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鹏飞:九万里风鹏正举 | SME宝藏教授

隋鹏飞:九万里风鹏正举 | SME宝藏教授
2024年03月27日 14:3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

编者按

面对学术和教学,隋鹏飞教授始终如一地秉持着严谨和审慎的态度。他的课堂从不局限于理论,而是搭建了一道从学术研究到实际工作的桥梁,深受学生喜爱。年少时,对社会的运作方式感到好奇的他,选择了同时修读应用数学与金融学这两个看似不搭边、却有着相关联的底层逻辑的专业,又一路修读至经济学博士。兼有压力与收获的求学之路,令他可以用更为全局的视角看待人生,永远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一路前行。本期,让我们跟随隋鹏飞教授的人生轨迹,飞往那片属于他的天空。

隋鹏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

资产定价、行为金融学、金融市场摩擦、

实证产业组织、计算经济学

隋鹏飞教授对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期间的岁月记忆犹新。初进校时,无论是浸润校园每隅的学习氛围,亦或者“卷之又卷”的朋辈,都具象化了这一重点高等学府带给隋教授的震撼和压力。他同时修读金融学和应用数学两个学位。这段时光就像攀登两座高山,拾级而上的每一步,都沉淀着无数潜心钻研的清晨、提灯苦读的深夜、穷思竭想的课堂。与很多不敢发问的同学不同,隋教授很喜欢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把疑惑变成收获。他不害怕犯错,也不惧于暴露自己的“无知”,因为在他眼中,一时的“尚未领会”等于“成长的机会”。犯错、疑惑、提问都能给他带来思维的灵光,引起他更加深入的思考。

课业的压力迫使隋教授不得不在“课余生活”与“学业成绩”中做出取舍,他放弃了多彩的社团活动,一心扑在学习上。在作业雪花漫天的期中、期末周,隋教授也和同学们一样,常常通宵赶工复习。如今,每当提起人大的通宵自习室,他仍然如数家珍。

回首本科时代,隋鹏飞教授笑称:“当年走在校园里,如果看见脚步最匆忙,脸上倦容最明显的人,那就很可能就是我们专业的同学了。但人生也许就只有这短短四年是充满了日复一日的上课和自习。当时我们讨论的话题只限于各种各样的作业题目和课程任务,虽然在体力上很痛苦,有时候甚至在某些考试节点会感到崩溃,但回想起来,这段时光确实是非常有趣、非常纯粹的。”

尽管课业繁重,隋教授始终保持着“乐观开放的心态”。怀抱着这一生活宗旨,隋教授得以包容而积极地看待本科生涯中的苦与乐。这种心态不仅提升了他的抗压能力,也帮助他塑造了一颗坚强的心脏。在这种心态的帮助下,隋教授很快适应了周围坚持不懈和严谨务实的学术氛围,并逐渐对做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持续踏上了学术研究的漫漫征途。

这段迎难而上、与同学们并肩竞逐的时光,让隋教授得以在人生新阶段的求索之路上愈战愈勇。在研究中,隋教授意识到,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很多根本问题有极高的重合度,带着对新知识的好奇,他顺理成章升入硕士阶段的学习,又在找到自己乐于研究的方向后,水到渠成地进入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修读博士学位。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非常崇尚科学。远渡重洋,隋教授在这里汇集了过去所学,顺利拿到了社会科学子类目下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发现一切付出都有意义,曾经接受过的数理训练无时不刻的影响着他看待问题的角度,过去咬牙坚持的日夜苦学,也为他往后的研究铺平了道路。有人认为,学术研究实在是一项枯燥而乏味的工作,而隋教授却始终以乐观的心态和开放的思想,坚定迈入广袤无垠的学术荒野并深耕其中,结出累累硕果。

在尚未有一个清晰的未来规划时,得益于“大家都考、我也要考”的心态,隋教授在大二、大三时就考过了托福和GRE考试。这使他到了升学申请的关键时刻,能有更充足功夫的准备自己的个人陈述、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他鼓励正身处大学校园中的同学们,即便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也可以提早准备这两项语言考试。隋教授还建议同学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并相互激励,善用集团作战,并在学习中找到动力和学习的目的,为之不懈努力。最后,他希望同学们学会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敢于面对挫折和困惑,逐步探索出自己真正的追求,并找到前行的节奏。遂心而行,无问西东。

2018年,隋鹏飞教授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开始担任教职,这是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时,他对学校的认知是: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学校既扎根于中国,又与国际接轨,教学语言、知识体系和管理模式都具有国际化水准。正巧,隋教授一直对研究中国问题抱有极大的热情,并计划在国内尝试开展一些跟踪研究,因此与学校的理念不谋而合。那时,校园内还存在着许多工地,很多教学楼也尚未建设完成,但学校已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为同学和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纯粹的科研环境。在这里,隋教授得以自由地追求教育和学术理想。

在隋教授看来,树立良好的全局思维是学习事半功倍的重要关键,因为只有掌控全局,才能触类旁通,逐个击破。他解释道,建立全局思维意味着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跳脱出眼前所面对的局部细节,试图从更高维度来通盘思考和分析问题。而要想具备全局思维的能力则需要精心投入时间,梳理出知识体系的框架和脉络,就像形成一个粗壮的树干,为细化的分支提供充足的养分,最后培育出一棵参天大树。隋教授认为,金融和经济两个专业的关联度很高,属于分支和树干的关系,在这两门专业间犹豫的同学应尽早了解二者在学科逻辑方面的差异,建议积极主动跟老师进行研讨,通过全局地分析两个专业在底层逻辑方面的异同,尽快找到自己喜爱且适合的方向。

目前隋教授的研究重点在于资产定价和行为金融学两大领域。他简要地介绍了这些问题背后的研究逻辑。以资产定价领域为例,该领域的一个主流研究思路,是通过对微观个体的决策问题进行建模,得出投资者对于资产的最优需求,并在均衡条件下,得到资产的合理价格。同学们在本科阶段的金融专业学习中,已经接触到很多经典的资产定价模型。这些经典模型一般会强调个体决策完全理性、信息完备等种种假设,它们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解释一些资产定价的现象,为理解现实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准。而现在的资产定价前沿研究的一个方向之一,则是在个体决策过程中引入行为偏差的条件,以期更准确描述现实中复杂的个体决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更贴近现实的资产定价动态。隋教授进一步举例道,例如在所谓经济繁荣或衰退的时候,投资者可能会有一些过度乐观或悲观的信念,这些信念上的变化会反映到价格上。这种面向实际的、不完全理性的行为的研究,正是对理性假设的一个补充。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等相关知识,隋教授还曾自费在自己的课上做网站让学生试着做金融预测,以期激发大家对金融的兴趣。

纵使当今社会“学习金融要看家庭背景”之论调甚嚣尘上,隋教授仍然认为学习金融学更看重的是自身实力和不懈奋斗。金融专业的学生应注重自身的数学和统计基础,在学习之前注重预习,在学习之后注重复习,熟练掌握经济和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用相关的计量方法和工具武装好自己。金融专业的学生还应该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隋教授建议同学们注重锻炼个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些能力能够使学生在长期的职业发展中更具备竞争力。

像许多人一样,隋教授在初到海外求学时也经历了适应和融入的过程。他回想起国内本科期间,班主任和辅导员会通过定期开班会等形式主动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状态,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帮助。而在美国的校园,他意识到每个人需要学会如何主动寻求帮助。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经历,但他依然秉持乐观开放的心态,很快顺利地适应了新环境。

这种主动接纳的心态也贯穿了隋教授的留学生活中,他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而他也愿意欣赏和接纳这些差异。他观察到有些外国同学将开玩笑作为一种拉近距离的方式;有些同学特别喜欢聊天,把聊天本身当作消遣;他还注意到美式聚会真跟电视剧里相差无几,人们进门拿瓶啤酒,一下就踏入人声鼎沸中;雪山下还发生了一场奇遇,当隋教授因为装错滑雪链而不知所措时,一个热情的墨西哥人突然出现,帮他们解决了问题后转身离去,深藏功与名……

也许开端只是好奇,但当能怀抱着开放而积极的心态接触与体会不同的文化时,才能从体验的过程中品出趣味来。在这一时刻,各色皮肤、各类口音、各种特别的爱好与经历,都不再成为分隔人与人的、巨大而无形的屏障。

如今回到国内,隋教授置身于紧张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生活中,也会时常倍感压力。如何面对和排解压力?他向我们分享了两点建议。 第一,应该始终追求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需要始终秉持长期主义的思考方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是由长期维度的努力来决定的。因此,当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放到长期视角下,都是微不足道的,都不会对最终的人生轨迹产生太大的影响。这种心态使得他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他深知挑战是成长的机会,因此他善于从困境中寻找潜在的好处和积极的方面。这种心态使他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推动自己不断向前。

第二,面对压力时积极运动也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方式每当需要排解压力时,他会选择打球、健身或者在开满繁花的校园中跑跑步。他鼓励同学们,多去尝试不同的放松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让压力不再成为一种困扰。

现在,隋教授的生活正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行进,他打算再多发一些文章,多拓宽认知边界,把手头的研究和教学任务做好,有机会的话,也许多教几门课。去关注生活里面的小确幸,让人生变得更有趣味。“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句诗可以看作隋教授学习和人生的真实写照。而对不同观念理论的高接纳度,对新兴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好坏结果辩证看待的积极心态,都如一阵温暖的风,送他直上青云,前往更为开阔的天地。

采访 | 徐子贻

文编 | 徐子贻 刘德欣 雷若彤

美编 | 邵   乐

编辑 | 刘玮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