕要重新开始划分了,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了

但是未来蛋糕重新划分以后怎么分?谁能分到谁能占到一个什么位置分到怎么样一个份额很多都还是未知数。

技术路线的这种竞争,包括企业这种竞争,它们就跟达尔文进化论说的物种之间的竞争是一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是说技术最领先的,最后就一定是赢家,也不是说谁最努力谁投入最大,甚至说也不是说谁有了先发优势,就一定是赢家。

一切都是充满变化的,所以还是回到刚才那句话有的时候看清一个行业的趋势跟投资之间它还不是一回事,还要考虑很多别的因素。

巴菲特的安全边际思想,就是深刻地告诉我们,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一定要考虑到你犯错误的可能和概率,所以一定要留好安全边际。

世界上绝对没有神仙,大家都是凡人,所以投资中一定要留好安全边际。

在比亚迪最困难的时候

看到了未来高企的市值

电动车现在格局是一锅粥

问:从产业的角度来具体谈一下,你对于新能源行业这个领域是怎么看的?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况?

董承非:杨东总当时确实是带着我们去接触新能源行业,了解电动车行业。

我记得还很清楚,当时是比亚迪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有一次在世纪公园散步,杨总给我们用狂野两个字展望了比亚迪未来的市值,我们当时觉得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但是那个市值目标在去年差点实现

确实因为受杨总的影响,我们新能源买得很早,当时新能源的车牌还是传统的车牌,还没有专用车牌,我们就买了。

这么多用下来,自己也一直作为用户在试、在感悟这个市场、这个行业。

到现在你要我说这个行业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感觉就是一锅粥格局、技术、路线现在是处在很混乱的一个阶段是一锅大杂烩的粥

因为这个行业的前景,10年20年以后这个行业的运行模式都有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自动驾驶真的普及以后,是不是每个家庭拥有一个车还是会有一个社会的公众机构提供一个大的车辆来用20年以后,全球还经销8000万辆车吗?也可能3000万辆车就能满足需要了

第二这个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是非常明显的,是一个市场格局重新划分的年代。

做手机的也说,汽车就是手机装四个轮子,所有的IT大厂都已经下场了,所以格局上面也是一锅粥。

技术上面,按照现在无论是铁锂还是三元的路线,电动化如果要真正大到一个普及,这条路线有可能还要再颠覆一次。

但是你说什么时候什么路径来颠覆?我真不知道。

还是回到那句话,对投资来讲,现在展望未来是非常混乱的一个阶段,这是我对新能源汽车的感觉。

好的商业模式是能保持超过社会平均回报

不是静态看资产轻重、ROE高低

问:什么模式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乔迁:我们过去看到过非常多的商业模式,可能就是昙花一现的,它没有一个持久的存在。

在我看来,要定义一个商业模式是好的,首先它一定是能够长久存在的,并且能够获得一定的超额社会平均回报。

这样的商业模式才能称之为长期的、动态的、好的商业模式。他一定是创造社会价值的,才有长期存在的意义。

这是商业模式成立的基础。

第二个部分,不用很静态去看一个商业模式好或者坏,或者说它的资产很重,所以它看上去并没有那么

某些公司看上去比较,在某一阶段的ROE看上去非常的高,所以就叫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区分好坏的背后叫做它能够保持超过社会平均回报的优势或者说能够更好保持相对优势能力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是比较好的商业模式。

没有绝对的特别好,或者特别坏,因为它中间掺杂的因素是非常的多的。

一个公司要持续保持相对同行的优势、成立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背后一定需要一个非常好的管理团队去支撑。

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间一定会应对很多的变化。

它在每一个时点上怎么应对变化,能够保持它相对于同行的竞争优势,让它的好的商业模式保持下去,背后很重要的支撑力量来自于团队和人。

这一部分可能也是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不用在一开始定性一个商业模式是好或者坏的。

去观察它相对于社会保持相对优势的能力到底有多大,是不是一个值得持续观察的好公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