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的大机会和小切口:车险一家独大,互联网保险如火如荼

财险的大机会和小切口:车险一家独大,互联网保险如火如荼
2018年05月17日 13:14 乐晴智库

▌我国保险行业的历次发展周期

财险保险行业从1979年恢复以来,保费增长和承保盈利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以此为参考可将财险的发展划分为5个周期。

1979至1996年为恢复发展期。全国保险会议召开以后,财险保费收入从4.6亿元增长到了452.5亿元,年平均增速超过GDP增速,此时第三者责任保险作为法定保险对待,奠定了车险为主的行业基础。

1997年至2002年为竞争形成期。保险公司数量增加到了23家,竞争格局形成并加剧,保险费率由此不断下滑至3.29%,保费年收入年均增速小于11%,慢于GDP增速。乐晴智库 微信公众号:lqzk767

2003年至2009年为高速增长期。2003年开始保费收入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车险、农险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不断出台,再加上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至2009年保费收入增长至2875.83亿元。

2010年至2014年为盈利发展期。2008年70号文的出台保障了保险公司进入盈利发展阶段。

2015年以来为平稳增长期,2017年财险保费收入规模已达10,541亿元,增速为13.76%。百度搜索“乐晴智库”,获得更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车险一家独大,非车险增速更高

我国财险市场主要有机动车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农业保险、责任险、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保险等组成。

截止2017年,机动车保险占比74%,仍是财险的最主要险种。

占比第二大的是农业保险,占比仅4.5%,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也都只占财险市场的小部分。

财险市场整体呈现车险独大,其他险种跟进的特点。

在目前财险业务上,车险无疑仍是占比最高、对行业影响最大的子板块。

车险保费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财险整体发展趋势趋同,2007年我国车险保费1484亿元,而2017年已经达到7521亿元,增长407%。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2017年底汽车保有量已达3.1亿辆。

相较于车险,非车险在近年来发展更快。

我国车险保费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17.9%,责任保险保费复合增长率为20.6%,信用保证保险复合增长率为23.68%。

在近三年,车险保费复合增长率为10.16%,责任保险和农业保险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1%与13.1%。

可见财险行业主要的非车险保费增长速度大于车险保费增长速度。预计这个趋势会继续保持,车险占财险市场比例将持续降低。关注“乐晴智库”,阅读更多行业报告。

▌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效应显著

中国财险市场龙头公司的优势极其明显。主要体现在综合成本率和市场占有率方面。2007-2017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三大巨头财险公司共占财险市场份额的65%左右,这一数据有所波动,但在十年来相对稳定。

2012年保险牌照逐渐放开以来,市场竞争有所加剧,三大龙头企业的市占率略有下滑。但商车费改以来,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再次体现,2016年以来市场集中度再次提升。

龙头公司优势另一反面体现在综合成本率。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2017年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6.2%,97%和98.8%,在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大部分中小型险企的综合成本率高于100%。在监管逐渐加严的环境下,规模化优势将会使龙头公司受到的影响变小,强者保持强势。

龙头险企在综合成本率上的优势也使其占有了市场上大部分营业利润。

财险市场的大部分利润归属于龙头公司。

在2016年,营业利润排前十的财险公司占财险行业总营业利润的比例高达98.66%,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安邦财险、太保产险这前四家营业利润占总利润达87%。

有34家财险公司营业利润为负,在年鉴统计的80家财险公司中占很大比例。

再细看三家上市财险公司在近年来的市场表现,人保财险近五年来的市场份额略有下滑,平安产险呈现了涨势,太保产险则维持稳定。

市场领先的财险公司在成本节省上、品牌效应上具有很显著的优势,而成本管理的成功与否是财险、车险企业能否取得承保利润的关键性因素。

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需要在渠道上耗费更多的成本,所以其费用率居高不下,无法达到较低的综合成本率,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商车费改:小步快跑,加速行业集中

费改背景:乱象丛生,恶性竞争

我国商车费改的源头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彼时行业恶性价格战趋势愈演愈烈,保监会后规定险企折扣不得低于七折,行业承保盈利空间才得以缓冲。

然而后续2008年开始,受金融危机、汶川地震和车险恶性竞争加剧等原因,行业综合成本率再创新高,财险行业承保亏损已成为行业常态,变革在所难免。

2008年,保监会70号文出台,进一步对行业乱象采取整治措施,对不遵守规则的恶意价格战公司,可撤换高管人员并追究总公司级别的管控责任,堪称史上最严条例。70号文出台后,行业综合成本率步入一波下行阶段,但并不持久。

2011年,车险霸王条款问题遭曝光,随后2012年保监会下发16号文,严格管控车险费率条款,引导行业回归投保人利益,但由于费率严格受限,本就亏损严重的车险行业再次进入死胡同,新的费改迫在眉睫。

2015年开始,小步快跑的商车费改拉开序幕,目的就是挤压费用空间,让利消费者的同时,将定价权更多的交还保险公司,倒逼其全面提升风险定价能力。

▌海外车险:专注运营,管控费用

从海外市场来看,过去20年以车险作为财产险市场最主要的险种。

以美国为例,2016年美国财险市场保费规模达6.12美元,2011年以来以4%左右为增速平稳增长,其中,车险占比一直维持在40%左右,家庭与企业财产保险占比将近21%,责任保险占比近12%。

近年来,海外财险市场也趋于集中度上升趋势。

据A.M.BEST统计,全美2016车险市场前5大巨头合占市场份额超过55%,其中第二大车险公司GEICO市场份额由16年的11.9%增长至17年的12.8%,这点与国内车险市场集中度上升趋势一致。

以伯克希尔旗下GEICO公司为例,该公司一直为巴菲特高度赞扬的财险公司,持续多年保持承保盈利。而拆分其费用率和赔付率,可以发现,其费用率相对国内一直维持更低水平。

2013-2017年,GEICO公司费用率由17.2%进一步下降至14.5%,彰显出公司优秀的营运能力。虽然2017年GEICO公司出现承保亏损,但主要考虑自然灾害事件较多,导致公司赔付率上升4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GEICO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费用率正是持续得到巴菲特青睐的关键。

而另一家美国车险巨头Progressive同样具备较低的费用率。Progressive和平安产险作为中美两国财险行业的龙头公司,都具有着领先于行业的综合成本率。

Progressive在近十年间的综合成本率为92.72%,在美国财险行业平均综合成本率为99.92%的情况下有7.2%的领先。

承保盈利空间先对较大。平安产险是国内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控制最好的,平安在近十年来的平均综合成本率为97.49%,此间国内行业平均处于承保亏损状况,综合成本率为101.07%。

在近五年,我国财险综合成本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行业平均综合成本率为98.79%,平安产险为96.06%。由此可见,我国财险龙头企业距离海外优秀险企在综合成本率控制上仍有一定差距,所以进步空间仍存在。行业综合成本率则预计在未来维持在近年水准,不会有较大波动。

▌非车险:快速增长,前景广阔

农险业务表现亮眼

自2012年《农业保险条例》正式颁布开始,农业保险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保险从2007年的53.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79.1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增长了9倍,年均增速24.5%,快亍同时期的财险业保费增速。

近年来人保和太保持续扩大农险经营覆盖面,升级三农保险市场布局,且均取得亮眼成绩。

得益于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品种已由最初的植业5个,扩大至种、养、林3大类15个;补贴区域已由6省区扩大至全国,农险产品保持着较高的承保利润率。

自人保2013-2017年加入农险业务以来,农险产品承保利润率分别为11.3%、16.7%、16.8%、2.6%及7.6%,分别高出公司全险种承保利润率8%、13.2%、13.3%、0.7%及4.6%。

太保也积极部署农险市场,在2017年实现农险业务收入达27.40亿,较2016年上升了43.6%;农险在全险种中占比2.6%,较2016年底上升了0.6个百分点;近两年承保利润维持在2.1%。作为政策类产品,农险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将继续实现跨越式发展。

▌信用保证保险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借贷业务和不良贷款率的增加,信用保证保险为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

保障,其重要性日渐提高,信用保险的保费收入已从2003年的8.34亿上升至2016年的200.92亿,但同年P2P平台的交易规模已达2.06万亿元,信用保险保费收入存在进一步发展空间。但目前大量P2P平台倒闭等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频发,信用保险的保费收入、赔付率均出现大幅波动。

随着监管的加强,未来金融风险被控制,保费规模有望逐步回升,配合征信、大数据方面的技术发展,赔付率将逐步降低。

信用保险将成为财险行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以平安财险为例,保证保险保费收入由2011年47.31亿元大幅增长至2017年的198.8亿元,近几年综合成本率保持在89%以内。

从2012年开始,其承保利润占平安财险比重超过其保费收入占比,2013-2016年承保利润占比超过40%,2017年则由于其服务对象平安普惠的业务调整利润有所有所下降,随着业务结构的完善,未来保证保险承保盈利可期。

▌大数据与互联网,开启财险新时代

海外UBI车险发展迅猛

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全面铺开和车联网技术的提升使得我国的车险离“按使用/驾驶行为定价”的UBI时代似乎渐行渐近。

UBI,全称为UsageBasedInsurance,根据驾驶员使用车辆的程度来设计的机动车保险,或者更广义得来说,UserBehaviorInsurance,是基于驾驶人各方面驾驶行为的差异化车险产品。

驾驶人保费取决于实际驾驶时间、地点、具体驾驶方式或这些指标的综合考量。实际上,得益于欧美成熟保险市场良好的市场环境、严格的竞争监管,UBI市场已在海外获得较大成功且渗透率快速提升,显著提升了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UBI产品较为复杂,投保人的教育水平、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均影响着UBI的推广效果。

UBI产品适合直销的特点使得推出UBI产品的险企承保费用率不断下降,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但这也建立在渠道分成严格管控、销售折扣相对理性的基础之上。

2017年,UBI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增长了26%,保单达1,740万份,其中美国年UBI保单数最高,达790万单。

UBI定价模式

  • 自我报告里程:根据司机自我报告的里程计算保费

  • 按里程付费(Pay-As-You-Drive):车辆上的插入式设备记录里程数据,保险费全部或部分以里程为基础(有时与时间和位置数据相结合),行驶里程越长,保费折扣越低

  • 按驾驶行为付费(Pay-How-You-Drive):车辆上的设备记录驾驶行为数据,保费随着驾驶员的风险评级而变化。更加强调的是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有没有超速、急刹等,根据驾驶员驾驶习惯来决定保费的高低。

从目前国外的情况来看,UBI以里程计费开始,慢慢加入驾驶员驾驶习惯的数据分析,到现在,已经开始纳入行驶道路的情况,即长期行驶在山路,还是高速公路等。

▌我国UBI车险现状及趋势

目前我国UBI车险尚属初步试点阶段,车联网渗透率低、智能车载装置尚未普及,仍未走出真正的UBI车险公司或UBI保险产品。但国内保险公司积极联合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导航服务公司,利用他们已有的车辆的驾驶数据率先进入UBI市场。

在过去两年,人保就与腾讯、四维图新针对车险改革合作尝试;平安入股凯立德挖掘车主驾驶数据,尝试差异化定价;太保战略投资美国UBI车险服务商Metromile加速布局国内UBI车险商业版图。

未来UBI将是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它将驾驶行为、车速、操作记录等数据纳入车险成本计算模型,科学预测事故发生的频率与数学期望,从而实现科学定价,降低风险。

与传统定价机制的简单价格战相比,企业可通过差异化条款设计、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等方面展开竞争,降低费用率,提高车险盈利能力。

根据《普华永道思略特:UBI车险2020展望》,假设车险费率完全市场化、车联网新车渗透率为50%、UBI的渗透率在2020年达到10%-15%,UBI将迎来1400亿元的市场空间。

UBI产品能满足车险产业链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形成多赢的局面,是更符合保险产业盈利逻辑的必然发展趋势。

▌互联网保险发展如火如荼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日趋成熟和保险科技投入力度加大,互联网保险蓬勃发展,从财产险来看,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从2011年的2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502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86.92%,目前共有62家保险机构经营互联网财险业务,占全部财险公司的42%。

其中2015年互联网财险保费收入为768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9%,但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互联网财险保费收入出现大幅下滑,渗透率也有所减少,原因是互联网车险由于商车费改呈现负增长,同时保监会对网销平台监管加强,使得车险销售渠道回归传统。

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保费收入增速已回升至-0.2%,因此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的空间。目前来看,互联网财险的渗透率只有4.5%,技术方面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互联网科技在保险行业的运用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以众安保险的退货运费险及商业信贷和担保保险为例,通过数据挖掘将赔付率分别降低至76.6%和2.2%。

通过在线互动、云计算推荐、网络保险平台等技术明确客户的需求,提供产品,量身定制投保方案,享受个性化的服务,还能节省代理费用和业务维护费用。

人工智能技术则有效降低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利用深度学习的AI审查其相应的资质,判客户其信用情况,从而减少保险欺诈案的发生,

降低综合赔付率和费用率。2017年5月,蚂蚁金服保险数据科学实验室推出“车险分”和“定损宝”两个产品,前者通过AI技术对车主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分析进行车险定价,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后者基于深度学习和AI技术进行车险自动定损,减少定损员工作量。

因此互联网保险不仅仅是简单的通过互联网将线下活动转移到线上,而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化财险的发展。(广发证券:陈福 文京雄)获取本文完整报告请百度搜索“乐晴智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