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皓:飞速流逝的静止时间 | 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十周年人物专访

屈子皓:飞速流逝的静止时间 | 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十周年人物专访
2024年03月24日 18:0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

“约等于一张白纸”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的校园在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的龙岗落成。9月份,屈子皓就成为了港中大(深圳)313名首届学子中的一员,入读经管学院的环球供应链及物流管理专业。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大学生活没有太多期待。毕竟在真正上大学之前,我没有形成对大学的理解,我对大学的看法约等于一张白纸。”

在高考前,屈子皓的父母辗转听说了香港中文大学即将在大陆建立一所校园的消息,深入了解了这所当时还未开设、一切都是未知的学校后,他们向孩子转述了自己的理解。

“大体上就是知道这里的教学基本都是全英文的,课程跟国际接轨……最吸引我的一点还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传承。另外,首届只开设了经管类的专业,也比较符合我个人的兴趣,我也希望在这里度过更特别的大学生活。”

就这样,喜欢温暖气候的屈子皓来到了这所南方的大学,这里的课堂非常国际化:全英文的授课语言和常常出现在课堂上的国际话题,都和他所预料的别无二致。唯一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的食堂不太令人满意,对于把吃看成平生一大爱好的屈子皓来说,算得一个小缺憾。还好,他们还可以在借住的信息学院食堂或边上的小食摊上打打牙祭。

当时,由于宿舍还未建成,屈子皓和同学们都借住在马路对面的信息学院。每天早晨,同学们成群结队,“呼啦啦”地骑着自行车,穿过老南门,沿着道远楼旁的林荫道,走到知新楼去上课,夜晚又踩着同样的道路回去。

有一段时间,龙翔大道的路灯不亮,徐扬生校长紧张同学们的安全,总是站在路口处,默默地守护着每个过马路回宿舍的孩子,这样的守护一直持续到路灯在他的催促下修好。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通勤路,因为有了同学和师长的陪伴而显得格外特别。

第一届的三百余名学生和教授们独享了校园整整一年,他们彼此之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如今,旧时的同窗们都散落到了世界各地,有的工作、有的深造,但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说起他们的名字,屈子皓仍如数家珍。

2015年 第一次学校音乐会

屈子皓记得很多与教授和同学们共度的特别的瞬间:比如在“聚乐部”组织的活动中,他作为听众,为很多同学鼓过掌,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朋友;比如在通识课的课堂上,他读到很多此前从未想过去看的“古老”的经典文献,也因此发现了乐趣;又比如佟世璐教授的教具,佟教授在课堂上挥出了一条真正的鞭子,来解释供应链里的常见现象“牛鞭效应”,给整个教室的学生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回首在校的时光,屈子皓诸多感慨:“学校给我的教育是非常独特的,如果我之前走了一条更为传统的道路的话,可能要么就考研保研,要么就直接工作了。但来到这里之后,我有机会去交换、在学校的教育中思考我想做什么,最终走上了现在这条学术道路,可以说我的人生是被港中大(深圳)极大的改变了。”

“暂停和加速”

屈子皓大三时,逸夫书院建成,他和同学们终于能从马路对面的信息学院搬进港中大(深圳)的“学区房”,他在那里生活的时间并不很长,因为他所就读的环球供应链及物流管理专业自带两段交换经历。虽然在书院的时光尤其短暂,但他比其他同学多了很多探索世界的机会。

大三上学期,他去到了丹麦的哥本哈根商学院,大四上学期,他又到了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这个项目让港中大(深圳)的15名学生,和来自丹麦和加拿大的同学一起体验了三个校园的特别。

“当时去丹麦的签证信息不是特别多,我们还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正在哥本哈根商学院读书的中国人给我们建议。”屈子皓感到在丹麦的经历是最为特别的,学制、给分和生活都和他经历过的其他地方不同:

“一门课不在每周的固定时段上,可能这周有、下周就没有了,上课地点也不一样,可能同一门课要去好几个不同校区。课堂检验也很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笔试,还会有类似硕博士生答辩的口试。很神奇的一点是,每周中的一个晚上,学校还会组织在校园里蹦迪。”

2016年 丹麦宿舍聚餐

右一 屈子皓

他还分享了一件趣事:“虽然大家都用英语交谈,但丹麦的文字标识都是丹麦语的,我经常把矿泉水错买成气泡水,因为不喜欢气泡水的味道,只能烧开了再喝。而且丹麦的交通主要靠自行车,大家都靠租车出行。”

这与他在加拿大交换的感受截然不同:“加拿大就不一样了,我感觉在环境上,龙岗和加拿大还是非常像的,绿化很好,也都有四通八达的道路,在校的学制也很像,过去不太需要再适应环境。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这个学校是在三面环海的半岛上,你可以到学校沙滩看日出日落。”

不同的学制、气候、景色,最终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目的——追求知识。大一时的屈子皓就发现了自己对学术的兴趣,在后来的在校时光中,他有意识地选择了很多适合自己专业方向的课,还在大三下学期当了一学期佟世璐教授的研究助理,做了一些相对基础的、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模型。上课、交换、研究、讨论……确定了自己兴趣方向的他最终决定申请运营管理方向的博士项目。当时,罗智泉副校长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最终,他顺利地被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UTD)录取了。

2018年 毕业合照

左二 罗智泉副校长 左三 屈子皓

“在龙岗的生活省去了很多适应环境的功夫。”屈子皓说,他很快习惯了得州,一心投入热爱的学术研究中。“整体来看,运营管理专业下的很多问题都是与资源分配有关的,如何在不同情景下分配有限的资源,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复杂的问题。”

对于研究者而言,如何从广袤的方向中发现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是一门学问。在屈子皓看来,在生活情境中找到实际需求和大量的文献阅读是两个值得努力的方向。博士期间,他所做的两个主要研究,一个是来自于得州本地企业主的,将有限医疗资源分配给不同患者的需要;另一个,则是在大量阅读云计算相关论文时发现的研究缺口。他建议立志走上学术之路的学弟学妹们多读、多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运营管理的研究中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屈子皓常用数学建模,对应问题建立一个复杂的模型,再设计一个算法,从数学上证明它会有好的表现。在港中大(深圳)读书时,他选过理工学院黄俊波教授的数学分析课,这并不是一门经管学子的必修课,而是屈子皓在学校相对自由的选课制度下,考虑到自己的专业有很多对数学的应用,有意识地选择了很多数学相关的课程。在现在的他看来,当时的课程内容仅是在打基础,但对他数理逻辑思维的训练却是至关重要的。

在不间断的学术研究中,十年飞快的过去了。

“读一个博士总共是六年,我读了四年本科,刚毕业就又进行了六年的博士学习,一直在大学里面。比起工作、跳槽、生活不断变动的同学,我的生活是相对停滞的,有时候会觉得时间好像是静止了一样。但有时候又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六年一下就没了,不知不觉间,就从博士一年级一下就到了六年级,马上要毕业了。读博确实会给人在对时间的感受上产生奇怪的感觉,但我已经准备好在生活上迎来一些改变了。”

“做研究是没有止境的”

2023年10月,运筹学与管理学研究协会年会(2023 INFORMS Annual Meeting,以下简称INFORMS年会)在美国菲尼克斯举办,港中大(深圳)的罗智泉副校长也赴美参加了这次盛会。此前,屈子皓一直没有机会再访深圳,这还是他本科毕业后第一次见到罗教授。港中大(深圳)有相当数量的本科生在美国读博,校友们总在每年INFORMS年会召开的时候争取聚一聚。去年,因为有罗教授牵头,这个聚会规模就更大了,久未谋面的朋友们谈天说地,好不痛快!

2023年 INFORMS年会合照

左一 校友林圳 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在读

左二 校友罗俊杰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在读

左三 罗智泉副校长,左四 屈子皓

右一 校友陈泽南 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在读

和朋友们再聚,并不是屈子皓在此次会议上的唯一收获。由于INFORMS年会聚集了众多的行业顶尖人才,这也会是绝大多数放出教职的学校,对候选人们进行第一轮筛选面试的时机。屈子皓将要在这些面试中,把博士生涯前五年内积累的研究成果,一一展示给意向学校的教授们。

“第一轮面试,因为人数相当多,所以问题会宽泛些,首先需要高度概括地总结一下你的论文的主题方向。接下来的问题就取决于面试你的教授,每个教授会根据不同的兴趣,针对你的论文,提出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最后你还可以向对方提问,多了解对方学校。”

进行了几场第一轮面试后,屈子皓收到了一些第二轮面试的邀请。同年,11至12月间,他飞到不同的大学,去参加第二轮现场面试。在这次考察中,最重要的环节要数用大约1至1.5小时的时间去完整展示一篇论文。“一方面,你展示了自己的研究;另一方面,从展示的过程中,教授们也可以根据你展示论文的能力去判断你的教学水平。”

今年1月,屈子皓得知自己获得了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以下简称UMass)的教职,即将在秋季成为UMass的助理教授。高兴之余,他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罗智泉副校长,以这份教职录用书,与罗教授曾给出的一纸推荐信隔空击掌。

“当年,是罗教授帮助我申请这个博士项目的,如今毕业在即,我也想向他交出一份比较好的答卷。”

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很快,屈子皓就会结束目前的论文写作工作、进行答辩。当被问及要如何安排接下来的时间时,他说:“虽然是毕业了,但是做研究是没有止境的,另外也还要准备下一学年教学的材料。”

他并不觉得生活重心的转换会带来心态上的变化,因为“一个阶段结束,但下一个阶段还是会有下一个阶段的目标,你还需要做好研究、教好课、不断地证明自己……当然如果以后有机会,也可以做一些也许风险更高、但对你个人更有意义的研究,也许会比选择稳妥的研究目标更有意思。”

除了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不懈前进以外,屈子皓还提到,很多学弟学妹们表现出对自己所做方向研究的兴趣,联系到他去咨询一些申请相关的问题,他很乐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他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们对他本科四年的栽培,也希望能在学弟学妹们需要时,做那个铺路的人。

一晃十年,屈子皓对自己和母校的“适配程度”有了新的感悟,在学校迈入建校十周年这一特殊节点时,他祝愿道:“希望母校越办越好,有越来越多热爱学校氛围的学生入读。这是一种双赢,学生能在港中大(深圳)这所自由探索的学校发挥自己的优势,学校也会一定因为有这么优秀的学生们而越发昌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